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最好的家训110句

中国最有名的家训

1、中国十大经典家训

(1)、陈郡谢氏一直以孝悌之精神治家,用以激发人性中本就有的善良和慈爱,也能让后代子孙找到振兴家族的责任感,所以宗族中有很多舍身奉亲、悌于宗族的事例。

(2)、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

(3)、到汉朝,举廉做文官巳成风气。武则天女皇开设武状元后,普通人家父母激发孩子

(4)、(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5)、地址:太原市长治路新城市花园7号楼2单元2301

(6)、2021的全国乙卷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是对命题首句中“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的具体解读。这句话,帮助学生明确行文主要方向要探讨如何追求和实现理想。这一命题符合高考语文关注社会现实,倡导积极进取的精神,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躺平”成为热词的背景下,“追求理想”这一命题更彰显出语文教学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向引导作用。

(7)、浅则祸及本身心,深则害及儿孙女。 公艺九世同居张,陈氏八百共食欲。

(8)、(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9)、 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贾昌朝家训》

(10)、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梁书·周舍徐勉传》

(11)、译文:言行能一致,是信的极点;把美名推让给别人而自己承担过失,是德的极点;传播好名声使亲人显赫,是孝的极点;兄弟和乐,宗族欢欣,是悌的极点;在财物面前没有比谦让更好的了:这五条,是立身的根本。

(12)、世间婚恋有迷途,随波逐流防自欺。 看人要看言和行,莫见诺言敞心扉。

(13)、“举世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修。心至虚时能受益,事非经过不知难。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明·罗洪先《醒世歌》

(14)、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15)、父亲慈祥,子女孝顺。哥哥爱护弟弟,弟弟恭敬兄长。

(16)、想六地众生,强揽闲愁。恰才得食饱,又思量、骏马轻裘。有骏马,有轻裘。又思量、建节封侯。假若金银过北斗。置下万顷良田,盖起百尺高楼。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元·王哲《集贤宾鸣鹤馀音卷一》

(17)、小事大事皆能忍,忍耐为上品行美。 凡事能忍胸怀宽,处变不惊有勇气。

(18)、在中国传统家训发展史上,明清两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主要表现为:封建社会转衰而家训发展呈现空前繁荣,并在清代前期达到鼎盛;清代后期,虽然传统家训走衰落,但其中又交织着局部的开新、变革。明清家训在其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强化宗子教育、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宗规族训和家法惩戒的加强、性教育的出现等方面。

(19)、(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20)、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2、中国最好的家训

(1)、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北宋·司马光《家范》

(2)、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3)、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4)、告诉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切勿急躁,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5)、无论是哪一方面,如果与子女的性格不适合,则不要强求;

(6)、英国延续600年名门世家:英国拉塞尔家族教育子女十训

(7)、通过与子女一同漫游大自然,从而培养子女的想象力;

(8)、译文: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9)、开源助流长河汾,业工个个是福渠。 游荡不立枉为人,若成事业劳有逸。

(10)、从这几句家训格言中,不难看出韩愈正直坦诚的个性,以及对待人生是一种因缘自适、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要告诫后代的。

(11)、事实上,贝家的家训很有道理。无论何时,世界上不缺乏有钱人,但很多人没能守住祖辈留下来的家产。就拿民初的首富盛宣怀来说,他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家业,结果被最宠爱的儿子盛恩颐败得一干二净。盛恩颐从小就备受宠爱,后沾染上了赌博、鸦片,可以说是吃喝嫖赌,样样都会。当他败光家产后,最终流落街头,在穷困潦倒中死去。所以,一个人德行是非常重要的。从某些角度来说,德行比金钱更加重要。钱没了可以再赚,可德行不能。

(12)、范仲淹家训范仲淹早年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志向。然后对子弟的教育也是忠恕之道,所以子孙发达,代有达人。范仲淹立范氏义庄,也是很大的功德,对子孙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也奠定家族发达的基础。苏州天平山的高义园,就是这些历史遗存。妄想莫起,想亦无益,美色莫迷,报应甚速。待人莫刻,一个恕字,作事莫霸,众怒难犯,女色莫溺,汝心安乎,淫书莫看,譬如吃砒,立身莫歪,子孙看样、果报莫疑、眼前悟出。降惊莫损,及早回头,淫念莫萌,怕有报应。暗室莫愧,君子独慎,国法莫玩,政令森严。赏析:范仲淹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其中的精华绝妙之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广泛传颁,激励后人。一生治国有略,教子有方,他的两个儿子先后都成了宋朝的宰相,继续为实现他富民强国的远大理想而奋斗。正是凭着这样的家训、家风,范仲淹家族兴旺数百年。

(13)、我出生在一个历代贫寒的家庭,清正、节俭的家风作为古训历代传承。我的性格也崇尚简朴,不喜欢华丽奢侈。

(14)、《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的开山之作,是颜之推一生的经验总结。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

(15)、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总共有一百二十多种,到了近现代的《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与《傅雷家书》,则并称我国“三大家教典范文本”,三人的子孙也个个成才。

(16)、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朱子家训》。

(17)、绝不为继承和发扬家族的荣誉而强迫子女成为科学家;

(18)、孟子被称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得力于一位母亲的教育。《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本期我们给大家分享由尹世霖撰文、夏书玉绘画的连环画《孟母教子》。

(19)、出自梁·徐勉《诫子崧书》。古人说:“把清白留给子孙,不也够丰厚的吗?”又说道:“留给子孙黄金满筐,不如传给他一本经书。”

(20)、姬旦《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3、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1)、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2)、《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4)、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

(5)、琅琊王氏,我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二十四史》中记载,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姬等人为代表的35个宰相、36个皇后和36个驸马以及186位文人名仕。

(6)、少小何可辱长上?除非无礼和智愚。 纵酒嗜烟非善为,逞凶斗狠是颓废。

(7)、交友也交品正人,酒肉之朋难久聚。 友情最好是父母,无欲无求不防御。

(8)、(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9)、 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习气薰人,不醪而醉。其始无端,其终无谓。——王夫之《示侄孙生蕃》

(10)、他在《与兄瑾言子瞻书》中说,诸葛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短短几言生动反映了诸葛亮疼爱儿子的殷殷之情与担心他成不了国家栋梁的隐隐忧心。为了使子侄能成为国之“重器”,诸葛亮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在兵战中锻炼成长。他在《与兄瑾言子乔书》中说,诸葛乔本来该回到成都,但现在诸将子弟都要参加后勤运输,我考虑他宜与大家荣辱与共,故现在派其督率五六百名士卒,与各位将军的子弟一起在山谷中运输粮草等军用物资。诸葛乔跟随养父诸葛亮在汉中征战,成长十分迅速。

(11)、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惰士鲜明体,昏人无出意。兼兹庶其立,缺之安所诣。珍重少年人,努力天下事。

(12)、(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13)、爷爷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传授智慧和经验(隔代教育);

(14)、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

(15)、欧阳修劝戒子孙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告诫后代:人都要经过雕琢磨砺才能有所作为,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若不能时刻磨炼自己,提升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

(16)、版权声明:本期音频、绘画版权归作者所有,请勿商用。文中部分图片和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持相关证明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17)、孙欣迪:我的志向就是长大了当一名画家,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

(18)、孙欣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爱好绘画、阅读、朗诵、足球等。

(19)、(译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20)、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4、家训最经典十句

(1)、谢玄明白了叔父的一番苦心,从此再也不去佩带这一类物什。

(2)、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3)、    国家有法律,家庭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训。家训对一个家庭风气、氛围和人文环境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贞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5)、实践夫妻平等的原则,这也是优秀的子女教育;

(6)、贫穷并不是羞耻的事情,可羞的是贫穷却没有志向;低贱并不会让人觉得可恶,可恶的是低贱却又没有能力。

(7)、为人子女,年幼时很难在生计上帮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让父母担忧,不让父母担忧是最大报恩。长至成年要尽心尽力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8)、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9)、中学纯而西学杂,西学实兮中学虚。 西学列邦相驰逐,东学国粹去存以。

(10)、《诫子书》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11)、二是“汝既居长”,当使内外和谐。“凡为人长,殊复不易,当使中外谐缉,人无间言,先物后己,然后可贵。”他说为人长子是很不容易的,应当使内外和谐,别人没有非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人后己,多为别人的事情考虑。

(12)、他夫人对他整天东游西荡的不靠谱样子很不放心,有一天忍不住问他:“怎么从来没见到你教育孩子们?”

(13)、曾经有人恶作剧他的侄子谢朗,让孩子嘲笑上房熏老鼠的人是傻子,侄子觉得好笑就天天和人讲这个笑话,殊不知上房熏老鼠的人就是谢朗的父亲。

(14)、各致其诚为感恩,家族兴旺有延续。 常怀敬虔来拜寄,感谢长上爱抚育。

(15)、污慢高年是大过,炫耀自我为自迷。 矜富贵兮夸门第,狂悖之行莫姑息。

(16)、陆游《放翁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译文: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17)、(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18)、病则侍奉汤药熬,逝则守孝祭葬殡。 违逆执拗莫仿效,惰行结怨是辱亲。

(19)、赏析:以信为首,以行达信,开门施教,贵在待人。王氏家训把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放在首位,把“信”作为立身处世的第一要务。这摒弃了“死读书”关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后人走出家庭,诚信地与人交往。

(20)、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我性不喜华靡。——司马光《训俭示康》

5、十大最有名的家训全文

(1)、治家篇 风操篇 慕贤篇 勉学篇

(2)、谢蔺“五岁时,父未食,乳媪欲令先饭,蔺终不进”,“及丁父忧,昼夜号痛,毁瘠骨立,母阮氏常自守视譬抑之”。母后遇乱而卒,蔺“号痛呕血,气绝久之,水浆不入口。每哭,眼耳口鼻皆血流,终月余日,因夜临而卒”。

(3)、孙欣迪:我最喜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还有“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一个家族里前后能出如此之多的人才,除了时代重视文艺的特殊风气之外,很重要的因素便是谢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特有的家族文化,使得后背儿孙以跻身时代的顶端。

(5)、有人问我尘世事,摆手摇头说不知。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之友。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贫莫愁兮富莫夸,哪见贫长富久家。宁可采深山之茶,摸去饮花街之酒。大丈夫成家容易,七君子立志不难。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

(6)、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押字)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7)、赏析: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珙”者一说包拯的儿子包珙,但从今出土的包拯与其妻董氏《墓志铭》可知,包拯只有繶(一名绪)、绶(一名綖)二子,而无名珙者,怀疑为工,亦即石匠,也有人说是石匠的名字。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名为珙的人(或石工、石匠)镌刻在石上,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数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足为世人风范。

(8)、西雅图的银行名门世家:盖茨家族教育子女十训

(9)、比如谢尚小时候就很善良,七岁时候哥哥去世,悲痛欲绝;谢几卿八岁因父亲获罪,需要和父亲分离,其悲痛欲绝,跳河自杀,后来被族人救起来,十几岁才能开口说话;

(10)、优良的家风、家训其终极目的就是达到“家和”,达到“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

(11)、家长及时来辅导,莫让晚生伤心躯。 婚前重在防心计,洁身自好不可摧。

(12)、曾国藩家训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赏析:曾国藩的家训散见于他的家书中。曾国藩家训词约义丰,包罗甚广,不少人将其称之为千古第一家训。

(13)、诸葛亮(181-234)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勤于教诫子弟,在政事、军事之余,写下了《诫子书》等家训经典名篇。其家训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4)、教养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比如,父母对于孩子的潜移默化,即所谓的“榜样力量”。以及通过受教育所获得的关于人格以及心智的建立健全。

(15)、    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 

(16)、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教子第兄弟第后娶第治家第风操第慕贤第勉学第文章第名实第涉务第省事第止足第诫兵第养心第归心第书证第音辞第杂艺第终制第二十。 

(17)、(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18)、(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19)、择婿嫁女轻聘礼,娶媳求淑薄奁蓄。 父母善为伦之始,儿女仿效学道理。

(20)、一是勉子侄成为国之“重器”。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要求过继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后来,诸葛亮有了两个亲生子,即长子诸葛瞻和次子诸葛京。诸葛亮对子侄都很喜欢,希望他们成为国之“重器”。

(1)、4 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悠闲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2)、诫子勉弟教当知,学有所成是第一。 专横跋扈为戒行,骄娇二气须除去。

(3)、本期共读我们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的钱宇琦老师为我们解析。

(4)、(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5)、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要形成一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氛围。

(6)、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著名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告终,战后指挥的谢安,在前领兵作战的谢石、谢玄、谢琰,皆是谢氏子弟。在东晋王朝建立了不世之功,这也奠定了陈郡谢氏的当轴士族地位。

(7)、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8)、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9)、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清·蒋伊《孝友堂家训》。

(10)、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