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谦让的故事有哪些(题目)100句

关于谦让的成语故事

1、关于谦让的典故

(1)、(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3)、但他在临死前,以自己的肉身作赌注,让齐王将自己五马分尸,并昭告天下自己是燕国的间谍,以悬赏的名义引诱凶手出来。计划最终被齐王完美施行,可惜这是一个谍中谍的故事。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苏秦其实是燕国间谍,他的目的只为消耗齐国国力。

(4)、萧何誉他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国士无双”、“功高无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5)、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班超早早便在官府做些文件抄写的工作。因为确实比较枯燥,看不见未来,班超便索性把笔一扔,说道:“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6)、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7)、(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8)、(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9)、(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10)、孙敬最后成了一位大学问家,走了学者的路线。

(11)、(出自):《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2)、(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3)、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14)、(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15)、(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16)、(解释):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17)、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18)、小张说话总是出言不逊,没人愿意跟他做朋友。

(19)、一段关于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桐城名医叶天士家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因为张英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天士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按地契打墙有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这时张英在北京为官,其子张廷玉(雍正、乾隆两朝名臣)也考中进士,在朝为官,老家具体事务就由老管家操办。俗语说:“宰相家人七品官”,这位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建墙也有理有据,叶天士家的意见不值得答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天士是个倔脾气,一看张家把墙砌上了,咽不下这口气,叶府自然也能动笔,一纸状文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

(20)、(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2、关于谦让的故事有哪些(题目)

(1)、(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3)、(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4)、最后,祖逖困于东晋朝廷的明争暗斗,忧愤而死。北伐大业也功败垂成。

(5)、(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6)、秦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刚开端是在项羽部下做一个小小的官,由于项羽晓得他力量很小,所以就有些瞧不起他,不肯重用他。然而韩信实在是一个很聪慧、粗通兵法的人。韩信在项羽的军队中不受到器重,他就逃走去投效刘邦,可是刘邦也没有重用他。一天,韩信又从刘邦的部队逃走,刘邦军队里的一个大将萧何知道了,还来不迭讲演刘邦,就赶去追韩信,好多少天都不回来。

(7)、(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8)、(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9)、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10)、(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11)、南朝文学家江淹,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岁己熟背“五经”,所作《恨赋》、《别赋》,更显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罢笔,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名声。

(12)、悬梁是指东汉的孙敬,为了在三更半夜看书时不打盹,就用一根绳子一头绑着自己的头发,一头系在房梁上,只要一低头,头皮就会疼,也就会清醒起来。

(13)、(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4)、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其他兄弟一起吃梨,孔融就拿小的。别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回答说:因为我是最小的孩子所以应该拿小的,成为千古美谈。然而甄宇在皇帝赐羊的时候特意选取了瘦羊,其他博士们也因为这样而停止了争执,可以看出羞耻之心,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是被名利二字所蒙蔽了而已。

(15)、(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16)、09陷在灾区等待救援的民众为数甚多,因此希望能够募集的救援物资,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17)、(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18)、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让开别人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在座的人见状很惊讶,齐白石深受感动。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道:

(19)、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20)、(出自):《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关于谦让的成语故事:如孔融让梨.至少3个

(1)、04对于助人,他总是抱持多多益善的态度,不吝于付出。

(2)、在古代,有孔融让梨和瘦羊博士的谦让典故,这个不是一般高节操的人还真做不到。

(3)、(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4)、后人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5)、(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6)、(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7)、梅兰芳不仅拜画家为师,他也拜普通人为师。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他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8)、(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9)、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一一说了。当然,那些人都不在韩信的眼中。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

(10)、(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11)、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12)、(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13)、明施耐庵《水浒》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这鲁智深也不谦让,也不推辞,无一时,一壶酒,一盘肉,都吃了。(2)

(14)、东汉末年,汉末群雄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大战。袁绍派大将淳于琼监督运送粮食,并把粮草囤积在乌巢。得知此消息后,曹操便赶往乌巢袭击淳于琼。

(15)、(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6)、宋 欧阳修 《试笔·苏子美蔡君谟书》:“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1)

(17)、06写作的素材多多益善,是以平时就要多对周遭环境仔细观察。

(18)、(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9)、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20)、每天五分钟,寓教于乐,积累丰富知识,益智健脑练口才。

4、关于谦让的典故成语

(1)、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却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后经萧何保举拜为大将军,而韩信也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

(2)、有一天,小牛想到河西边去玩,他一边喝着歌,一边高兴地走上了独木桥。这时候,小马也唱着歌从桥的另一边走上了桥,原来他要到河东象伯伯家去玩!小牛朝西走,小马朝东走,走着走着,他们都走到了桥中间,他们碰上头了,可是桥太窄了,两个人都过不去。小牛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小马听了,生气地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他们谁也不让谁„„最后,小马和小牛都掉进河里了。

(3)、(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4)、(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6)、于是后人根据甄宇的谦让受羊的故事总结出成语“瘦羊博士”,用来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7)、晋朝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8)、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9)、二人婚后,就一起过着清俭的隐居日子,互敬互爱。

(10)、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11)、(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12)、计划最终被齐王完美施行,可惜这是一个谍中谍的故事。

(13)、(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4)、第二天早上,张家就动手拆墙,后退了三尺。叶家见了心中也很激动,就把自家的墙拆了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据说,这里成了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一直保存下来。

(15)、(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6)、(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17)、(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18)、有一次,当了汉高祖的刘邦问韩信说:“如果我来带兵,可以带多少兵呢?”韩信说:“陛下可以带领十万大兵。”汉高祖又问:“那么你能够率领多少兵呢?”韩信笑着说:“我吗?多多益善。”

(19)、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20)、(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5、谦让的成语典故

(1)、(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瘦羊博士↣士绅名流↣流天澈地↣地地道道↣道学先生↣生知安行↣行不副言↣言不达意↣意气用事↣事败垂成↣成败论人↣人面狗心↣心上心下↣下气怡色↣色胆包天↣天之骄子↣子曰诗云↣云龙鱼水↣水满金山↣山河表里↣里通外国↣国无宁日↣日昃忘食↣食不餬口↣口角春风↣风风雨雨↣雨打梨花↣花言巧语↣语短情长↣长吁短气↣气吞湖海↣海底捞月↣月眉星眼↣眼去眉来↣来历不明↣明公正义↣义断恩绝↣绝薪止火↣火上弄雪↣雪胎梅骨↣骨肉之情↣情同手足↣足不出门↣门户之见↣见鞍思马↣马面牛头↣头面人物↣物是人非↣非昔是今↣今生今世↣世人皆知↣知书明理↣理固当然↣然荻读书↣书香世家↣家累千金↣金篦刮目↣目击耳闻↣闻声相思↣思所逐之↣之子于归↣

(3)、(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4)、后人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5)、碍于他的名气和号召力,曹操一直忍着没发作。最后终于从孔融曾发表的一段“父子无恩,母子无爱”言论中找到突破点,当时以“孝”治天下,“不孝”是为大罪。孔融就这样以“违天反道,败伦乱礼”的罪名被处死。

(6)、(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7)、(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8)、马革裹尸,即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9)、(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10)、(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1)、但他在临死前,以自己的肉身作赌注,让齐王将自己五马分尸,并昭告天下自己是燕国的间谍,以悬赏的名义引诱凶手出来。

(12)、(出自):《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3)、(出自):《论语·乡d》:“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4)、曹操袭击乌巢成功,用大火烧了袁绍屯在乌巢的粮草。这一来,袁绍的军队因为没有粮草,军心涣散,失去了斗志,没有开战,便已经失败了。

(15)、班超出身于以书香传家的班家,父亲班彪学博才高,史学造诣颇深。哥哥班固是《汉书》的作者,妹妹班昭也是史上有名的才女。

(16)、台“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主委”李鸿源(中)、“立委”李鸿钧(左)这对兄弟档,在老妈“孔融让梨”的指示下,质询时“兄友弟恭”。

(17)、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18)、于是马援说:“边疆战事未歇,不应想着功名利禄,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19)、(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0)、切勿出言不逊,一旦骄傲的言辞冲口而出,就不易把它们追回。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