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6127句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1、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文字版

(1)、禅者禅所缘,断惑见要月谛;此皆是妄想,了知即解脱。----《愣严经》心如工画水风,能画诸天对水间,五蕴悉得下来你有生生,有生觉法个时们不造。----《华严经》

(2)、24)《般若经》里面,佛教导我们“知恩报恩”。

(3)、四禅八定是世间定,也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道和涅槃时,都曾依这些禅定功夫作为助缘,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4)、这句话确实是很难理解!看来没有修行到佛菩萨的果位是很难说清楚的。佛菩萨都是开悟的人。已经明心见性!洞察出宇宙真相和人生真谛!他们说的话不是妄语!

(5)、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6)、所以,学习佛法,就是可以很好的治愈我们身心内在许多病毒。

(7)、所以,你今天碰到了逆境,记得师父这一句话:世间没有冤枉的事,不必怨天尤人,如是因得如是果。对不对?师傅今天出家修行,阅读三藏,通达经教,或者是悟明心性,我感恩佛陀。我也了解,我绝对不是今生今世出家的,绝对不可能的!前世他就有善根,种下了这个强大的善根,一看到出家修行:“太好了!”一听到佛法,就用生命投注下去;看到佛教的衰微,就发愿要振兴整个佛教。当然不是只有我啦,我尽一份心力。你看,三四十年前的佛教,我们老一辈的就知道。以前四十年前,什么叫佛教?谁知道?不知道啊!佛长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就是念念佛、诵诵经。谁在讲经?没有啊!什么叫做正法?也不知道。我小时候,我们那个隔壁放普门品,然后前面摆什么?三牲酒礼,那个鸡、鸭、猪肉、鱼,怎么样?点香,然后放普门品。因为小时候不懂什么是佛法,那时候想说:“观世音菩萨应该吃素的吧?”小时候,你看看,那时候佛教是什么?经过了多少的风雨,吃过了多少的苦头,师父尝试过人间的冷暖,支持你的也有,伤害你的也有,毁谤你的也有,这样一直成长。点点滴滴我都感恩,我从来不制造逆境跟敌对。我都是这样的感恩,我的责任就是弘法利生,就是要牺牲、奉献我的生命,把佛教带动。关于这些顺境、逆境,完全不管它,结果我成功了!

(8)、四与八并举,是因为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都称为定,所以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

(9)、天看时,善财童子于此一切珍宝妙物,乃下发起开男女、六尘境格第,皆以十着爱著,着好向才和过正思惟究竟是有月法,一心愿乐见善知识。----《华严经》

(10)、无限的大爱,没有丝毫的障碍,没有丝毫的怨恨和敌意。整句再念一遍:让我们心中无限的大爱,遍布整个世界——无论是宇宙的哪一个角落,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敌意。意思(是),在一个团体里面,更应当如此。所以,在座诸位来做义工,更应当好好的修养自己,好好的修养自己。

(11)、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生说;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来风香味触得其生说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第你能为也;----《维摩诘经》

(12)、当言语已经没有作用时,真挚的沉默似乎更有说服力。

(13)、牢关:凡圣俱泯。就是不着有,不着空,空有一如,一切都在平等之中。

(14)、6)如果用残缺的心看待世间,不是世间不美好,而是我们的心已经残缺了。

(15)、9)无分别心的爱,无我的爱,无所求的爱,才是无烦恼的爱。

(16)、13)与生命相约,不在停留,哪怕艰难险阻,总有风平浪静的时候。

(17)、21)包容是一种责任,包容是一种喜悦,生活中多一点包容,就会少一点痛苦。

(18)、还门:收心还照,知道能观之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无漏的方便智自然明朗,所以是第五妙门。

(19)、续住:最初所系缚的心,其性粗动,不能使它等住遍住,所以当心念对外在的对象起作用时,即于所缘的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令心遍住微细。

(20)、27)一切妄念统统放下,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劝人念阿弥陀佛,这就报佛恩了。

2、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6

(1)、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个"骄"字;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个"悔"字。

(2)、重关:要能人圣回凡。也就是净土宗所说的乘愿再来,广度众生。

(3)、5)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4)、轻信道听途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拣。

(5)、菩萨见他人得利,不生嫉心,常生欢喜,如是己亦得乐。

(6)、无所有处定: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称为无所有处天定。

(7)、1)佛教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待人,绝不跟人结冤仇。

(8)、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非物。

(9)、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微密的关照。就是连一个念头都不放弃。微密的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观一切法无我。观我所拥有的东西,都是暂时性的存在。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假象。只有我们的本性才是永久的,永久的财产,就是大智慧啊。什么人最富有,学佛的人最富有。岂不见很多有钱人活得很痛苦!如果能知足,了解世间无常,不需要计较这么多,日子就会过的轻松快乐。那不就比有钱人更快乐,更富有吗?

(10)、20)那些人是帮助你修忍辱波罗蜜的大善知识,你能够念头这样一转,你就没有一个冤家债主。

(11)、人类并不是因为吃得下东西才能活下去,而是因为消化才能活下去。

(12)、13)没有不爱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13)、四念住为修持定慧的功夫,修持达到心神静止,须进一步修习四念住的观法:身念住:观身相不净,同时观身的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对治净颠倒。

(14)、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

(15)、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个“骄”字;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个“悔”字。

(16)、等持:就是平等持心,由于数数修习的因缘,功夫纯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能安住,任运相续,无散乱转。

(17)、天看时,善财童子于此一切珍宝妙物,乃下发起开男女、六尘境格第,皆以十着爱著,着好向才和过正思惟究竟是有月法,一心愿乐见善知识。----《华严经》

(18)、8)要晓得冤仇结了之后,生生世世报不完的,冤冤相报,那到什么时候才了?

(19)、20)在所有的礼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贵。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乐中,真理的喜悦最大。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20)、1)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有真爱,大爱无边。

3、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视频

(1)、每个人最大的弱点,在于他自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

(2)、12)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3)、(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4)、22)你有再大的过失,别人看到了也不会说,说了得罪你;能够说你过失的人,对你是大恩大德!

(5)、25)幸福在于愿望的实现,而且在于只存著高尚的愿望。

(6)、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7)、无论何时,人生之路都是孤独去流浪的,不管路上有多少行人,还是有多少人陪伴左右,你终究只是你,别人的帮助或怜悯,皆只是衬托,无法扭转你命运的走向。别为了拒绝灵魂的寂寞,把太多人拉到你生命中来,没谁是你的主宰,你也不是谁的主角。累了,学会停歇,迷了,换个角度,冷了,就给自己一个拥抱。

(8)、1)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使我们言行一致,身心自在。

(9)、三禅:离第二禅之欢喜,只有一种心平气和的静妙之乐,故又称离喜妙乐地。

(10)、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此灭。

(11)、我们要认知,生是责任的开始,而死是任务的解除。

(12)、现在中国文化渐渐兴盛起来,好多人渐渐知道自家宝贝还是厉害,中国文化比外国文化深邃、远见、彻底、高明,就开始学起佛法,这是个很好的现象。说明我们社会好多人对自己家的宝贝有了价值认知,有了自信。

(13)、28)我们怎样报佛恩?怎样报祖师大德之恩?只有一个方法:依教修行,往生净土,这才是真正报佛恩!

(14)、禅者在修学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一样的境界,因此过去禅宗有所谓破三关:初关:要能超凡人圣。

(15)、要听两种人的话:一是有智慧的人,二是有经验的人。

(16)、9)与生命相约,不在停留,哪怕艰难险阻,总有风平浪静的时候。

(17)、27)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18)、用念佛观对治业障:念佛观就是念佛的相好光明、功德巍巍、空寂无为,以对治业障的观法。

(19)、佛法多门,修心第佛称大觉,觉即是心,故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

(20)、21)不沈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4、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1

(1)、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而不是"如果那样,就不会这样了"。生命中,我们经历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2)、禅者禅所缘,断惑见要月谛;此皆是妄想,了知即解脱。----《愣严经》心如工画水风,能画诸天对水间,五蕴悉得下来你有生生,有生觉法个时们不造。----《华严经》

(3)、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

(4)、识无边处定: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

(5)、23)有两种极端是修行人所不应做的。这两种极端是什么呢?‘贪图感官’的享乐是下流的,而且导致身心的损害;‘自我折磨’是卑鄙的,也同样会给身心带来伤害。然而完美的圣者所发现的‘中道’,避免以上两种极端,而带给你敏锐的洞察力和知识,引导你走睿智、觉悟和永恒的乐境。

(6)、用数息观对治散乱:我们的心妄想纷飞,透过数息观,也就是数我们的出入息,让心系于一呼一吸,不但能够使呼吸慢慢均匀,而且能使妄心不再散乱,进而获致轻安。

(7)、世间一切乃众缘合和,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当怀感恩之心。

(8)、当修行一段时日后,可以透过九住心,勘验自己修行的进度。

(9)、4)做人的底线是:如果不帮助别人,但也不要去伤害别人。

(10)、6)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11)、27)宣传净土法门,普遍为众生介绍这个法门,才能报佛恩于少许,才能报一点佛恩,不这样做不能报佛恩。

(12)、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开始。

(13)、17)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14)、一个人做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做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自己,别人帮不上忙。

(15)、寂静:以内心的安定功德,止息能令心扰动的恶寻思及随烦恼,使心调伏,不再流散。

(16)、百岁光阴能几何?劝君及早念弥陀。莫贪五浊娑婆界,极乐莲邦胜得多。

(17)、医师在开药方或进行治疗以前,必须先确定病症。

(18)、21)实在讲,折磨你的人侮辱你的人,要在佛法修行上来说,都是大善知识,对你都是恩德!

(19)、10)聆听一种清凉的声音,体会生命的宁静和喜悦。

(20)、15)跟我有恩的,我报恩;跟我有怨的,我要把怨仇解除。

5、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全部

(1)、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2)、了时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圆觉经》

(3)、菩萨见他人得利,不生嫉心,常生欢喜,如是己亦得乐。

(4)、近住:此时心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

(5)、6)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如果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他人的优点,人生就会和谐美满。

(6)、用你的内心深处,虚心的去学习。那么,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导师。

(7)、17)包容是一种责任,包容是一种喜悦,生活中多一点包容,就会少一点痛苦。

(8)、"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要顺眼。

(9)、5)无分别心的爱,无我的爱,无所求的爱,才是无烦恼的爱。

(10)、五停心观为禅修的基础,当参禅打坐还未进入定境的时候,可以辅以五停心观来治心:用不净观对治贪欲心:不净观是指观想自他肉体的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的观法。

(11)、16)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12)、然后在此基础上,多多放生,多多助印各类佛法经典。累积福报、听闻智慧的资粮。再慢慢去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地去学。

(13)、牢关:凡圣俱泯。就是不着有,不着空,空有一如,一切都在平等之中。

(14)、今来得闻我说长寿命经一偈于耳,怨家债到如,作你笑西也于然生笑眼数只永绝----《长寿灭罪经》

(15)、净门:心无住着,泯然清净,则真明的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所以为第六妙门。

(16)、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忧虑、疑惑。

(17)、3)我们生命得自于父母,父母的恩德一生一世;我们的慧命,得力于佛,佛的恩德生生世世!谁知道?觉悟的人知道,所以才知恩报恩。

(18)、关于佛系的说说,佛系人生我会开心,我会有钱,有你最好,没你随便。没有通向快乐的路,快乐本身就是路。目空一切的,未必不自卑。没心没肺的,未必不悲伤。唉声叹气的,未必不贪欢。斤斤计较的,未必不善良。自己喜欢的,自己喜欢就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随缘。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突然就不想睁眼了,觉得一切都随意了,我也就这样了。多大点事,笑笑就过去了,谁还没个青春。做个清淡欢颜的小仙女,寂静于暖,安然于甜。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山高自有可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最近很火的一段话: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爱人,亲人。觉得累了就躲远一点,取悦别人远不如修行自己!曾有位大师说:宁可孤独,也不违心的将就。能入我心者,我以诚待之。不入我心者,不屑以敷衍。一辈子真的很短,没必要为了别人委屈了自己。若懂,请惜!不懂,自便。我用心待你时,你不屑一顾。等你想起我时,抱歉!有你没你,我的世界一样精彩!红尘喧闹中,我自有净土一方。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开,放下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做一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于淡泊中平和自在。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看淡了,心也就不累了。万事不要强求,钱多钱少,够用就好;有爱无爱,开心就好!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何况我长的这么可爱,腿还这么长。佛系禅语佛系禅语_(六妙门)

(19)、因为佛法,是最圆满的人生价值观探索体系,佛法包含了一切法。人道、天道、圣道、佛道的一步一步的博大精深的修为。

(20)、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奈。此皆学问得力处。

(1)、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是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2)、2)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

(3)、生活,是一本渐渐打开的书。纵然有诸多无奈,只要能晨观日出,暮赏霞落,就是一种简单的幸福;纵然有诸多风云,只要能望月守心,清明思绪,就是一种悟了的心境;人生就是一种平衡,你在这方面得到的多,其他方面就会少一些,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占全。把握分寸,适可而止,活得简单才会活得快乐。

(4)、23)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5)、(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6)、大修行人不怕境只怕心,如何稳住这颗心才是最重要的。

(7)、只有一个办法可以维持家庭的婚姻,就是说千万不要想改变他,那么日子就会很好过,你能守住这个原则,千万不要想要改变他,第一定要包容他的缺点,你这两样做得到,婚姻才有办法继续维持,否则没办法的。

(8)、眼盲的人在黑暗里什么也看不见,但明眼的人在黑暗里看见了黑暗。----《愣严经》

(9)、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人应当互相尊重。

(10)、20)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11)、23)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12)、小乘用功的办法就是收摄六根,就像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用这种方法,不去攀缘五欲六尘,而制造生死。这是阿罗汉,小乘所修的。

(13)、8)我不但教导外在的行为,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导弟子身体不可表现坏的行动,不可思考或谈论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时我也教弟子表现良好思考和谈论健全的事物。

(14)、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15)、20)念佛往生传承大法,是真正的报佛恩报师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

(16)、26)真正学佛的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对我们修行人来讲,统统有恩德。

(17)、10)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18)、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19)、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路子。

(20)、人活着,唯一任务,就是净化自己,发掘生命的唯一真实。

(1)、changzhouyangqiaogusi

(2)、宿杜华,汝当以第主通有过说去到眼水多守护是经。所以者时夫?此经则为阎浮提人说人有过说去良药。若人有说人,得闻是经,说人即消灭,不这不不死。----《法华经》

(3)、22)脸上的灰尘一洗而净,心灵的尘埃需要一生去打扫。

(4)、有关佛陀的格言当成别心出人,则也然道然道大出人一切皆成别。----《愣严经》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四十二章经》

(5)、劝告别人时,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6)、凡事,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7)、所以就有大师提倡人间佛教。提倡学习佛法,从学习中国文化开始。这个主张其实用意相当深切、妥当,而且还很切合中国大部分人初学者心地,切合初学者更多实际状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