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二十四节气的谚语或诗句106句

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1、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各一句

(1)、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2)、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

(3)、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4)、5)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5)、《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对“暑处”说:“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然而,有时的暑气余威还不能快速消退,秋老虎还在施威,有民谚说“秋晒如刀寡”。若是再过半个月,到了白露后,才真正凉爽起来,故有“暑退热不来”一说。 

(6)、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7)、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甘)

(8)、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9)、6)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10)、 “小寒大寒,不久过年”一语,从大寒开始计,时间不等,到过年的少者十多天,多者二十多天。

(11)、乌云飞落海,棕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12)、“小雪”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前后,太阳达到黄经2气温下降,陕北年平均气温在0—零下4度左右,下较小的雪。 

(13)、立夏即指一年一度的夏季开始,这时就非常炎热了,即有“就地生火”的趋势。古人对立夏的节气极为看重,据史载周朝时,逢立夏日帝王要带领文武官员,到城外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以示农人们在夏季里劳作。 

(14)、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15)、翻译:如果五月端午晴天不下雨,全年的雨水都会偏少,当年的稻子会不结种,甚至颗粒无收,最后烂在田里。

(16)、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17)、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18)、有关二十四节气中的谚语,指导农事活动的谚语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用谚语为载体,就陕北流传较广的,深受人们看重的谚语,略作一述,也是对这一非遗的厚爱和敬重。 

(19)、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20)、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2、二十四节气的谚语或诗句

(1)、二十四节气源远流长,历经长时期的验证,成为我国唯一的一部历书,为人民的农事活动以及衣食住行做出巨大贡献。然则,时至今日,很多人,尤其在农村和土地打交道的年轻人,将这一农业法典丢掉了,或不够遵从了。我们重提二十四节气及有关谚语,是对这一非遗的敬畏和厚爱。 

(2)、二十四节气的谚语。相信大家对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并不陌生,这也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在二十四节气里是有不少谚语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下二十四节气的谚语的相关内容。

(3)、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4)、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5)、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清明有霜梅雨少(苏)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6)、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7)、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8)、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9)、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10)、24)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11)、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1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13)、气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可谓细致,所以人们又总结到:

(14)、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15)、十二月初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16)、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17)、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18)、立春节日露,秋来水满路。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19)、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20)、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3、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和俗语

(1)、丰收第一收,精收第二收,复收第三收,三收才算收。

(2)、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3)、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5)、(1)正月: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6)、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7)、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8)、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9)、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10)、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1)、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12)、进入小暑,即要数伏了。数伏时期,天气炎热,土壤中的水份很快被蒸发。所以为了防止干旱,保持水份,锄地应及早动手。在极为炎热的天气里,土壤中的水份顺着土壤毛细管被蒸发,锄地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不致水份蒸发掉,起到保墒作用,所以谚语强调锄地越早越好。

(13)、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14)、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15)、今天我说一下二十四节在河南农业上的几个重要节气。象马上河南进入到小麦收割的工作以后,在小麦收割完的二十四节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这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提醒农民把小麦收割以后,要抓紧种植秋季作为物,象大豆,玉米,芝麻等秋季作物,要抢时抢种才能够使秋季农作物得到丰收。可以说在芒种这个节气中,是农民顶着炎炎的烈日,不分昼夜的在田间进行收割抢种中,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说农民晚上休息时间是很短的。

(16)、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18)、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19)、有关立夏的谚语很多,多以气象和劳动而表述。因为进入立夏,陕北气温已达到15—20度。 

(20)、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4、不涉及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1)、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2)、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3)、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4)、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5)、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有雨来年丰

(6)、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7)、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8)、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9)、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10)、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11)、寒露的农谚有:秋分种蒜,寒露种麦;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12)、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后阴转晴。午后下雨,就会到半夜。)

(13)、小满在阳历5月21日或22日,或23日,太阳到黄经60度为准。《月令七十二侯集解》释小满为“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陕北气温逐渐高起来,土壤亦暖和起来。如苜蓿,豌豆等开出了花朵,故有“小满一枝花”的说法。 

(1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意思就是春分开始了之后,雨如果不停的话,清明节的前后是有好天气的。

(15)、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16)、下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谚语:

(17)、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18)、十二月初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19)、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20)、大雪的农谚有: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5、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并解释含义

(1)、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2)、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在我地农民中叫做起寒,可以说寒露是我地所有人都知道的二十四节,如果要是农民不懂啥叫寒露那就说明了他不是农民。

(3)、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4)、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5)、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6)、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7)、 “雨水无水多春旱”,此为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和多年验证总结出的经验。雨水节气前后少降落雨水,春天多旱象征兆。陕北十年九旱区域,多为“春雨贵如油”之现象。不论是“清明无雨多吃面”还是“清明要睛,谷雨要淋”,都指降落雨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过还有谚语急呼:“清明前后落了雨,胜似秀才中了举”,这说明清明前后正是小麦返青,耕地保墒需要雨水的渴望情结。由是,一些谚语的预测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困扰,不一定每一条谚语的预测达到很准确预测,只有一定的参考价质。 

(8)、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9)、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10)、并且刮风较小,弱、轻、故有“风死下”一说。这时的农事活动,如春耕翻地,基本结束,所以说“牛打下洼”。人们已进入播种期,早田作物如玉米、黄豆等都可以入种,“种啥也不晚”。 

(11)、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12)、秋分的农谚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烟上架,秋分不养田;

(13)、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4)、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15)、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16)、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民间谚语》

(17)、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18)、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19)、8)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20)、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1)、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2)、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

(3)、大暑的农谚有: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大暑连阴,遍地黄金;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4)、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5)、霜降无霜,碓头无糠。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立冬节气的谚语

(6)、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