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二十四节气农谚歌意思88句

二十四节气农民谚语歌

1、二十四节气农谚民谣

(1)、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2)、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3)、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4)、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5)、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6)、春天揭鬼,夏天大水。春天的大雾会导致严重的干旱,夏天会下大雨。)

(7)、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8)、黑龙江省海伦市,地处寒带,这里的清明时节,冻土刚刚舒解,当然更是草色遥看无,因此还不能上坟扫墓,扫墓要等到五月初五端午节。这里的清明正处在“清明忙种麦”的当口,而且还是顶凌播种。

(9)、农村二十四节气谚语,节气是我国古人根据观察记录天体运行而推出的一种气候符号,节气的历史传统悠久,无论对于农耕时代还是现在都十分有意义。而谚语又是民间一种通俗易懂的韵语。这就跟我来看看关于农村二十四节气谚语吧

(10)、小满:小满春季温和,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除害,拔剪羊毛防寒风。

(11)、春分节气,在东北仍然很冷,冻土尚未融化,此时正是备耕的好时节,修农具,挑种子以及种子的发芽实验都在同一时间进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人畜耕种向半机械化过渡时期。画中的圆盘耙和小麦播种机,即可用马拉播种,也可以使用拖拉机播种。

(12)、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13)、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14)、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15)、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16)、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17)、乌云飞落海,棕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18)、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19)、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20)、清明:清明初春草绿,正是种瓜种豆,种树甜菜,育秧选种的好时候。

2、二十四节气农谚歌意思

(1)、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

(2)、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3)、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4)、土壤中的养分从那里来?除了土壤中原有的养分外,主要靠施肥来充补,因为农作物收获后,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营养元素(如小麦每100公斤籽粒中含氮4公斤、含磷0.45公斤、含钾0.6公斤)。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带走的营养,必须以肥料的形式如数归还,否则就会出现“贫血症”(养分贫瘠)或“富积症”(补充过量)。只有达到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各种养分平衡,才能实现优质、高产。但是,施肥过多也会造成减产。如氮肥施用过多,常常会造成庄稼疯长,贪青晚熟,病虫加重,容易倒伏,籽粒秕小,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惯养出娇子,肥田出秕谷”就是这个道理。要想获得高产,首先要施足底肥。底肥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培肥和改良土壤,二是可以不断地供给庄稼整个生长期的养分。一般用肥效持久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作底肥,追肥主要是氮肥。如小麦的施肥方法为: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全部、氮肥的70-80%作底肥,氮肥的20-30%作追肥。玉米施肥方法为:占施肥量的10-20%作底肥(又称种肥),80-90%作追肥。追肥一般都在作物的需肥高峰期(大生长期),如小麦在起身期,玉米在拔节期。只有合理施用肥料,才能优质高产。农谚“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施肥不合理,产量出问题。肥料施不够,产量打折扣)。就是这个道理。

(5)、隆冬节气中,无雪无霜。(冬节在月中,那年冬天很少霜雪。)

(6)、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7)、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8)、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9)、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0)、冬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11)、小满:小满暖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12)、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谷雨的时候是种植红薯最好的时候,其实不同的地方也稍微有差别的。而红薯本身是收的比较多的,亩产万斤并不难,可以好点卖出去然后五六毛,然后差点的做粉条加工麻烦但是非常贵,剩下的小的不太好的,我们就喂猪了,所以红薯在农村是好东西;

(13)、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14)、六月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15)、(3)石夫,韩新愚编著:《不可不知的中华二十四节气常识》,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年9月。

(16)、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17)、 去岁早春,画家李人毅诗书画合壁的《塞北雨水图》和《惊蛰乌鸦叫》在我主编的“印象水墨”专栏上发表,开始了他有关北方时令的专题创作。人们很少看到以乌鸦作为主题加以表现的作品,看了这只“一鸣震天消百灾”的乌鸦后,著名军旅作家李占恒说:“也只有人毅敢这样画。”接着人毅先生又应时创作了《塞北二月二》及《春分地皮干》两幅作品。在“春分”这幅作品中,也画了一只鸟,这是一只回归黑土地的灰雀,以大有叫醒万物的气势,横亘在画面上,俯瞰着大地,它的翼展,以最大的幅度延伸着,北方沃野仿佛在它欢快的叫声中复苏。这幅作品就像是春的号角,唤醒了人们沉睡的记忆。 

(18)、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19)、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20)、过早东南风黑,午前风雨。(东南方向有乌云)

3、二十四节气农业谚语歌

(1)、六月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2)、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3)、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4)、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一到三伏天人们都在避暑中度过。

(5)、老师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6)、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7)、大暑:大暑和暴雨增多,秋菜复种会加紧防汛,预报稻瘟病,深水保苗防低温。

(8)、玉米能吃能干。是指玉米需肥量多,增产潜力大。据统计,美国2002年最高单产1850公斤;河南浚县2007年最高单产1065公斤。许昌县陈曹乡史庄村2007-2009年,全村1000亩玉米平均单产700公斤。河南省1949年到2007年,面积由1393万亩发展到418万亩,增长了近3倍;单产由48公斤提高到36公斤,增长了9倍。可见,玉米只要选好品种,施足肥料,及时管理增产潜力大有可挖,确实是能吃能干。

(9)、北大荒的山水状貌和地理优势,为中国人避难减灾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场所,它曾承纳过各地无数逃荒的灾民,人们以闯关东的大迁徙式的方式,书写着黑土地的昨天。作者在诗作中客观的记述,升华了黑土地的博大的情怀。

(10)、这首题画诗共12句,前4句紧扣“清明忙种麦”一题,道出了对农夫适时精耕,以确保收成的关注。中间4句,是作者对童年清明时节的记忆——挖野菜,做柳笛,看枝头喜鹊在垒窝的情景。后4句道出了作者的近况,“沉绵又清明”,因而更加思念故乡,作者在此以“惜时品枯荣”作结,升华了“节气系乡思”这一创作主题。

(11)、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12)、口诀三: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13)、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14)、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15)、芒种时节,只见那青麦一波一波涌来,恰似一片绿海,风儿吹来,一股股麦香扑鼻而来。农民们可无暇顾此。那阵阵麦香不是农民停留的理由,而是他们劳动的动力。因为农民知道,此时节是最适合播种的季节,尤其是有芒的谷类作物。

(16)、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17)、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18)、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19)、立春不仅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一年之计在于春”。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20)、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4、24节气农谚歌

(1)、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2)、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3)、画家是在人民公社化的历史背景下,走过少年进入青年,成为一名公社社员。他在集体劳动中受到陶冶与教化,这段经历,让画家受益终生。当这段往事再度走进古稀画家的记忆时,道出的是“无悔此生当社员”的诗句,这句话说得语淡情浓,应该是那一代当过农民的人们,对往事回首时所抒发出的岁月感怀。

(4)、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5)、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6)、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7)、①“倚仗”、“临风”出自唐人王维诗句。“丑末寅初”,是凌晨3—5时。

(8)、五六月,勉被挑为一人。六月,我身体虚弱,还得盖被子。)

(9)、物候法,是农民在长期生产中积累总结出来的。如棉花播种时期要求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度。河南中原地区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度的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谷雨前后)。播种过早发芽难,而且苗病严重。农民通过枣芽发,杨叶如钱大,椿头大似碗等这些物候现象能科学的把握棉花播种时期。

(10)、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11)、霜降有阳光,暗寒无药。(寒冷的天气,虽然结霜,但有阳光就能温暖,否则就冷了。)

(12)、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13)、①农耕的绳子主要用于车和犁杖上。栓套在马牛或骡驴的身上,由于负重较大,一般要用八股经子拧成一股绳子。其他用的也要六股合成。北方编粮囤和筐一般要用柳条和苕条,也用荆条和槐条。编筐开始时,要将两束条子摆成十字形,成经纬状,然后增至四经四纬,依此编起。大粮囤的经纬要更多。土篮子是用细木棍为梁,要把木梁编进篮子里,合为一体。

(14)、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15)、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16)、“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个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颻,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17)、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18)、②铲趟越三遍,即铲地和趟地。以大豆为例,当幼苗长出第一片复叶时进行头遍铲趟。头遍铲趟后每隔10天立即进行第三遍铲趟,铲、趟要紧密结合,雨季前趟成大垄。“封垄”,植物每株之间是有一定间距,当长到一定大小时,从表面就看不出株与株、垄与垄的距离,这就叫封垄。此时的农活是除掉田里的杂草,又叫“拿大草”。

(19)、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20)、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5、廿四节气农谚歌

(1)、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2)、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3)、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4)、农作物幼苗,必须达到苗齐、苗匀、苗壮。才能实现高产。在间苗、定苗时要做到去小苗(弱苗),去大苗,留生长一致的苗,田间就不会再出现象棉花“大苗挤小苗,小苗不结桃”;玉米“小苗不结穗,只长一根棍”;烟叶“两大加一小,三棵炕不好”。烟叶打顶不能见花,枺芽不能过寸,否则影响产量和质量。

(5)、红柿若出,罗汉脚流。(红柿子出来了,秋天了,天气转冷。)

(6)、六月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7)、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8)、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