精选黄河的谚语成语大全74句

黄河的谚语成语

1、黄河的谚语成语诗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

(1)、跳在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2)、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3)、出处:《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4)、这一讲我们分享的成语是饮马黄河。从“蜂目豺声”的父亲楚穆王手中接过并不稳定的王位,韬光养晦、期待“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在“问鼎中原”的小试身手和铲除了“狼子野心”的斗越椒和若敖氏家族势力之后,终于迎来了他的人生巅峰,完成了祖父楚成王跃跃欲试、但“知难而退”的争霸大业,实现了从楚武王以来五代人的夙愿,“饮马黄河”成为继齐桓公和晋文公之后,又一位无可争议的诸侯霸主。

(5)、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6)、鸦雀无声、雅俗共赏、养尊处优、摇摇欲坠、一败涂地、一帆风顺、一见如故、一举两得、一蹶不振、一劳永逸、一落千丈、一毛不拔、一目了然、一暴十寒、一视同仁、一事无成、一网打尽、一意孤行、一针见血、一知半解、以卵击石、以身作则、以牙还牙、易如反掌、异想天开、饮水思源、迎刃而解、应接不暇、优柔寡断、游手好闲、有目共睹、有勇无谋、与日俱增、真知灼见、蒸蒸日上、执迷不悟、趾高气扬、纸上谈兵、志同道合、置之不理、忠言逆耳、装聋作哑、自暴自弃、自力更生、自投罗网、自相矛盾、坐井观天、坐享其成

(7)、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8)、出处:清·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之二:“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9)、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一般比喻天下太平。

(10)、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一般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2)、河不出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

(13)、长江大河:指的.是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14)、释义:平凡人听了是是非非,就是黄河也黄河也捋不清楚。

(15)、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闻鸡起舞、刻舟求剑、拔苗助长

(16)、释义:黄河水还有清澈的时候,难道人没有走运的时候。

(17)、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18)、夏: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花繁叶茂、热火朝天

(19)、平易近人、宽宏大量、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舍己为人、大公无私

(20)、释义:黄河水还有清澈的时候,难道人没有走运的时候。

2、黄河的谚语成语大全

(1)、河清人寿——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人之长寿。

(2)、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3)、河山带砺: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

(4)、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5)、第一个成语,有满满的星星,还有布局规整的围棋。大家对于星星的印象是美好,在天上满满的,在黑夜虽然自身只能发出一点星光但还是给我们照亮晚上那寂静的夜。而围棋,在棋盘上面往往要布局很久,心思缜密的布下很多的棋子才能一击绝杀。相信大家现在已经猜到是星罗棋布了,比喻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罗列着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也作棋布星罗、星罗云布。多形容房屋等密集。

(6)、   这是民间一句骂人俗语。实际上,这一俗语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的“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为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后来,“忘八端”竟被以讹传讹变成“王八蛋”了。

(7)、黄河--俗语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黄河清,圣人出黄河百害,惟富一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成语中流砥柱鱼跃龙门九曲黄河泾渭分明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

(8)、出处: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9)、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10)、杯弓蛇影、狗急跳墙、瓮中捉鳖、兵荒马乱、顺手牵羊、蝇头微利、噤若寒蝉、悬崖勒马、混水摸鱼、龙盘虎踞、包罗万象、车水马龙、老态龙钟、虎虎生威、虎头蛇尾、虎口拔牙、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马到功成、鸡犬不宁、胆小如鼠、对牛弹琴、杀鸡儆猴、如狼似虎、守株待兔、狗急跳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鸡犬升天、人仰马翻

(11)、所以这个说法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都是可用的。

(12)、心花怒放、惊喜万分、兴高采烈、心旷神怡、喜出望外、欢天喜地、火冒三丈、怒气冲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欢天喜地、活蹦乱跳

(13)、南方多数地方,把“鞋子”音变成“孩子”,孩子叫娃子。村民多赤脚,从前鞋子属于高档用品,结婚才作为贵重礼遇穿一下,一般是穿草鞋。爬山走远路,需要带一大串草鞋。“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打不到狼”。是说,要打狼,就要多跑山路,草鞋就要多穿几双。讹传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就成了拿孩子做诱饵去套狼,如此残忍的手段,谁也不可能干。

(14)、《黄河二首》(唐)杜甫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15)、在平定了楚国贵族内乱,以及周边小国和蛮族的叛乱之后,楚庄王开始向北争霸中原。在向陈、蔡等国小试牛刀之后,他把目标选在了郑国。因为郑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中间,实力不强但也说不上弱小;郑武公、郑庄公留下的余威则让郑国拥有一般小国无法比拟的国际地位。对中原各国来说,郑国的态度是一个风向标,归附晋国说明晋国实力雄厚,归附楚国则说明楚国的势力如日中天。

(16)、河不出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

(17)、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18)、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跳在黄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分了!”

(19)、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20)、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集思广益

3、有关黄河的谚语俗语成语

(1)、相关故事:春秋时期,鲁襄公八年(前565),晋国的盟国郑国受到楚国的攻击,是屈从于楚?还是抗击楚兵等待晋兵来救?郑国的当权者出现两派,争论激烈。主张归顺楚国的子驷,引诗为喻:“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一个人想在有生之年见到黄河变清,几乎不可能,等晋国出兵来救,也是等不上的。(《春秋左传、襄公》)结果是他这一派占了上风。那时的人们,以为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都被超自然的神圣的“天”所支配。洪水、旱灾、冰雹、蝗虫、地震、山崩、瘟疫等等自然灾害,都被看成是人们特别是“天子”干了坏事,上天降下的惩罚。

(2)、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3)、关注教师实际需求、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4)、“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5)、这场战争,历史上成为邲之战。邲,同城濮一样,是战争发生地的名字,邲在今天郑州以西荥阳一带。春秋时期的郑国就在这里。这场战役之后,楚国一洗城濮之战的耻辱,力压晋国成为诸侯霸主,楚庄王也实现了饮马黄河的企图。饮马就是放饮战马,饮马黄河,也就是说楚国的军事力量来到了中原地区。后来,人们就用饮马某条大江大河来表示对这片土地进行军事征服的雄心和梦想。

(6)、不愧对今天的人,明天会对你微笑;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烦恼。

(7)、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这里的“鹿”应为“禄”,禄即俸禄、官位,禄位当指帝王之位,“秦失其鹿”当为“秦失其禄”,“逐鹿中原”当为“逐禄中原”。

(8)、     “茅”不是“茅草”,而是“旄”。“旄”乃古代用旄尾装饰的旗子,这种旗子乃前军所持,故为“前旄”。

(9)、发源于新疆阿尔泰山的额尔齐斯河就是东南—西南,最终流入北冰洋。

(10)、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11)、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2)、其实,这句俗语中的“牛”字是“拗”(niù)的谐音讹传,“拗”泛指固执的人,春冷时本应增加衣服,而那种脾气“拗”的人,偏不听话,以至冻死。而牛在春天是冻不死的。

(13)、这种溃堤或者大改道都会使河流两岸的百姓受灾,中国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所以农业时代治水就非常关键了,古代非战争年代,管水利的官员就是最容易升官,也是最容易掉脑袋的。古代最出名的“大禹治水”,“水”就是黄河。古代重要的发展范围就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14)、有如白水:指的是以黄河为誓,象滚滚的黄河水一样,永不改变初衷。

(15)、“秦晋之好”——“秦”是陕西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春秋时秦、晋是两个诸侯国,他们世为婚姻。后称两姓联婚为“秦晋之好”。

(16)、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17)、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8)、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银装素裹、皓月千里、晨光熹微、云雾迷蒙、风清月朗、春风化雨、暴风骤雨、风驰电掣

(19)、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

(20)、“逐鹿中原”——中原本指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比喻在整个中国,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4、关于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及古今诗词

(1)、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铺天盖地、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

(2)、“福如东海”——东海是我国四大边缘海之面积仅次于南海。比喻福气像东海一样无边无际。是祝贺用词语。

(3)、出处:《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4)、出处: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5)、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

(6)、其实河流的南岸对应的就是沿岸山脉的北坡,而河流北岸对应的就会是沿岸山脉的南坡了。

(7)、《咏史诗•黄河》(唐)胡曾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8)、大家看到一个老爷爷在那挑着担子,前面有一座山。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想把面前这座山给搬空了的。虽然愚公移山大家感觉特别傻,但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9)、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10)、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指手划脚、手忙脚乱、手舞足蹈、七手八脚、摇头晃脑

(11)、意义: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12)、   “不到黄河心不死”,应该是“不到乌江心不死”。秦末年间,刘邦、项羽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了秦王朝,分称楚、汉王后,又进行了长达5年的楚汉争战。公元前204年,刘邦大败项军于下,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项羽被逼至乌江拔剑自刎,换成黄河也无仿,关键是历史上没有那一位著名将领被逼至黄河自杀。此语如加索释,非加“乌江”之说明不可,否则,让历史知识稍欠的人难以明了真情。

(13)、不过,在晋国军队逃命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晋国士兵在前面逃跑,不留神马陷到泥里面走不出去了,结果追上来的楚国士兵对他们不但不打不杀,反而帮他们把马给弄出来,马出来后,晋国士兵接着跑,而楚国士兵接着追。追着追着,慌乱之中的晋国士兵又让旗子给缠住了,于是楚国士兵又上来帮他把旗子给撕开。就这么一路跑一路追。一边逃跑,晋国士兵还一边开玩笑,对楚国士兵说:我们打败仗少,逃跑没有经验。不像你们一打仗就逃跑,都跑出经验来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春秋时代的战争,为的是争个高下,并不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标,交战双方都是比较克制的,基本能够遵循fairplay,也就是公平竞争的规则,而且适可而止,不把事情做绝。

(14)、相关故事: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即此。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