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说过的名言【文案133句】

谭嗣同说过的名言

1、

(1)、但历史从来都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谭嗣同的变法细节,恐怕会惊出一身冷汗。

(2)、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3)、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谭嗣同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不是一般人的大义,也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

(4)、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5)、其实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可想而知的,毕竟慈禧的权利是非常大的,光绪帝想要重新获取权利是比较的困难。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光绪帝彻底被慈禧太后囚禁了,而且参与戊戌变法的维新一派的成员们也遭受了捕杀,谭嗣同就是这样被逮捕的。

(6)、几年过后,得到光绪帝支持的变法即将开始,谭嗣同这时已经历过公车上书,并入京结交了梁启超、翁同龢等人,还到南京候了两年缺,有了不少历练,自称“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而切究其事理”。

(7)、妙手空空感岁华,天风吹落赤城霞。不应既识西来意,一笑惟拈富贵花。

(8)、(谭嗣同墓碑)谭嗣同墓地占地约160平方米左右,四周杂草丛生。坟冢呈半圆形,小圆扁卵石铺盖冢顶,三面立石柱,青石板圆围。坟冢前有拜台,两侧护围,成八字状。后立墓碑三通,祁阳石质,主碑刻楷书碑文“清故中宪大夫谭公复生府君之墓”。

(9)、在狱中,他留下绝命诗传于后人“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表明自己誓死不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根据谭嗣同的师傅胡七的回忆录《谭嗣同就义目击记》记载,慈禧太后对“戊戌六君子”特别痛恨,恨不得将他们凌迟处死,由于光绪十一年废除了凌迟刑罚,所以,她特意交代,用钝刀行刑。

(10)、◎激进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导演的一场政治运动,当推戊戌变法。故此,让我们的目光退回到两甲子前的戊戌年,洞察激进的起源,追究“说什么激进”背后的“为什么激进”。

(11)、►孔子在强调“亲亲、尊尊”时候,仁爱被打了折扣,戴了枷锁。开始还讲,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爱妻顺,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后来汉武帝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讲“三纲五常”,“仁”变小了,“礼”变大了,专制等级强化,严重的不平等了。“仁”被打了第二道折扣,加了第二道枷锁。到了宋明理学,“三纲五常”加了“存天理、灭人欲”,以佛、道规范人心,仁爱思想被打了第三个折扣,加了第三道枷锁,“仁”完全成了道德责任和政治秩序。清王朝是少数民族政权,两百六十多年统治者一直生活在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性的焦虑之中,纲常名教加上严厉的闭关自守和思想钳制,以道德教化、科举仕途、文学艺术推行纲常名教,爱情、亲情、人欲、人性被森严的礼教扼杀,中国人失去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考、人性欢乐、创新的能力,整体素质下降,民族精神沉沦,这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两千年下来道统、法统延续下来,人道、人性丧失殆尽,儒家思想被彻底阉割了。近代思想家中,谭嗣同最先指出了问题的要害,对“礼”、对“名教”、对“三纲五常”发起了猛烈的批判。他写道:“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仁学·十四》)“三纲之慑人,足以破其胆,而杀其灵魂。”(《仁学·三十七》)

(12)、维新派并不是私下说说,康有为曾亲自上疏光绪,提及自己的卖地论。不知光绪看到脸上是什么表情,而变法短短103天就告失败,此事也就无疾而终。

(13)、Kindnessandfriendship

(14)、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

(15)、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16)、柳花夙有何冤业?萍末相遭乃尔奇。直到化泥方是聚,祗今堕水尚成离。焉能忍此而终古,亦与之为无町畦。我佛天亲魔眷属,一时撒手劫僧祗。

(17)、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18)、►谭嗣同的仁学既是对苦难中的中华民族生存意识与生存意志之召唤的自觉应答,又是高瞻远瞩放眼全球的“世界主义”(梁启超语)。“谭嗣同回答了当时时代提出的问题,指明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就这两点上说他不愧为人类历史中的一个大运动的最高理论家,也不愧为中国历史中一个代表时代精神的大哲学家”(冯友兰语)。

(19)、►他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写《仁学》,梁启超对《仁学》的评价很高,他说我们写不出,我们也不敢写。梁启超说谭嗣同是这个时期学术和思想界的一颗彗星,他就是在中国思想启蒙没有开始之前的最黑暗的时候,天上划过的一道流星,所以后来无数人都追随他,到今天我们都得纪念他,而且会永远的纪念下去。

(20)、 ——《激进之踵:戊戌变法反思录》读书会 

2、

(1)、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缆祛泣将别,芳草青且歇。修途浩渺漫,形分肠断绝。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何以慰辽远,勤修惜日短。坠欢无续时,嘉会强相期。为君歌,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2)、谭嗣同虽然是维新派领袖,骨子里却仍然是个传统儒家士大夫,这套战略的出发点仍然是挽救大清,富强中国,本质并没有恶意。

(3)、重经上海,访傅兰雅,欲与讲明此理,适值其回国,惟获其所译《治心免病法》一卷,读之不觉奇喜。以为今之乱为开辟未有,则乱后之治亦必为开辟未有,可于此书卜之也。

(4)、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5)、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6)、从卖地的想法上就能看出来,维新派的领袖如此幼稚,这变法还成功得了吗?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真成功了,对今日是祸是福还真不好说。

(7)、马援:“男儿当为国战死边野,马革裹尸而还”

(8)、谭嗣同的《仁学》,在思想方面固然可算是一种大胆的作品,在文学方面也有代表时代的价值。……这一节不但材料可以代表当时的科学知识,他的体例也可以代表当时与二十年来的“新文体”。谭嗣同自己说的骈文的体例与气息,在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但我们拿文学史的眼光来观察,不能不承认这种文体虽说是得力于骈文,其实也得力于八股文。古代的骈文没有这样奔放的体例,只有八股文里的好“长比”有这种气息(上例中,水与烛一比及陶埴与饼饵一比,最可玩味)。故严格说来,这一种文体很可以说是八股文经过一种大解放,变化出来的。

(9)、WORLDBOOK©RIGHTDAY

(10)、►《劝学篇》在朝野影响很大,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都从理论上予以了批判。谭嗣同在论述道、器关系的基础上批驳“中体西用”思想。一是把“道器”与“体用”结合在一起讲,推陈出新,用他的道器观阐述他的体用观。他说:“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行,器存而道不亡……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器是本体、是根据,道是作用、是表现;二是讲道、器同一。他强调“道器不道随器迁”。他认为道、器同源互动,体、用同源互动。否定割裂道器、体用的观点;三是讲变法就是变器,他说:“变法者,器既变矣。”“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甚至于“尽变西法”,变法是变“体”;四是物质在先,精神在后,他说“以太为体”,“仁”为用。他说:“夫仁,以太之用,而天地万物由之以生,由之以通。”总的来看,他认为精神的东西依赖于物质的东西,物质的东西在变,精神也要变。他的哲学倾向于唯物唯实,求新求变,他的哲学超越了那个时代,闪耀着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之光。

(11)、尤其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不断激励着后辈仁人志士。

(12)、谭继洵的保守思想并没有影响其子谭嗣同的想法,甚至其越加阻止,谭嗣同的维新思想越强烈。最终,维新变法威胁到了当权者慈禧太后,谭嗣同也被慈禧太后残酷杀害,年仅33岁。当时戊戌变法失败后就有人劝谭嗣同逃走,他却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3)、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14)、当时谭嗣同只是个举人,还在老家讲学,说话没什么分量,但他老师欧阳中鹄充任过很多名人政要的幕僚,在京城颇有点名声。

(15)、时至今日,谭嗣同依然是万人迷。有时我会惊异地发现,政治立场针锋相对的两个人,竟然都是谭嗣同的忠实拥趸。这是我的两个朋友,一人属于左派,一人属于右派,一人居庙堂之高,一人处江湖之远,一人为了寻找谭嗣同诗选,几乎跑遍了大都市的所有书店,一人每年只要有空,都要去浏阳谭嗣同墓祭拜,或在清明,或在谭嗣同忌日,或洒一瓶酒,或烧两首自己写的诗。他们素不相识,却在同一时刻——公历2018年9月28日下午,时值谭嗣同就义一百二十周年——发来悼念谭嗣同的消息,使我不得不感叹命运的神奇。我还听说有人组织关于谭嗣同的读书会,有人参与关于谭嗣同的粉丝群……以谭嗣同之名,他们以及我们,在陌生的苍穹之下相遇,相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6)、谭嗣同写了封信给老师,里面说到心中的计划:

(17)、谭嗣同用实际行动告诉你,这不是气话,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18)、意思: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19)、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

(20)、谭嗣同出身不凡,所受到的教育也比较的先进,而且谭嗣同的一大著作《仁学》对我们国家的近代史思想也拥有很深的影响力。在谭嗣同的身上,我们能够发现一种为了国家舍身忘己的精神,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谭嗣同原本是有机会逃走的,但是谭嗣同却没有选择退缩,他迎难而上,坦然且坦荡。在谭嗣同看来,他希望自己的牺牲能够唤醒人们沉睡的思想,即使身边的朋友再三劝说,谭嗣同也不为所动。

3、

(1)、比较是人类心理的共性,相信当时还有许多人有类似的想法或许也说过类似的牛气话,但只有这两句流下来了,因为他俩这样去做了,并且做到了,这就是豪言壮语和吹牛的区别。

(2)、而湖广总督张之洞每约谭继洵联衔陈奏新政,他皆谢不敏,与张之洞论事每多相左。当然作为下属,谭继洵也不方便反对,只能对张之洞的新政听之任之。这也导致谭继洵与张之洞的关系很僵,甚至有相当深的矛盾。一个督一个抚,两人可以说因思想的不同,意见也不合。谭继洵遵循的是在官场上谨小慎微,对于强势的上司张之洞,事多专决,谭继洵力求自保,不敢与之抗衡。

(3)、那么问题来了,没有一寸国土是多余的,寸土必争的想法在现代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谭嗣同、康有为这些维新派在当时也算顶儿尖儿的人物,怎么会有出卖国土的想法呢?

(4)、本文系根据“文献学青年学者沙龙:编撰学的视角”提交的报告《探源·辨体·正名:谭嗣同〈仁学〉杂糅抄袭诸说驳议》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

(5)、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纵作良材遇已苦。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

(6)、周明初,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明代文学的研究,出版有《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楚辞集校集释·离骚集校集释》(与人合作)、《全明词补编》(第一作者)等,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明词》重编及文献研究”首席专家。

(7)、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晋)葛洪

(8)、……二十五日自省动身,由二道口出西门夹道,观者仍如堵墙,啧有烦言,张坐车中如不闻。(王庆保、曹景郕《驿舍探幽录》)

(9)、⽆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10)、出卖谭嗣同等人的袁世凯沾沾自喜,自以为聪明识时务,忽悠了谭嗣同,还写了一本书《戊戌纪略》为自己辩白,向朝廷表忠心,把欺骗谭嗣同的事情描写的绘声绘色。

(11)、这番话则表明他有意按王夫之的主张立论,不避漏失,不求面面俱到,尽管只是从某一角度出发的见解,也力求发挥到极致,形成今人所谓“片面的深刻”或“深刻的片面”。虽然“换位思考”之后,结论可能全然相反,因而自相牾。但是只有把各个“片面”充分展开、将理论讲透之后,才真正有利于比较和综合。

(12)、破敌十万,封狼居胥,二十岁的冠军侯,皇帝的外甥,将两瓶御酒洒在河中与将士共享的浪漫将军,在皇帝舅舅给他安家时不屑的迸出了这几个字,爱慕英雄和白马王子的美女们失望之余难免尖叫:“帅呆了,酷毕了!”

(13)、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维新派领袖。甲午战后创办浏阳算学社,开维新运动之先声。后又参办金陵测量会、上海不缠足会、女学堂,于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群萌学会等,主张修建湘粤铁路。后入京委为军机章京,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因不愿出走而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首。其著述《仁学》为维新派第一部哲学著作,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梁启超称之为“禹域未有之书,众生无价之宝”。

(14)、►本来“道”和“器”是古老哲学概念,具有中国哲学特有的模糊性,人们一直认为,“道”是原则、理念、是形而上的,属于精神范畴;“器”是工具、器物,形而下的,属于物质范畴。明、清以来,以道为体,以器为用,重道轻器,重义轻利,坐而论道,空谈心性,骄妄虚空,不务经济的传统士风,已经积习深厚,到了足以亡国之地步。

(15)、计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不下二千万方里,每方里得价五十两,已不下十万万。除偿赔款外,所余尚多,可供变法之用矣。

(16)、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17)、孔子之发言为经,类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者,佛家所谓因众生之根器当以某等得度者,即为现某等身而为说法。故孔子之言,或大或细,有半有全,犹佛家之有大乘、小乘,有实教、权教,非圣言有异,众生根器不同也。记者误浑连为一编,漫不为区别,复不详记其某一言之发为何地何人何时何事,某为粗、某为精。精杂于粗,则以粗概精而精者亡,粗杂于精,则以精疑粗而粗者亦亡,是以牴牾羼乱而不可就理也。

(18)、谭嗣同的方案不光光是卖地,在他的想法里,这些边陲之地终究无法守住,加之产出效益有限,徒然耗兵靡饷,守之无益,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19)、谭嗣同为何会选择慷慨赴死?其思想演进历程及成长经历又如何?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甚至就连戊戌年谭嗣同的所作所为也不甚清楚,更不用说,谭嗣同生前与死后,犹如冰火两重天般之鲜明遭遇。

(20)、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

4、

(1)、变法失败,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故及于难。

(2)、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3)、►那是1988年11月27日的事情.当天晚上朱尚同步行几条街爬六楼到了我家,激动地告诉我白天他与耀邦在九所聊天的情况。耀邦那天很放开,讲了很多重要的思想,我们都很激动,很触动。后来,德平同志陪李昭大姐从江西“共青城”到湖南来,长沙市委派我去湖南到江西的边境迎接(我时任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当晚我在蓉园向德平报告了此事。朱尚同的回忆后来发在《百年潮》2000年第一期上。那天的谈话,如果起个标题的话,我看可以叫《天道周星,物极不返》,那是所见的耀邦去世前一次较长的谈话,他充满了对d和国家的历史和前途的真知灼见,充满了焦虑心情和忧患意识。

(4)、►《仁学》体现出一个思维特点,就是传承和变革的关系把握得比较好,这也是一直困扰中国的一个大问题。

(5)、幸好还有左宗棠这样的精英,他的视野在李鸿章之上:一个都不能少。

(6)、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7)、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9)、今夫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寒瘠,毫无利于中国,反岁费数百万金戍守之。地接英俄,久为二国垂涎。

(10)、谭嗣同还在牢房墙壁上的题诗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他仰天浩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1)、▲点击上图,购买全新上市的《单读19:到未来去》

(12)、王安石:“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13)、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

(14)、甲午战争后,要掏的赔款高达两亿两白银之巨,面对这笔天价赔偿,心系国家的谭嗣同就提出了自己的办法。

(15)、一百年前的戊戌年,当那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以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告终时,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自此,谭嗣同,连同他的这句名言便注定成为历史中抹不掉的印记。

(16)、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

(17)、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

(18)、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秩,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所以“时事之宜筹,漠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19)、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谭嗣同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故居被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谭嗣同年谱长编丨仁学汇校本丨谭嗣同集丨戊戌四子集丨寻访谭嗣同丨所思不远

5、

(1)、真正的改革家需要的勇气并不比沙场上的猛士少。

(2)、首次汇校5个重要版本,并以附录文章详细考索,全面揭示《仁学》的写作、刊行与传播,订正前人成说中的不确之处,为《仁学》版本研究推进一步。

(3)、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

(4)、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5)、►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道随器变、体用同源、变法变器等思想观点比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都更科学和进步,里面蕴含着与时俱进、从问题出发的认识论,比较接近实事求是的思想。谭嗣同跟晚清考据学者不同,跟清议官僚不同,沿着解决中国问题的思路,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把晚清民族危机中产生的经世思潮、洋务思潮推向了维新思潮的新高度,为维新思潮的和后来的民主共和思潮做了哲学的准备。他虽然有很急躁和激烈的情绪,但他在方法上坚持了秉中而执两的态度,在矛盾冲突十分尖锐、经济社会急剧裂变的条件下,这种中庸之道、中正方法实在是最好的选择,胜过了“矫枉必须过正”的态度。作为那个时候那么年轻的他,真是难能可贵。

(6)、意思是:世界各国的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现在中国没有听说有因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请从我谭嗣同开始。

(7)、谭继洵不仅对儿子等人的维新变法极不赞同,甚至对当时上司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是不能理解和支持。在“百日维新”期间,就有一位监察御史参劾谭继洵,在所奏不称职官僚折中,指出:“即湖北巡抚谭继洵守旧迂拘,虽人尚无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此等即不逢裁缺,亦当分别罢斥,或优之听其告休。”

(8)、►有人说谭嗣同是中国激进主义的先驱,我不这样看。如果说激进主义是我们民族的悲哀,过错不在他,而在于统治者,历史一再证明,专制主义是激进主义的根源。清王朝严厉地镇压了戊戌维新,谭嗣同血溅菜市口,唐才常自立军起义失败,变法演变成革命,中国走向一个更大时空的轮回。激进主义从方法论上讲,就是割裂历史传承关系,脱离当时的环境去看历史,用激进主义历史观衡量历史。不讲渐进,不讲妥协,不讲包容,唯我独尊、唯我独革。从《仁学》到上一个甲子是1956年,那是中国的一个历史节点。我们现在又是一个甲子,又处在一个历史的节点,何去何从?我曾经以为“文革”那样的灾难浩劫不会重演了,这两年“文革”言论、思想甚至理论死灰复燃,有些学者、理论家也在鼓吹极左的一套,我很纳闷,改革开放、依法治国都是在与极左思潮的激烈斗争中前进的,如果让极左的一套成了气候,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岂不是空谈?我深感忧虑。

(9)、►大家普遍注意到,谭嗣同对礼教的严厉批判具有极大的思想启蒙意义,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思想解放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他同时对儒家文化的坚守和对“仁爱”思想的古为今用,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人批评他讲“仁”跟康有为一样是“托古改制”。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吃人”的礼教的同时,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全面否定孔、孟之道和传统文化,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这种状况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愈演愈烈,直到“文革”打倒“封资修”、“评法批儒”、“批林批孔”,把“仁”和儒家文化彻底丢掉,让中国陷于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之中,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剧和今天社会道德溃败的历史文化根源。

(10)、当看到请出大将军刀时,愚昧的老百姓竟然欢呼起来,拍手称快,俨然是鲁迅笔下看客的形象。

(11)、越南人虽然恨透了马援,但不敢将铜柱搞毁,于是每每经过哪的人都向铜柱投石块,久而久之,竟堆起了一座“石山”。

(12)、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13)、►谭嗣同《仁学》的最伟大之处,是它打开千年“礼教”枷锁,恢复了孔孟“仁爱”的真义,并赋予“仁”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康有为以“仁”为思想武器,发动了维新运动。谭嗣同与他相同,又不相同,两人都在讲“仁”,但是对待“仁”的另一面,也就是在对待“礼”的问题上,也就是对旧的礼教和秩序的问题上,谭嗣同超越了康有为。《仁学》对“仁”的阐述达到了中国思想界前所未有的高度。

(14)、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国出版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时务学堂研究会会员。

(15)、谭嗣同们意识不到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国力碾压是一个长期的事实,大清要想实现工业化,远不是一两代人能做到的。而相隔时间越长,对地区的征服、控制成本就越来越高,最后高到无法实现的地步。

(16)、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第一个受刑,钝刀子砍头,砍了五六下,才把康广仁的头割下来,看着满地的鲜血,愚昧无知的老百姓欢呼雀跃。

(17)、谭嗣同有颗真正爱国的心,也是条铁打的硬汉。行刑时故意安排用的是钝刀,根据《谭嗣同就义目击记》里记载,砍了三十多刀头颅才落地,百年之后读来仍然让人头皮发麻,但这就是当时有志之士的代价。

(18)、本书以最早全文刊发《仁学》的《亚东时报》本为底本,以《清议报》本、《清议报全编》本和国民报社单行本为通校本,详列各本异同,为进一步考索《仁学》写作与刊行中的史实,观照谭嗣同与唐才常、黄颖初、梁启超等人的交往和思想交流,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同时,通过荟萃各本之长,刮垢磨光,并通过揭示《仁学》主要思想价值和当下意义的导读,也可为广大普通读者提供一个权威可信的《仁学》读本。

(19)、何以至此?生前落寞,身后荣耀,对一些先行者来讲,可谓常态——当然对更多先行者来讲,常态则是生前落寞,身后依旧落寞。其原由,往往归因于时代的进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先行者,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那么,今天是谭嗣同的时代么?细究起来,谭嗣同生前与身后的中国,一些地方,毫无变更。譬如守旧,当年作为主流,而今何尝不是呢?正如鲁迅所嘲讽的那样:“维新以后,中国富强了,用这学来的新,打出外来的新,关上大门,再来守旧。”(鲁迅《随感录四十八》,刊于1919年2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照此说来,这不是维新的时代,而是需要维新的时代,这不是谭嗣同的时代,而是渴慕谭嗣同的时代。

(20)、(《解读谭嗣同》,《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完颜亮:“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2)、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3)、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4)、大泽乡,雨夜,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

(6)、相比私人生活,谭嗣同的公共生活同样不幸。他是官二代出身,其父谭继洵曾官居湖北巡抚,封疆大吏,权倾一方,偏偏他与晚清官场风气格格不入,甚至深恶痛绝,父亲的权柄并非助力,反成负担,就此说来,其科考失败、仕途蹉跎,倒也谈不上什么不幸,那毕竟不是他的志业之所在。对他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牵念的仁人志士而言,真正的不幸,则在国运沉沦而无力回天。他生于1865年,死于1898年,这期间的国运,可画成一条弧线,只是弧顶不高,顶点定格于1884年。从1865到1884年,在他生命前二十年,大清迎来了“同光中兴”,虽然恍如一场政治春梦,不过到底处于上升期;1884年(甲申年)后国运渐渐衰落,至1894年(甲午年)急转直下——从甲申到甲午这十年应是大清自救的最后机会——1898年(戊戌年)再经一劫,1900年(庚子年)跌入谷底。他早死了两年,未尝亲见国运触底的惨淡一幕,也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7)、激进是一柄双刃剑,有人视之为潮流,有人则视之为旋涡,在后者眼里,中国从近代向现代转型,所感染的一大病症即可形容为“激进之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告别革命”的呼喊声中,对激进主义的剧烈批判构成了中国学界与舆论界的主流。

(8)、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王进喜

(9)、张荫桓是维新先锋和领袖,康有为在朝中的后援。他的遭遇,足以为谭嗣同参照。胡七说看客满脸“非常凄惨的颜色”,想必是推己及人,抑或事后美化。更可能的情形则是,看客不是麻木不仁,就是兴奋异常,甚至会“酒醉似的喝彩”。

(10)、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斯宾塞

(11)、马援,东汉开国名将,抗击过匈奴、平定过姜乱。在历史上留下“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12)、当康梁逃亡时他曾表示:“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菜市口被砍头时,高呼,死何所惧!

(13)、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14)、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15)、旧作除夕诗甚伙,往往风雪羁旅中,拉杂命笔,数十首不能休,已而碎其稿,与马矢车尘同朽矣。今见饶君作,不觉蓬蓬在腹,忆《除夕商州寄仲兄》:“风樯抗手别家园,家有贤兄感鹡原。兄曰嗟予弟行役,不知今夜宿何村。”风景不殊,幽明顿隔,呜矣陈言,所感深焉,亦不自知粗放尔许。

(16)、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辘轳鸣,井水寒,三更络绎啼井栏。鸳鸯憔悴不成双,两雌一雄鸣铿锵。哀鸣声何长,飞飞入银塘。银塘浅,翠带结。塘水枯,带不绝。愁魂夜啸缺月低,惊起城头乌磔磔。城头乌,朝朝饮水鸳鸯湖。曾见莲底鸳鸯日来往,忘却罗敷犹有夫。夫怒啄雄,雄去何栖,翩然归来,闭此幽闺。幽闺匿迹那可久,花里秦宫君知否?不如万古一丘,长偕三百首。幽闺人去灯光寂,照见罗帏泪痕湿。同穴居然愿不虚,岁岁春风土花碧。并蒂不必莲,连理不必木,痴骨千年同一束。

(17)、美国乌特亨利(HenryWood,1834—1909)原著、英国傅兰雅(JohnFryer,1839—1928)翻译。“北游访学记”两次提到该书:

(18)、►今天我们纪念谭嗣同是为了向他学习,向他学习什么呢?实际上谭嗣同参加维新时间并不长,整个戊戌维新也才一百多天,之前他在湖南搞新政,时间也很短。他的一生大放光华、照耀后人的有两件事:一个是他的慷慨就义,再加上他的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极大地放大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和意义,唤醒时人,激励后人。中国人毕竟都是惜命的,他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来呼唤麻木的国人,惊世骇俗。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剑胆琴心的大美,打动了亿万人。还有一个人——汪精卫也写过这样的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没做到,谭嗣同做到了。

(19)、面对儿子的被残杀,谭继洵并没有为儿子向慈禧或者当权者求情,似乎他早已经预料到儿子迟早会有这样的结局。而作为自己的上司张之洞却是一个不卑不亢,果敢胆大之人,不惜官职和性命,为自己的学生杨锐,向慈禧太后求情。但为时已晚,最终杨锐和谭嗣同等人还是被杀害。

(20)、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1)、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2)、新疆卖给俄罗斯,西藏卖给英国,再不行,蒙古和大清的龙兴之地满洲也能卖啊,这样二万万两的数目不就够了。

(3)、年老的时后,还平定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平定交趾(今越南)征侧、征贰叛乱后,将日南郡管地向南一直开扩,到快到今天的西贡。马援在此立一铜柱,作为国界,上面刻有“铜柱毁,交趾灭”。

(4)、参考资料:《谭嗣同传》、《谭嗣同就义目击记》

(5)、这把大将军,与其说是刀,称他为一块铁更为合适,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刀刃,甚至比锯子还不如,安排谭嗣同第五个受刑,无非是让他看到同伴被杀的血腥场面。

(6)、唐才常丨梁启超丨谭嗣襄丨黄遵宪丨屈原丨吴樵丨谭母徐五缘丨谭妻李闰丨梁思成丨林圭丨黄慕兰丨王船山丨祢衡丨蔡锷丨戊戌六君子

(7)、不过,恰恰在谭嗣同头颅落地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开始反转。在他身上,死亡不是表现为凋零,而是盛放,不是表现为葬礼,而是生机,不是表现为终结,而是开端。他的维新同志如康有为、梁启超等固然脱逃,从此却不得不在狂飙突进的时代载沉载浮,最终不是被抛弃,就是被吞噬,唯有他像神祗一样矗立于时代之上,俯瞰改革潮落,革命潮起,一个激进的世纪奔涌而来,席卷而去。难得的是,他的形象和价值并未因死亡而固化,死亡反而打开了他孤苦的生命,使之呈现出一种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改革派、革命派、政治人、知识人、佛教徒、诗人等,纷纷引他为同道,把他推向高冷的神龛,并从他的履历和文本当中发掘最适合自家的资源。正如每一次哀悼都是一种招魂,每一次诠释都是一种重生,这一百二十年来,不断重生的他始终与时代同行,始终是每一代人的同时代人。

(8)、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9)、谭嗣同死后,其父亲谭继洵被免职,两年后也抑郁而死。

(10)、我思故园,西风振壑。花气微醒,秋心零落。郭索郭索,墨声如昨。

(11)、这位维新d的核心人物得到后世极高评价,梁启超称其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12)、谭嗣同对于反抗专制而流血,则是推崇的,《仁学》第三十四篇云:法人之改民主也,其言曰:‘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他在给老师欧阳中鹄的书信中也说:“平日互相劝勉者,全在‘杀身灭族’四字,岂临小小利害而变其初心乎?耶稣以一匹夫而撄当世之文网,其弟子十二人皆横被诛戮,至今传教者犹以遭杀为荣,此其魄力所以横绝于五大洲,而其学且历二千年而弥盛也。呜呼!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今日中国能闹到新旧两d流血遍地,方有复兴之望。”诚然,谭嗣同所言变法之流血,固然有“杀人”而流血者,但更多的是对耶稣自我牺牲精神的崇尚与自勉。

(13)、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普列汉诺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