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简短81句

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

1、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简写

(1)、韦编三绝原意是指孔子爱读《周易》,因频繁翻书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几次。用来形容学习勤奋。

(2)、(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3)、悬梁刺股,汉语成语,成语故事,主要人物有孙敬和苏秦,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4)、(启示)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5)、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6)、(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7)、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十分勤奋好学。

(8)、出处一:《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9)、汉朝的匡衡,出身贫寒,在没有做官之前,勤奋读书,非常重视学习。当时,他很穷困,但想尽各种办法去争取读书的机会。匡衡白天工作,晚上想看书,“勤学而无烛”,“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他在为当地富人打工期间,“佣作以给食饮”,但他不要工钱。富人非常奇怪,问他为何不要工钱。深知富人家多藏书的匡衡说:“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富人非常感动,“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通过积年努力,匡衡成为了西汉有名的经学大家。时人有云:“无说诗,匡鼎(鼎是匡衡的小名)来。匡说诗,解人颐。”

(10)、详细释义: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1)、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释卷。

(12)、成语解释: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13)、明末清初有个叫唐铸万的人,做过十个月知县,而后辞官来到苏州,成为一介布衣。他生活非常拮据,常常断炊,以废圃中枸杞叶为饭,“衣服典尽,败絮蓝缕”。在这种境遇下,他仍然能够安贫乐道,以读书写书为乐,“陶陶焉振笔著书不辍”。

(14)、读书手不释卷固然好,但适时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15)、古代学者往往具有官员的身份,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官员重视读书,一来可以从书中获得处理政务的经验,二来通过读书砥砺品德、提高修养、教育子孙。

(16)、(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7)、孙权举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曹操一把年纪了还是很好学;汉朝光武帝刘秀当兵的时候也手不释卷。我在年轻的时候努力的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已有了很大的长进,你为什么不可持续发展寻求上进呢?你年轻聪明,如果能多读一些史书和兵书,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以后非常感动,便抓时间开始学习《左传》《孙子》《史记》《六韬》等很多书籍。因为吕蒙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坚持,没过多久,他能够引用很多古文来说话了,周围的人都说他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18)、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是许多成语故事的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与南京相关的成语多达百余条。“学习强国”南京学习平台、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龙虎网联袂推出《成语话金陵》栏目,反映古都南京的文化魅力。

(19)、清代大学者戴震,一生与书结缘。出身于商人家庭的戴震,自幼喜欢阅读各类书籍,而且喜欢探求事物背后隐藏的真理。段玉裁在《戴东原先生年谱》中形容戴震“盖聪明蕴蓄者深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难能可贵的是戴震在求学时即表现出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洪榜在《戴东原先生行状》中说:“先生读书,每一字必求其义。塾师略举传注(古人注释经典的作品)训解之,先生意每不释然,师不胜其烦,因取汉许叔重《说文解字》十五卷授之。先生大好其书,学之三年,尽得其节目。又取《尔雅》《方言》及汉儒笺注之存于今者,搜求考究。一字之义,必贯群经、本六书(造字与用字的六种方法)以为定诂。由是尽通前人所合集《十三经注疏》,举其辞无疑,时年先生十六七矣。”

(20)、出自: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2、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简短

(1)、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2)、出处二: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3)、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4)、近义词:学而不厌、爱不释手、书不离手、爱书如命等。

(5)、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6)、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十分勤奋好学。

(7)、(手不释卷例句)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习吉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

(8)、1:释,就是“放下”的意思,卷,就是“书”

(9)、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0)、成语出处:东汉吕蒙《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11)、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12)、匡衡、祖莹、唐铸万应说是幸运的,历史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实则还有亿万热爱读书的普通百姓,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却同样值得尊重。正是一代又一代热爱读书的普通百姓接续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历经五千年而不绝,并始终有一股来源于普通百姓的力量注入其中,使其活力无限。

(13)、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14)、出处翻译:虽然在行军途中,书本也不离开手。

(15)、译文:光武帝在军务繁忙的时候,仍然书本不离手。

(16)、[成语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7)、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18)、(少儿故事乐园)一款有趣的看图猜成语小程序!

(19)、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 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 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20)、(启示)我们要多读书,爱读书,只有勤奋读书,才能有所成就!

3、程门立雪和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

(1)、译文:曹操勤于治学,即使军务繁忙之际,仍随时拿着书本阅读,以充实自己。

(2)、(手不释卷的近义词):学而不厌、爱不释手、书不离手、爱书如命、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手不释卷的反义词):无心向学、一暴十寒、不学无术;

(3)、(手不释卷的故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大将,他小时候家徒四壁,没有钱读书,后来英勇善战当上了将军。吕蒙作战虽然很猛,但是因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所以没办法把自已的经验用文字总结起来,孙权鼓励他去读书学点知识,但是吕蒙说军人只要能上战场打好仗就可以了,读书练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他有很多军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用来读书,就一直推托。

(4)、    孙权说:“你难道比我还要忙吗?我在少年时代,就曾读过一些经书,后来主持国家军政大计,又在百忙之中陆续读了一些历史和兵法的书籍,自己觉得很有长进,对工作也很有益处。像你这样的青年,聪明,记性好,如果认真多读些历史和兵法,那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收获和成就。”孙权还举了两个好学的军人为例,说:“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你为什么不能自求上进呢?”

(5)、手不释卷,汉语成语,读音为shǒu bù shì juàn,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6)、基本释义: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7)、(手不释卷造句)虽然他后来戎马一生,但也常常是手不释卷,这才造就了这一位才气无双的伟大诗人。

(8)、白话文:“刘秀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期,仍然抓紧点滴时间认真读书学习。”

(9)、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行伍出身,读书很少。孙权见他年轻有为,而且身任要职,劝他要多读些书,以增长知识。吕蒙觉得领兵上阵的将士只要能打胜仗就行,哪里需要读什么书呢?便推托道:“军伍里事情太多,没有空闲时间读书。”

(10)、上文颜之推云:“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古代重视读书热爱读书的帝王不少,而清代的康熙尤可称为榜样。

(11)、白话译文:曹操的喜好是诗书文籍,虽然在军中,但是手不离书本。

(12)、根据图中的各种提示,来猜测所对应的成语,达到巩固知识,又能学习新的成语。米老师今天已经玩到239关啦!快来试试能超越米老师吗?

(13)、手不释卷原意是手中总是拿着书卷在读。用来形容勤奋好学。

(14)、(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5)、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 处。”

(16)、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十分勤奋好学。

(17)、因《颜氏家训》而名垂千古的颜之推曾历仕四朝,他自幼爱好读书,又生逢乱世,自身成长经历与时代动荡际遇让他明白只有读书才能获得永恒。当他的长子颜思鲁对他说,我们家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雄厚的钱财,我当儿子的,理所当然应该做的就是挣钱养家,您成天告诫我读书学习,这有什么用呢?颜之推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读书的价值胜过为生计奔波的价值。他在《颜氏家训》中告诫自家子弟:“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在颜之推看来,帝王追求学问树立了榜样,自己为官拥有一定条件,更要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颜之推结合自己的经历,希望孩子能够初学《诗经》《论语》,所谓学《诗经》利口舌,学《论语》明志向;继而读《礼记》《左传》,所谓读《礼记》以修身,读《左传》可以鉴史知今。颜之推认为:“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而读书正是“自求诸身”的不二选择。

(18)、“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9)、基本释义:手不离书本。形容勤学不倦。释:放开。卷:书本。

(20)、成语用法:手不释卷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4、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15字

(1)、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表达喜欢对象。

(2)、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3)、《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典论·自叙》(指曹操)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释:放开。卷:书本。

(4)、出处:出自于三国时期吴国吕蒙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

(5)、三国时期,孙权手底下有个大将叫吕蒙。年轻的时候,吕蒙家境贫寒,没读过书。参军后,他英勇作战,屡立战功,美中不足的是缺少文化。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重兵,要多读些书。只有多读书,才能获取更多知识,担当重任。”吕蒙听了说:“军中事务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哪还有时间读书?”孙权说:“以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仍拿着书不肯放下!你为什么就没有时间呢?”吕蒙对孙权的肺腑之言心领神会,从此便挤时间认真读书,数年如一日,手不释卷。后来,他果然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名将,就连孙权的谋士鲁肃也对他钦佩不已。“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6)、(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常与“笔不停挥”连用。

(7)、成语出处:东汉吕蒙《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8)、下面是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供参考。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常与“笔不停挥”连用。 (手不释卷的意思):释:放下;卷:古代指抄写的卷帙,指书籍。手里总是拿着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用功,勤奋好学。也指看书入迷。 (手不释卷的近义词):学而不厌、爱不释手、书不离手、爱书如命、韦编三绝、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的反义词):无心向学、一暴十寒、不学无术; (手不释卷的故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大将,他小时侯家徒四壁,没有钱读书,后来英勇善战当上了将军。吕蒙作战虽然很猛,但是因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所以没办法把自已的经验用文字总结起来,孙权鼓励他去读书学点知识,但是吕蒙说军人只要能上战场打好仗就可以了,读书练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他有很多军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用来读书,就一直推托。孙权举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曹操一把年纪了还是很好学;汉朝光武帝刘秀当兵的时侯也手不释卷。我在年轻的时侯努力的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已有了很大的长进,你为什么不可持续发展寻求上进呢?你年轻聪明,如果能多读一些史书和兵书,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以后非常感动,便抓时间开始学习《左传》《孙子》《史记》《六韬》等很多书籍。因为吕蒙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坚持,没过多久,他能够引用很多古文来说话了,周围的人都说他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在后来的打仗与行军中灵活运用了很多文韬武略,有智有勇屡建奇功,最后成为了吴国赫赫有名的主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像吕蒙那样知道正确的做法后要立即改正。

(9)、吕蒙在后来的打仗与行军中灵活运用了很多文韬武略,有智有勇屡建奇功,最后成为了吴国赫赫有名的主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像吕蒙那样知道正确的做法后要立即改正。

(10)、白话译文: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

(11)、基本释义: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2)、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 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13)、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丕《典论自叙》:“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14)、《宋史》是二十四史之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15)、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16)、译文: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书本不离手。

(17)、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18)、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9)、手不释卷释义:手总是拿着书。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释:放下。卷:书本。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手不释卷”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比喻勤奋好学。

(20)、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5、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20字

(1)、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停了停,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于是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是很有好处的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