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0句

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解

(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人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晓古通今的人,人们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4)、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5)、孔子语录: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6)、(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7)、(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8)、孔子语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2)、出处:《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13)、(孔子说:“人能弘扬道,而不是道能使人显扬”)

(14)、(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15)、(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6)、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17)、(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8)、(《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1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0)、孔子语录:《关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2、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子贡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使食粮充足,使武器装备充足,百姓就会信任政府了。”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武器装备。”子贡说:“如果不得已一定还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剩下的两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但假如人民不信任政府,那政府就不可能站得住脚了。”)

(2)、孔子语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5)、孔子语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6)、(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7)、(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8)、翻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9)、孔子语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10)、孔子语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1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4)、孔子语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15)、引申为:教导人们行动要以礼为标准。真理篇“朝闻道,夕死可矣”选自于:《论语.里仁》解读:一个人早晨明白了真理,即使当晚就死,那也可以说是并没有虚度一生。

(16)、孔子语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

(17)、(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孔子语录: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2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典故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6)、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礼之用,和为贵。

(8)、   孔子所谓的”知“,是由闻、见而后生信,有信而后生行的一个过程,是“真知”,所以知行不可分离,并非我们今天所谓的”知道“。今天所谓的”知道“仅仅用来表示识见或听闻,只是感性的了解,不能达到内心真信而自觉按知行事。所以有些人对某些事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行为上怎么也不做,或者根本不相信那一套,但很能说,说出来是为了骗人信任,做起来恰恰相反。

(9)、孔子语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4)、我们还发现,在这特定的师生氛围里,山上的松柏、脚下的流水、眼前的家用物什无不可以成为孔子启迪引领学生的媒介和工具,可谓信手拈来、洒脱之至。

(15)、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6)、(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17)、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18)、其:代车子輗軏 (níyuè):輗与軏的并称。喻事物的关键。指车子。

(19)、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异想天开,异想天开是不实际的,只有脚踏实地,用自己的本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并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要好高骛远,不然结果会一塌糊涂。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细致周密的行为,当这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你会发现,你离成功原来如此的近。实事求是不仅是一项准则,更是一门人生的学问!

(20)、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4、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翻译

(1)、(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6)、翻译: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7)、孔子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

(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进行民主自由票决,教诲每个人要有个性,女性选对象,人民投票选人定事物,要知道投竞争胜出的候选人和事物的赞成票,坚决抵制、制约、制止以权谋私,违反、压制法纪规矩的犯罪行为,要明白接受啊!这是最基本的真知,不知不同意可另选他人他事物的真知为无知,是应该知道的真知也不知道的无知表现。

(10)、(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2)、(孔子说:“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怎么可以?就像大车没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屑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接的屑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13)、孔子语录: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4)、造句:古人质实,不尚智巧,言论未详,事实先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5)、(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6)、孔子语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7)、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8)、这句话出自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论语》,原文如下: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