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苏格拉底名言经典十句话94句

苏格拉底无知之知原文

1、苏格拉底名言 无知

(1)、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2)、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3)、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4)、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个贤妻,他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取了个悍妇,他会成为哲学家。

(5)、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6)、  老子讲《道德经》,讲到第七十章,似乎告一个段落,却给人一种感觉,道讲完了,还是没人听懂!

(7)、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8)、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

(9)、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10)、我比别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11)、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的一位又一位优秀青年,总是不符合苏格拉底的需要,有的甚至连面都没见就被直接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打算再次出去寻找合适的人选时,苏格拉底从病床上坐起来叫住了他,他抚着年轻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就算找遍整个希腊,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12)、第辩证法意味着“对话”。在柏拉图的著作中,可以看到,苏格拉底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将论题层层推进,抽丝剥茧,最后得出真理。辩证法就是通过对话达到真理的方法。柏拉图的著作几乎都是由“对话体”写成的,而“对话体”表现了古希腊辩证法的精髓,正如“辩证法”和“对话”这两个词拥有共同的词根那样。

(13)、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14)、(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后的话看似教育弟子的一)

(15)、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16)、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Apersoncanhaveachievement,onlylookattwoconditionswhetherhehaveself-esteemandself-confidence。

(17)、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18)、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

(19)、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20)、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Forwriters,writelessharmful,justlikedoctorslackofappealoftheopportunity。

2、苏格拉底名言经典十句话

(1)、在谈话进行中,苏格拉底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2)、泰勒,1990年:《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谢随知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3)、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4)、第要找准自身定位。孔子认为,做人和做学问都要实事求是,不知道的要敢于说不知道。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无知的地方,就算是伟大的先哲也有自己的知识盲区。这体现出二人可以正确地认识自身实力,认识自己在知识面前的渺小,准确找到自身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达到事业上的成功。就如汉高祖刘邦能够意识到自己论计谋不如子房,论抚恤百姓不如萧何,论打仗不如韩信,但是他可以找准自己的定位,知人善任,取天下英才而用之,最终成就了自己的霸业。

(5)、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6)、柏拉图说,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棵看上去不错,虽然不是最好,但也不差,我就砍了,

(7)、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8)、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这句话中:人,认识你自己。

(9)、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Unrequitedloveisthemostbeautifulloveintheworld。

(10)、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11)、苏格拉底逝世四百年后,出现了这样一个人,他声称自己是道成肉身的真神,是化身为被造物的造物主,是圣父的独生子,是永恒的“道”(逻各斯,即心智和理性)。宣称自己就是真理(约14:6)的这个人向世人许诺,凡寻找的,就寻见(太7:8;路11:10)。他显然不是在谈论世俗的功名利禄。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占据了那些不知道他就是弥赛亚和救主的人的内心,因为他并未使他们摆脱这些敌人或罗马人。当他说寻找的就寻见时,他是在谈论真理。因为他许诺,“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2)。他也是在谈论自己,因为他还说,“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8:36)。如果耶稣是真理,如果苏格拉底全心全意地寻找真理(当然,只有上帝才知道这些),如果真理绝不撒谎,如果真理曾经许诺,凡寻找他的就寻见,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希望,苏格拉底能够寻见耶稣。我们不敢保证,苏格拉底寻见了耶稣,但是我们确信,有关基督的真理都是确凿的。

(12)、苏格拉底或耶稣都未曾著书立说、创立学派、广泛游历或涉足政坛,也都没有任何属世的远大理想。圣托马斯·阿奎那的解释是,基督从不用写文章的方式来教导信徒,因为他的教学方法比这更胜一筹。他的人格与生活就是一部完美无缺的教材,因此无需使用低层次的、间接的教学手段——著书立说。阿奎那接着说,“这一点就像哲学家中的苏格拉底。”   

(13)、苏格拉底从来不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于任何人身上,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14)、“真正”真的不存在,只不过是最理想的完美的存在。哲学需要一个完美的哲学家,所以哪怕没有“苏格拉底”,我们也要造一个苏格拉底。

(15)、苏格拉底年轻时也被这股热潮席卷。他曾先后跟随自然哲人阿那克萨戈拉和智术师普罗狄科学习,但他很快发现,这些人并不理会智慧,也不是真正的热爱智慧。“他们实在是没想到什么状况是好,而这一点该是世间万物所以然的缘故。”对智慧的追求使得苏格拉底转而关注美、善和正义。尤其是当他听到了德尔斐的神谕之后,他开始遍访政治家、诗人、工匠以及他最精巧的敌手——智术师。

(16)、他说,他的罪是冤枉的,但他的死是投票结果(280对220)。投票是他信奉的民主手段,虽然是错的结果,但他要民主尊重。

(17)、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罗!”

(18)、苏格拉底说:“不一定。不过,如果脑子里面是空的,即使长着一头浓密漂亮的头发,又有什么用?”

(19)、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0)、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3、苏格拉底承认无知乃是智慧之源

(1)、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2)、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3)、近二十年的哲学学习和人生反思,渐渐发现,苏格拉底及其哲学足以展示真正哲人及哲思的真实处境,也略微懂得了为什么乔布斯要说他愿意用他所有的科技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所以我愿意在知无知和大家一同回忆苏格拉底,感受其思想魅力。

(4)、    然而在《柏拉图的本原学说》中,笔者对于这里所说的第一种意见并未深入讨论。因此这是本篇论文的主要议题,即笔者希望进一步澄清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无知”的哲学意蕴,同时希望表明,在知识问题上,所谓的苏格拉底式“谦虚”和柏拉图式“僭越”之间的对立压根就是莫须有的。就后一个问题而言,那个捏造出来的对立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如下一些情况:(1)那个“谦虚的”苏格拉底形象根本就是出自柏拉图的手笔,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柏拉图本人学说的一种表现。②既然如此,柏拉图怎可能自己“背叛”自己,自己“僭越”自己呢?(2)在柏拉图的另一些对话录中,苏格拉底并不“谦虚”,而是以一种正面积极的方式提出了一套涉及方方面面的完整学说——针对这种现象,人们把其中的“苏格拉底”自动切换为一个“僭越式的柏拉图”或“独断的柏拉图”,认为这些是柏拉图本人的观点,不应算在苏格拉底的头上。③问题在于,这里的“苏格拉底”和前面那个“苏格拉底”凭什么可以区分开来呢?(3)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明明比任何人都更强调“知识”的极端重要性,甚至提出“美德就是知识”(Men.87d)这样的命题。他们反复拒斥“无知”,甚至明确将其斥之为“最大的恶”(Tim.88a-b)、“万恶的根源”(Epist.VII336b)、“最丑陋的东西”(Alki.I296a),而这些言论怎么能够和对于“无知”的推崇结合在一起呢?

(5)、占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套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被后代奉为理想的典范,因为它最能提供给学生自己发现真理的机会。苏格拉底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并不以知识教人,他主要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他从不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

(6)、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7)、②谦虚谨慎:孔子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承认自己不知道,而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大家,说自己是无知的。学问这么渊博的两个人,说自己无知,说自己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还体现了两人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后退,无论处在什么位置上,都应该像两位先哲一样保持敬畏之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补齐短板,提升能力。

(8)、活动目的:每天精选一题公务员面试真题,通过答题打卡+名师点评+详细解读+视频讲解的方式,引导大家每天开口练习一道面试真题,锻炼发散思维、增强表达能力、训练语言规范性、积累优秀素材,为公务员面试考试夯实基础。(公务员申论面试打卡)链接:

(9)、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10)、第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孔子和苏格拉底同为伟大的思想家,均以学问著称,但是两人又同时对学问秉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无论我们处在什么位置上,只有保持谦虚谨慎,认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地补齐短板,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力。就如当今的中国,虽然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经济水平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我们不应该为此而骄傲,应该认识到我国仍然存在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结构、促改革。中国有今日之成就,与谦虚谨慎的大国风范是分不开的。

(11)、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12)、所以,哲学家们终其一生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带着我们保护灵魂,追求更加完满的自我。

(13)、  老子思想,是要破除狭小眼界的局限,让思维得到解放,才不至于走进认知的死胡同,而丧失更新自己、探求真理的动力!

(14)、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

(15)、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请你谈谈对两位先哲这两句话共同点的认识。

(16)、    由此苏格拉底过渡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具有自我认识的人,是否必然也知道,他知道什么东西,以及他不知道什么东西?”(Charm.169e)对于这个问题,克里提亚轻易地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但苏格拉底提醒他注意,医生具有关于健康的知识,是通过医术,不是通过他的自我认识,音乐家具有关于谐音的知识,是通过乐理,不是通过他的自我认识,同样,政治家具有关于公正的知识,是通过政治技艺,也不是通过他的自我认识。看起来,首先,自我认识或“明智”并没有帮助人们获得具体的知识。其次,他在评判人们“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那个“什么东西”,而是仅仅知道“这件事情”:人们知道一些东西,或者人们不知道一些东西。(cf.Charm.170d)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认识或“明智”仿佛只是一种空洞的知识,甚至不能和医术之类的知识相提并论,因为医生至少是同时知道“健康”和“不健康”,能够区分谁是这方面有知识的人,谁是这方面无知的人,而这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却是不可能的。(cf.Charm.171c)

(17)、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18)、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19)、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换得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斯蒂夫·乔布斯

(20)、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4、苏格拉底最著名的三句话

(1)、本书中这出戏不仅指出苏格拉底如何反驳学生与教师的那些糊涂思想,而且说明苏格拉底如何以这些糊涂思想为线索寻找真神——发现他并归信他。面对这些不太可靠的线索,唯有满腔热忱的爱神者才能坚持不懈;唯有渴望真理的人,才能披阅有道神学院的那些时髦而有才气的学术垃圾,希望能够发现一星半点的真理。

(2)、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3)、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4)、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5)、据说,苏格拉底的一位莽撞的朋友凯瑞丰曾到过德尔斐神庙,他冒冒失失地请求神谕:“是否有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的人?”而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神谕认定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而苏格拉底却常认为自己无知。为了弄清楚神谕,他开始了探寻的旅程,不仅仅是为了弄清神谕的真意,也是为了弄清智慧为何。

(6)、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7)、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8)、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作出精确的说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要求判定是非的标准。 苏格拉底在学问方面独树一帜,他善于用问答使对方纠正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启发产生新思想。

(9)、  老子说,上等的人,知道自己不足;有毛病的人,却不知道自己问题何在。这句话看起来很绕,其实是真理。

(10)、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伤的士兵。 苏格拉底一辈子生活艰苦。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衣服,经常不穿鞋,对饮食毫不讲究,只是专心致志研讨学问。 40岁左右苏格拉底在雅典城邦出了名,并进人“五百人会议”。

(11)、“゙嗨,哥几个,早上好!你们知道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么?”

(12)、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13)、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Thehappiestthingintheworldistostrugglefortheideal。

(14)、苏格拉底先后同城邦中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以及那些手艺精湛的工匠们进行谈话,这些人都自认自己具有智慧,并以此为荣。然而,通过交谈,苏格拉底发现,其实这些人并不拥有智慧,他们至多是在某一方面拥有高超的技巧与相对丰富的知识。例如,政治家擅长论辩,工匠擅长工艺,而诗人的作品则依赖于他们的天性和灵感。但是对于诸如什么是善、什么是美这类与智慧相关的问题,他们和苏格拉底一样无知。

(15)、简言之,上帝不仅赐予一个特殊的民族一些像摩西那样的特殊的先知,而且赠与所有人理性与良知,这是人类在心灵深处共同具有的一个先知。中世纪的人喜欢说上帝写了两本书:自然与圣经。既然他是这两本书的作者,既然这个导师从未陷入自相矛盾,这两本书就绝不会发生矛盾。既然这个从未陷入自相矛盾的上帝还赋予我们两种探索真理的工具,即信仰与理性,那就意味着,如果使用得当,信仰与理性绝不会产生矛盾。

(16)、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Whocouldhavedonebetter,alsobelazy!

(17)、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

(18)、真正的哲学和哲学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19)、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Lookingforwardtoalittleonly,toclosetothehighesthappiness。

(20)、“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

5、苏格拉底无知之知原文英语

(1)、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2)、先刚,2013年:《试析柏拉图的“辩证法”概念》,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3)、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4)、苏格拉底个性鲜明,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生于伯里克利治下的雅典黄金时期,死于雅典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的时期)。他出身贫寒,父亲是离雅典城不远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

(5)、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6)、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最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看起来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不相符合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7)、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清心寡欲的能力。

(8)、  意思说,一个有智慧的人没有病,也没有缺点。为什么呢?知道越多的人,越发现自己无知。

(9)、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10)、半年之后,苏格拉底被当权派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临刑前,那位年轻的助手来监狱里,他还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对此,他感到非常惭愧,于是,泪流满面地对苏格拉底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11)、你是为了吃饭而生存,还是为了生存而吃饭呢?Areyoulivetoeat,oreattolive?

(12)、Everyactionhasitspleasuresanditsprice。每个行为都有它的乐趣和它的代价。

(13)、苏格拉底年轻时有一头非常漂亮的头发。后来,由于他潜心研究哲学,用脑过度,年纪大后,脑门和后脑勺上的头发都掉光了。

(14)、天使不敢涉足之地,傻瓜与哲学家却蜂拥而至,于是我设想了这次天国会谈,开始撰写这篇虚构的对话。但这几乎超越了我的能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