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全文多少字不含标点107句

论语全文多少字

1、《论语》 全文多少字

(1)、本人按:此处之“文章”应以邢疏为切,不仅指夫子对六艺的述作,还包括夫子表现在外的威仪、礼法等。

(2)、述而第七(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3)、为什么《论语·学而》开篇三句话就有四个“不”字?为什么三句话都是问句?为什么刚讲完“学而时习之”就讲到“不知”或对于道的无知(一说“不知”为“不知道”)?为什么刚讲完“有朋自远方来”就讲到“不知”或他人对我的不理解(一说“不知”为“不知我”)?

(4)、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第十一)

(5)、(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6)、(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2欧阳公《读书法》作一万一千七百五(11705)字。

(8)、(15)《卫灵公》            904字

(9)、邢昺疏《论语注疏》卷十二:文华、文章。(棘子成言曰君子之人淳朴而已则可矣,何用文章,乃为君子意疾时多文华。)

(10)、上列统计数字出人相当大,同一个人的统计都有相差1000以上的两种说法,看来他们的计算不太靠谱,《论语》到底有多少字数呢?黄侃手批的《白文十三经》字体较大,排列整齐,不夹杂后人的注释,每页排满13行,每行均为32字,统计起来十分方便。于是我自己动手,逐篇计算,结果如下:

(11)、《咬文嚼字》曾经在2008年第1期“嚼”过这个问题:“于女士多次说过,似乎很有把握;然而,这个结论不知于女士是怎样得出来的。”

(12)、本人按:4“文”均是学的对象,此处文却是教的对象,教、学相对应,理应具有同一性,亦为六艺之文。《学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谨记夫子教诲,三省之内容其实就是四教,忠、信易见,文、行实隐含于第三省之中。“传不习乎?”之所传就是“文”,而“习”乃实践、践行意,正好是“行”的内容。

(13)、(10)《乡d》              642字

(1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第十二)

(15)、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16)、(14)《宪问》              1340字

(17)、其中,《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18)、而“公”字在十三经的高频字中排第累计出现6256次,相对字频02%,是《论语》中的3倍。

(19)、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20)、“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论语全文多少字不含标点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钱穆《论语新解》:文武之道,文王、武王之道。

(3)、朱熹《论语集注》卷六: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

(4)、(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5)、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第三)

(6)、(18)《微子》              618字

(7)、本人按:此处所释之“文”非指“文王”之“文”,而指其后的三个“文”。这里,以道释“文”自然可通,然道者意义过于模糊。确切说来,此处之“文”与11中的“文”相近,指文王的、亦即周代的典章制度。

(8)、(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9)、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10)、(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12)、于丹老师认为《论语》总字数是“两万多字”。

(13)、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14)、郑耕老(1108年—1172年),字谷叔,莆田城南人。少负才学,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进士。

(15)、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卫灵公第十五)

(16)、孔子心目中最为崇尚的是“仁”字,“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坚辞别人以仁誉己:

(17)、本人按:此处与9同义。棘子成对孔门“文质”并举的做法有异意,未能认识到“文”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18)、统计结果,《论语》正文字数为15912字,带标题为16004字。20个标题总计92字。

(19)、(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0)、(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x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x”

3、论语全文多少字数

(1)、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2)、2《四书辞典》(1998年版):12700余字

(3)、《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4)、而“孝悌”,则是“仁”的根本,是最本质的东西。

(5)、(华而不实)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6)、乡d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7)、(8)《泰伯》               613字

(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公冶长第五)

(9)、还可以放在《四书》《十三经》的背景下去比较《论语》的字数、字频和字用。

(10)、在春秋战国时期,无论马还是车,都属非常宝贵的资源。当时的一乘相当于如今的一辆主战坦克。因此,子路所说的千乘之国,便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治理这样的大国都不在话下,子路吹起牛来还真是连草稿都不愿打一打。

(11)、(4)郑国民,刘彩祥,王元华,陈双新.小学语文常用读物的字种与字量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3

(12)、《四书》全文共56764字,剔除重复用字后,字种数(使用的单字)2320个。

(13)、《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14)、朱熹《论语精义》卷四上引伊川语中释文为文饰,引程子《语录》,文为文采意。

(15)、(1)海柳文.《十三经字频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6)、这诚然是一个浪漫的归宿,但孔子毕竟还是放不下这个世界,所以他至死都在“知其不可而为之”,一遍又一遍,一处又一处地尝试去推广自己的理想。即使每一次迎接他的都是失败,但直至终了,他也没有乘桴离我们远去。

(17)、(原载《咬文嚼字》2008年第1期,署笔名曾史)

(18)、《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19)、本人按:此处,文与献合成“文献”一词,然此“文献”还无后世“文献”之意义,只是“文”与“献”的临时组合,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内涵。故上引诸家都是将“文”与“献”分开解释。文,即典籍也。

(20)、朱熹《论语精义》卷二上引尹川语:文籍法度。

4、<<三字经>>

(1)、在十三经中排名前12的高频字,和《论语》大致相当,也有子、曰二字,只是位置相对靠后了些,排名第一的是“之”字,累计出现22580次。“子”字排名第累计出现也达到了11863次。

(2)、吴林伯《论语发微》:文,六艺;文学,六艺之学,后世所谓经学。

(3)、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4)、孔子的弟子中,子路出现最多,称为子路、仲由、由;其次是子贡(赐)、颜渊(回)、子夏(商)、子张(师)。

(5)、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二十卷为: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6)、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7)、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8)、照理说,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字数统计应该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然而时至今日,论语字数的统计结果,还真的有些问题……

(9)、本人按:此处是文与学合成“文学”一词的最早出现,但其实,该“文学”还不能真正称为一个完整的词,而只是“文”与“学”的组合,意即文之学也。其含义包括一切典籍文章之学,在当时主要就是指六艺之学。然此处之“文学”与孔门四教文、行、忠、信之“文”并不可划等号,文学与德行、政事、言语四者,均出自“文”的教育结果。换言之,孔门弟子学的均是“文”,然而各有擅长。子游、子夏擅长之“文学”实指学术研究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当然还是六艺。然而与前面所讲的“文”、“文章”是不同的。质言之,前面的文、文章是指六艺本身,此处之文学是指对六艺研究与学问,可称之为“六艺学”,亦即吴林伯先生所释之经学。

(10)、(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那么,什么是“仁”呢?纵观《论语》论仁,孔子的弟子向孔子问“仁”共有七处,每一次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参见邓晓芒:《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载付子堂主编《法理学讲演录》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第93-99页)

(12)、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第八)

(13)、乘,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站在树顶上的形状。由此,乘有了登上、驾驭的意思。不过,在“千乘之国”一词中,乘并不读作chéng,而是读作shèng。它是一个衡量国力的单位。一乘,就是一架由四匹马拉的兵车。这在当时已属于最高级最豪华的车辆。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个“驷马”,指的就是乘的动力来源——四匹骏马,这也是古人所能实现的最快速度了。

(14)、如此,则“道问学”的学习方法或“怎么学”就是问答对话式的道路探讨、开放探讨式的道路展开。如此,则学习者(包含老师和学生)与所学内容的关系,就是像交朋友那样的非功利的、纯粹快乐的、相互打开的关系(所谓“尚友古人”,所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人与文的相互打开);如此,则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如朋友一般,是一种“教学相长”的、生命成长的、道性展开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知识权力的宰制关系。固化知识的学习内容+权力宰制的师生关系,这是常见的所谓“教育”模式;“道问学”的对话探讨+朋友式的师生共同成长,这是《论语》的教育之道。

(15)、《易范》、《易训释》、《洪范训释》、《论语训释》、《中庸训释》、《孟子训释》、《诗训释》(《兴化府志》中,以上各书为《诗训释》、《易训释》、《中庸训释》、《洪范训释》、《孟子训释》)、《中截流论》。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18)、可见,马云老师是受到了古人的误导,于丹老师估计是把标点符号一并统计了。

(19)、1《人民日报》(1964年4月8日学术研究栏):11705字

(20)、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第七)

5、论语全文多少字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中《论语》最后附有统计字数:

(2)、朱熹《论语精义》卷三上引范祖禹曰:孔子称尧,曰:“焕乎其有文章。”文章者,德之见乎外者也。

(3)、本人按:此章正是孔子“兴、观、群、怨”说之“群”的具体表现。以文会友,意即以交流学习文章的心得感受来会友,或者如“赋诗言志”般直接用文章来沟通友人。此处之“文”实指与文章有关之事。当然,当时所谓文章者仍不出于六艺。

(4)、《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郑玄注《礼记》云:“仁,相人偶也。”仁即人与人相处之道。通检《论语》全文,以出字频率计,超过百次的共22字,“仁”字计109次,是虚字和大多数以虚字意义为主以及意思确指的实字(人、君、言、问)外,观念性的抽象实字中出现最多的字。(《论语》中字频100次以上的字22个,由多至少排列为:曰(755次)、之(596次)、不(548次)、也(469次)、子(431次)、而(319次)、其(254次)、者(202次)、於(174次)、为(170次)、人(162次)、有(154次)、君(153次,包括“君子”107次)、乎(140次)、矣(138次)、与(132次)、如(126次)、言(126次)、可(122次)、问(120次)、无(113次)、仁(109次))《论语》中的“仁”字,除了在“观过,斯知仁矣”(《里仁》7)同“人”解释外,其余均可视为孔子提出的道德标准。

(5)、《论语集解义疏》卷三引范宁曰:文学,谓善先王典文。皇侃疏:文学指文章博学。

(6)、(19)《子张》              842字

(7)、(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这一次的回答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有人认为是为教训司马牛“多嘴”的缺点,故以“訒”(言语迟钝的意思)回答。

(9)、《四书》翔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10)、朱氏将四书中的“文”分为言道、言德、言事、言礼乐制度、言谥号、言典籍等六种不同的用法。此外,朱氏将“文质”一词分列开来,不在“文”字的分类之中。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之“文质”是以内外相对而言之。各例证除言德取自《中庸》外,余皆取《论语》中例。我们如挪用并综合一下朱氏分类法,《论语》中“文”的用法至少亦可分为六种:言道、言事、言礼乐制度、言谥号、言典籍以及言与内相对,而言德一项,朱氏虽未例举《论语》,但《论语》中未尝没有。四书中以《论语》中的“文”意义最为丰富。朱氏的分类解释值得我们参考,然若想更为确切地释解“文”在各语境中的含义,朱氏的例说仍显模糊笼统。

(11)、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12)、“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苏格拉底之所以是教师的典范,也因为他“自知无知”,见青年,每事问,如“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如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如曾子的朋友“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泰伯》),乃至如庄子所谓“四问而四不知”的王倪(《应帝王》),都是“生生”之道的修行者,都是“熟后生”的“先生”。

(13)、(12)《颜渊》              992字

(14)、前10个高频字的相对字频为30%,前40个高频字的相对字频为50%。

(15)、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16)、(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7)、《论语》主要讨论了问、学、仁、知、道、礼、德等话题,恶、过、欲、无道等概念相比很少,出现的频率也很低,这说明《论语》还是非常正能量的。

(18)、本人按:此“文”的含义应指典籍文章方面的知识。此处文、行并举,正好是“文、行、忠、信”四教之二。由此而言,此“文”与5中之“文”相近。

(19)、“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20)、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宪问第十四)

(1)、(注:该统计数据出自我国南宋时期学者郑_老)

(2)、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乎与基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被用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

(3)、郑耕老(1108年—1172年),字谷叔,莆田城南人。少负才学,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进士。

(4)、元胡炳文《论语通》卷六:文学者,学于诗书六艺之文而能言其意者也。

(5)、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乎与基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被用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

(6)、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宪问第十四)

(7)、(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