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爱国的古诗配画简单110句

关于爱国的古诗配画

1、关于爱国古诗的诗配画

(1)、“诗配画”活动使学生树立了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抒发了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全体语文教师将继续以生为本,以课为基,探索求变,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迸发出素质教育新课堂的光亮,让教育回归本位,让艺术素养落地生根。

(2)、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3)、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

(6)、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7)、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秋思》唐代:张籍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8)、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

(9)、huwenweixin@foxmail.com

(10)、我乘着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经过了居延。千里飞蓬已经飘出了汉塞,北归的大雁正翱翔在云天。

(1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2)、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1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14)、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17”重要讲话发表五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谱写新篇章

(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16)、      比赛中,四年级的孩子们从本学期所学过的古诗中,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诗词进行了配画。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理解给古诗配上一幅幅惟妙惟肖而又富有童趣的图画,真实地反映出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赋予了古诗新的生命力。一首首古诗在孩子们的笔下成了一幅幅富有意境的画卷,或动静结合,或人景相衬,或色彩鲜艳,或清新淡雅,精彩纷呈。比赛结束后,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共同评出一二三等优秀作品若干并为获奖同学颁发奖状。

(17)、《梅花绝句》是宋代诗人陆游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梅花在黑暗艰苦寒冷的环境生长却异常娇艳。后两句借梅花的品质写自己身处乱世顽强不屈的爱国高尚情操。

(18)、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

(19)、“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2、关于爱国的古诗配画简单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活动中,获奖者依次上台讲解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及其心得体会。一等奖获得者刘乐沅的作品《肩膀上的希望》创作灵感来源于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在分享作品时她这么说:“在画面中,黑白对比是最简单的对比手法,正因为只有简单的黑和白,色彩对比与视觉冲击才最强烈。而在构图中我沿用了传统经典的三角构图,将主体人物放在中间,两边人物虚化,更加能突出重点—青年肩膀上充满未来希望的手。放在他肩膀上的何止是手,更是老一辈革命家对当时新青年的厚望。”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5)、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7)、《时局图》一出来,就引起了读者的高度关注。著名诗人黄遵宪将《东亚时局形势图》悬挂在自己家中,并在上面题诗云:“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他还在时局图的东西两侧题写了八个大字:“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诗配画”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了解古诗的方式!

(1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12)、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13)、有个叫马耷的舞文弄墨人,最喜欢爱国诗人屈原及

(14)、辛弃疾(1140—1207) 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出生于金人占领区。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了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任掌书记。

(1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16)、紫藤花开扑鼻香,原来已到灵山旁。湿地公园风景好,紫气东来送吉祥。樱园花开正芬芳,崖边枸絮正长长。老者在把秋千荡,轻松惬意溢脸上。水清麦绿菜花黄,后沟深处春荡漾。杨临公路穿沟过,灵山寺院立路旁。

(17)、“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

(18)、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9)、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20)、浩瀚的沙漠中孤烟直上云天,无尽的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达萧关的时候遇到了侦候骑士,他告诉我都护已经在燕然了。

3、关于爱国的诗和画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2)、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

(3)、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湖文美院师生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一等奖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8)、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代:苏轼原文: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

(9)、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10)、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渔家傲·秋思》唐代: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12)、(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13)、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原文: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14)、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

(15)、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7)、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18)、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19)、起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20)、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4、关于爱国的古诗配画七年级

(1)、"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这其实正是进入诗人更加切肤的感性世界的"诗眼"所在。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文武双全,年轻时意气风发,北宋灭国,是陆游一生中的痛,他一生忠贞,念念不忘北伐,但一直得不到南宋朝廷的重用直至死去。这实际是一首标准的况物自比的咏梅诗。

(2)、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3)、“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

(4)、第一幅: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5)、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比“坐”“躺”“趴”等用得更妙。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曾是我心血澎湃;“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凌云壮志亦使我神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情操也是我感动不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更使我的心为之一颤。我喜欢古诗文,我总是在古诗文中莫名的感动。我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之思而感动;我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豁达开朗而感动;为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以黄花瘦”的悲凉凄苦而感动。古诗文美,美在它的真情的流露,它是一种人性美。我喜欢古诗文,我总在古诗文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我向往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我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我向往李白“山随原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开阔视野;我向往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明媚春兴…….古诗文美,美在它对自然美的流漏,它的美,是一种自然美。我喜欢古诗文。

(7)、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8)、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9)、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

(10)、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1)、孩子们积极上交作品,五六年级语文组老师共同评选出“国学经典诗配画最佳创意奖”。

(12)、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13)、通过本次诗配画活动,使孩子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欣赏水平。创意地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化与孩子们喜爱的绘画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美,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14)、陆游,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15)、咸阳湖边牡丹园,四月上旬花正艳。游人徜徉花径路,赏花更是好时间。牡丹仙子台上站,一身素衣雅气足。国花娇艳动人处,都在仙子一笑中。牡丹映得湖水清,一幅美景入画图。观水赏花两不误,难言此刻好心情。

(16)、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

(17)、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

(18)、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

(19)、《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原文:

(20)、《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

5、关于爱国的古诗配画手抄报

(1)、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2)、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5)、《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6)、陈爱国,陕西武功县人,中共d员,铁路退休人员。喜爱自驾游和硬笔书法,喜爱乡土文化。

(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8)、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9)、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10)、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11)、课上同学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对自己喜欢的古诗,动手配上了相应的图画,把自己体会到的诗的意境、情感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同学们的作品构思独到,版面设计精美:有的用粗略利落的线条表现出诗中的意境,有的用精致的画面展示出自己的想象或愿望……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12)、春暖花开四月天,暖风拂面花送香。雨后初晴真清爽,万物如洗无尘脏。自驾奇骏杨凌去,要到后沟去赏花。才过杨凌热电厂,又到铁路隧道旁。绿树黄花路边站,漆水汹涌浪花扬。

(13)、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相融一体密不可分的姐妹艺术。本次活动,学生用一幅幅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14)、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了唐朝的属国小勃律。公元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队。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诏出使凉州,出塞去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15)、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1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7)、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读了好友黄遵宪的诗歌后,很有感慨地说:“读此诗而不起舞者,必非男子!”

(18)、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

(1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20)、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1)、各班选取不同的主题,如:“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诗词中的美景”“诗词中的秋天”等,积极开展活动,同学们踊跃参与。他们自选喜欢的古诗篇目,结合诗意发挥想象,进行创作。他们用一双双巧手和五彩的画笔,把自己体会到的诗的意境和情感变成生动鲜明的诗画。

(2)、古人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诗与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契合,“诗画同源”,以画传情诗,以诗表画意。智源小学以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为目的,开展了诗配画活动,让孩子们从中感悟古诗与美术的结合之美。

(3)、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4)、(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6)、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9)、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0)、《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