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长篇小说94句

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

1、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20字

(1)、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2)、胡絜青与老舍第一次拥抱,是在中山公园后面的小沙滩。这是在那个守旧的年代,两人做出的“大举动”,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同风雨、共患难的开始。1931年夏天,在灯市口一家三层楼的旅馆里,在罗常培先生主持下,胡絜青和老舍结了婚。结了婚后的第二天,老舍对胡絜青说:“我有一句话必须说清,平日,如果你看到我坐在那儿不言语,抽着烟,千万别理我,我是在构思,绝不是跟你闹别扭,希望你别打扰我。”他又说:“咱们要和睦相处,决不能吵架拌嘴。”这句话成为老舍夫妇恪守的信条,他们共同生活了35年,从没有红过脸。

(3)、通过搜集整理共有47部,细分有话剧27部、京剧7部、歌剧5部、地方戏剧2部、英译中话剧1部、电影剧本1部、鼓词15篇、相声31段、快板12段、太平鼓词4段、山东快书1段、合作撰写的单弦牌子曲1篇、唱词7篇。

(4)、1930年,北师大音乐老师带胡絜青到白涤洲家中,请老舍到北师大讲演,老舍欣然应允,这是胡絜青与老舍的第一次见面。尔后,朋友们便极力撮合这门婚事。后来,老舍回济南教书。放寒假时,他给胡絜青寄来一封长信,介绍了自己的身世。信中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像个日本少女,你不爱吭声……你我都是满族人,生活习惯一样。你很好学,我对外国名著、外国地理、历史、文学史也很了解,彼此有共同语言,能生活到一起。”

(5)、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另有一说为900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文革期间亦漏失了一些尚未发表的文章。其主要著作有:

(6)、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7)、七年,短得不够一个孩子拥有完整的童年记忆,但足够老舍先生捕捉自己精神世界中的海浪,也足够让山东大学在民族危急的边缘成长得愈加独立和先进。在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穿过他熟悉的名字,透过耳熟能详的字字珠玑,深入他在山大的生活,真实地感受他在课堂上的幽默诙谐与严谨踏实,文字上的理想与现实。

(8)、“何年再举兰陵酒,共听潮生共话声”,2019年的今天,三月花开,一如当年那个31岁的年轻人在麦柯密古楼满怀期望。老舍与山大的故事就此开始,彼此映照,熠熠生辉,直至今天仍未结束。 

(9)、老舍(1899-1966),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10)、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1)、钱钟书在《围城》中借苏小姐之口表达了关于婚姻的经典论断“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12)、老舍,原名舒庆春,生于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逝世。在老舍先生120年诞辰之际,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以此篇文章纪念这位创作出了经典的严肃文学,也热爱通俗文艺、参与曲艺创作的多面作家。

(13)、新相声为什么不好笑了?1959年,老舍曾以相声探讨过这个问题。在题记里,老舍交代了他创作这段相声的由头:前几日华君武画了一张漫画,漫画戏问侯宝林,为什么相声听了不好笑,老舍说自己也问过侯宝林同样的问题,但没有时间详细讨论。在这段相声中,甲(逗哏的角色)说,相声要招笑,一种艺术就应当有一种艺术的特点,不能把悲剧和戏剧混淆了,政治性强的相声也应当按照相声的形式进行创作;乙(捧哏的角色)则回应道,你形式主义,不关心政治。相声中甲说的一句话,可以视作这段相声的核心,也体现了老舍在题记里所说的、想要询问侯宝林的内容:“比如说你写的是悲剧,可是叫人哈哈大笑起来,这就分明是人家否定了你的悲剧形式,看不下去了,还怎么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呢?”

(14)、幽默的比拟 老舍还善于运用比拟手法。如《二马》中“拿破伦(狗名)一扫兴,跑到后花园对着几株干玫瑰撅上嘴!它心里说:不知道这群可笑的人们为什么全撅上嘴!想不透!人和狗一样,撅上嘴的时候更可笑!”。《老张的哲学》中 “孙八是个好人,傻好人,唯独他肯被老张骑着走”。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既显示了老舍的幽默才能,又为作品增添了新的特色。

(15)、(2)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16)、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说,男人结婚是因为疲惫,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17)、我看到了一种新的精神。是,从他们决定投考哪个学校,要选修哪门科学的时候起,我就不断地听到“尖端”“发明”和“革新”等等悦耳的字眼儿。因此,我没有参加意见,更不肯阻拦他们。他们是那么热烈地讨论着,那么努力预备考试,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看出来,是那个新精神支配着他们,鼓舞着他们,我无权阻拦他们。

(18)、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9)、8月24日,“文化大革命”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0)、(4)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2、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长篇小说

(1)、作为“语言大师”,老舍的小说幽默诙谐、“京味”十足、雅俗共赏。恰似一坛老洒,历久弥醇,芳香四溢。对老舍小说艺术风格的探讨,不仅使我们了解其作品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对探索我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和个性化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搜集资料可看到1934年9月24日《国立山东大学周刊》第85期刊登了《本校新聘请教员之介绍》,介绍老舍先生:“舒先生曾在英国伦敦大学教学五年,对于西洋文学,研究极深。回国后在济南齐鲁大学中国文学系担任教授四年,著述甚多,国内各大刊物常见其作品(署名老舍),文字别具风格,极富趣味,社会人士多爱读之。今来本校就教,中文系同学无不庆幸也。”

(3)、《齐鲁壹点》,《老舍先生120周年诞辰:时短情长,泉城成第二故乡》,《与老舍相遇@青岛:涛声风雨,笔下滴血写祥子》,2010

(4)、(1)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有人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

(5)、尽管老李一百次想辞职,一千次想离婚,想要自由、独立、诗意的生活,最终选择了妥协,和自己心中的诗意告别。他决定离开北平回乡下去。但一如张大哥在小说结尾时预测的一样:

(6)、1935年春天,老舍先生同家人搬进那栋小楼。院里有一树樱花,房子缝隙里有一块绿海。他称这里为“樱海”,美得让人心生波澜,灵感涌现。

(7)、1950年初,老舍就与北京的相声艺人们经常见面,还参与改编了五段相声。同年,在《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特刊》上,他讲起相声艺人一年多以来的改进成果,相声艺人在舞台上已经不再像先前那样“只图招笑,乱挖苦人”,经过他们改编的新段子,也都有新的内容和教育意义。当时的背景是,相声面临着不得不改的境况。建国初,一对相声演员在表演《反正话》垫话儿时,因为谩骂“楚霸王、王八杵;孙猴子、猴孙子”,被观众轰下台去。在华北文委会与北京市文委会举办的针对戏曲曲艺人的讲习班上,相声也被公开批评为“降级、低俗、拿父母抓哏”。老舍在《大众文艺》编辑的回信中明确支持相声改革,认为现在的相声创作必须摒弃过去老相声的糟粕,老舍说,“不错,老的相声里,的确有完全瞎扯乱闹的;可是,那种段子即在老年间也不是相声中的上乘,到今天已完全被淘汰了。因此,今天我们写相声,消极的是要不学那些瞎捣乱的老套子,积极地要创作以人情味出发点的,笑而不淫的,有文艺性的新段子。” 

(8)、他们也并不光说笑、争辩。有时候,他们安静下来:哥哥帮助妹妹算数学上的难题,或几个人都默默地思索着一个什么科学上的道理。在这种时候,我看得出来,他们的深思苦虑和诗人的呕尽心血并没有什么不同。我可也看到,当诗人实在找不到最好的字的时候,他也只好暂且将就用个次好的字,而小科学家们可不能这么办,他们必须找到那个最正确的答案,差一点点也不行。当他们得到了答案的时候,他们便高兴得又跳又唱,觉得已拿到打开宇宙秘密的一把小钥匙。

(9)、他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但老舍本人却因为时代迫害,最终在1966年选择投湖自尽。

(10)、北面三间为正房,两边各有一间耳房。东面的耳房就是老舍的书房,书房内的光线很暗,书桌对着门,背后是嵌在墙里的大书架。

(11)、(6)1932年,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此后几年,老舍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12)、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5)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

(13)、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

(14)、没过多久,李太太就同其他科员的太太打成一片,学来一些布尔乔亚的习气,经常逛街买东西,无理取闹,指桑骂槐,防着丈夫外面有人。老李实在厌恶,可又的确对房东马老太太的儿媳妇——马少奶奶有朦朦胧胧的期待,俊美又知书达理的马少奶奶是一名弃妇,但在老李看来她“晴美、新鲜、安静、天真”,老李将马少奶奶视为”诗意“的对象,又怂到不敢和她说几句话。他下不了决心辞职,也狠不下心离婚去追求那点“诗意”,就这么每天犹豫着挣扎着。 

(15)、老舍墓位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墨绿色花岗岩铺地为座,一圈圈白色波澜由此散开,表明他生命的最后栖息地是翠绿的太平湖。

(16)、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17)、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

(18)、我的文艺知识不很丰富,可是几十年来总以写作为业,按说对儿女们应该有些影响。事实并不如此。他们都不学文艺,虽然他们也爱看小说、话剧、电影什么的。他们,连他们带来的男女朋友,都学科学。我家最小的那个梳两条小辫的娃娃,刚考入大学,又是学物理!这群小科学家凑到一处,连说笑似乎都带点什么科学味道,我听不懂。

(19)、这是一座年轻的大学,时有“华北第一学府”之称,与燕京大学并称为“北燕南齐”。应齐鲁大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林济青的聘请,在1930~1931年齐鲁大学的“麦柯密古楼”,31岁的老舍先生见到济南的夏天。年轻的他身兼三职,是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文学院文学教授,还兼任《齐大月刊》编辑部主任。

(20)、济南的日子正值抗战的初期,老舍先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以笔杆作枪杆,以墨水作食粮,创作了许多与抗战有关的相声、大鼓词,不由分说肩负起作为那个时代的年轻文人应有的责任,一切自然而然。小说《大明湖》满纸都是为济南人民抒发的苦痛与愤慨,于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涌现。

3、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剧本

(1)、老李在单位毫不起眼,“办公室政治”中常年落于下风,累活苦活都是他的,巴结领导、升职加薪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平凡的老李幻想追寻不平凡的诗意,成天皱着眉头,他苦闷。

(2)、她理解不了老李给她念的小说,满脑子只想着给女儿补裤子、买线。

(3)、创作题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4)、1931年,与胡絜青女士结婚,同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

(5)、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原名舒庆春,老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中西方文化的幽默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鸿来、非我等笔名。

(6)、相比之下,老舍对于“正经文学”的喜爱就不那么清楚了。他形容自己对于文学的态度就像“爱小猫小狗”一样,“并没有什么精到的研究,也不希望成为专家。”同时觉得自己的作品也称不上有多么伟大的用处,“它不如一尊高射炮,或一顿饭有用。”讲起读书来,他也带着那么一丝嘲讽的味道,形容自己非常随遇而安,使他糊涂的、不懂的、没趣味的统统都放下,“我不能叫书管着我。”平时最讨厌典故的考问,“我又不是印刷器养着的,管你这一套!”1937年的时候,老舍甚至说,“我很想把以前的作品全烧掉,从此搁笔改行,假如有人能白给我五十万块钱的话。”

(7)、“没什么,除了大街就是大街——还就是市场好,东西多么齐全哪!”

(8)、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9)、主人公老李,是从乡下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在父母的安排下娶妻生子,为了寻找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诗意”,他决定独自上北平看看,看看北平有没有他心中的诗意。但来了才发现,北平的生活和乡下没什么两样,照样一地鸡毛。

(10)、来深圳文学分享故事、吐槽人生、展示诗文、抒发情怀;记录精彩,不负华年!

(11)、《离婚》看似鸡毛蒜皮,却能引起当代人共鸣强烈共鸣。

(12)、“老觉得自己是个新人物,有理想,却原来是地道的怯货,不敢向小科员们说半个错字,不敢不给他们作开心的材料!”

(13)、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老舍立即启程回国。新社会的新气象使他极为振奋,不久就发表以艺人生活为题材的剧作《方珍珠》。1951年初创作的话剧《龙须沟》上演,获得巨大成功。剧本通过大杂院几户人家的悲欢离合,写出了历尽沧桑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是献给新中国的一曲颂歌。《龙须沟》是老舍创作新的里程碑,他因此获得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50~60年代,他在文艺、政治、社会、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担任多种职务,但仍然勤奋创作。作品以话剧为主,有《春华秋实》、《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等,以刻画北京市民告别旧生活、迎接新时代的精神历程的作品较为成功。他还写有散文《我热爱新北京》。自50年代后半期起,老舍在话剧《茶馆》、《义和团》(又名《神拳》)和小说《正红旗下》(未完成)等作品中,转而描绘近代北京的历史风云。《茶馆》以一座茶馆作为舞台,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踞时期、国民d政权崩溃前夕3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写出旧中国的日趋衰微,揭示必须寻找别的出路的真理。老舍的话剧艺术在这个剧本中有重大突破。《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继《骆驼祥子》之后,再次为老舍赢得国际声誉。

(14)、在《海外新声》上发表白话小小说《她的失败》,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5)、舒乙:“生活中的父亲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

(16)、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7)、幽默形象仅赖于揭示事物内涵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辅之以其他艺术手法,老舍深谙个中奥妙,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艺术效果。

(18)、老舍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敦出版,译名为TheGoldenLotus,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

(19)、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

(20)、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4、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话剧

(1)、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2)、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3)、在首都图书馆官方主页,点击“资源”——“电子图书”——“中文在线电子书”,在首页搜索书名,进行阅读。

(4)、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5)、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作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7月起,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4年秋,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在这两所大学,相继开设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欧洲文艺思潮、小说作法等课程。课余继续从事创作。沿袭原来的艺术取向的,有长篇小说《离婚》和《牛天赐传》等,都写得富有生活情趣和喜剧效果。比之早期作品,描写从浅露趋向含蓄,相当圆熟地形成他作为幽默作家、北京人情世态的风俗画师、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独特的艺术风格。面对愈来愈严酷的社会现实,创作出现两种新的趋势:一是日益关切国家大事,由此触发写作的灵感,如受到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五三惨案的刺激,写了《大明湖》,九一八事变引起他“对国事的失望”,遂有寓言小说《猫城记》的问世;一是更加关怀城市贫民的苦难,以此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月牙儿》叙述母女两代沦为暗娼,《我这一辈子》诉说下级警察的坎坷经历。在《骆驼祥子》中,以农村来到城市拉车的祥子个人的毁灭,写出一场沉痛的社会悲剧。把城市底层暗无天日的生活引进现代文学的艺术世界,是老舍的一大建树。

(6)、所谓“离婚冷静期”,即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离婚的,可以反悔。

(7)、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8)、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象征性的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9)、邱先生的大学生太太无法生育,邱先生也动了纳妾的心。邱太太闹着要离婚,可想到离婚后虽能独自谋生,但始终是孤家寡人,反而便宜了对方,她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10)、老舍的创作根植于北京大地,字里行间都是纯正的京腔京韵。他的作品是真正接地气的,写尽了社会百态、人生悲喜,在善意的讽刺批判中流露出真挚的悲悯。

(11)、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

(12)、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

(13)、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14)、他是北京人,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更重要的是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汲取和提炼文学语言。 注意汲取,避免了生造硬凑合过于欧化的学生腔的毛病;讲究提炼,能够脱离粗糙的自然形态,克服照搬滥用方言土语的弱点。

(15)、胡絜青和老舍都是满族正红旗人。胡絜青自幼好强,向母亲提出要上学,将来凭本事吃饭。就这样,她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女子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读书。老舍24岁时去英国东方学校教汉语。后又在新加坡一所中学教了半年书,1930年回国,住在好朋友白涤洲家。

(16)、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白话小小说《她的失败》,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7)、1957年,《茶馆》发表于《收获》第一期。

(18)、老舍认为作家的风格首先体现在语言上,他的语言的确成为表现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连他的理论文章的语言都是很有个性特征的。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还超出了文学创作的范围。早在30年代,就有人主张以他的作品作为"宣传纯正国语的教本"(《老舍致赵家璧信》),他的文字一直是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经常引用的范例。

(19)、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创作话剧《方珍珠》。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之后,他还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日》《春华秋实》等。  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20)、仅仅立足于我的观点来看,我个人觉得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应该是最具文学价值的了,《四世同堂》和《茶馆》同样也极具价值,但是却不能和骆驼祥子这本书相提并论,当然,这只是我眼中关于老舍先生笔下作品的优秀高低的一个评判了。

5、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100字

(1)、老舍的生活很规律,早晨练拳,上午写作,养花养猫,间或玩牌自娱。

(2)、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

(3)、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4)、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认为,《离婚》这个书名象征着一些人不能做到的一种勇敢行为,因为他们满足于“婚姻”,也就是说,对奇糟不堪的现状卑躬屈膝。人人都“寻求被理解,渴望摆脱庸俗生活”,人人却又都在向生活妥协。老舍带着怜悯与慈悲,用幽默的语言写下了这一桩桩一件件。

(5)、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6)、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中文名:舒庆春外文名:LauShaw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99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66年8月24日职业: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学校信仰:基督教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笔名:老舍,絜青,鸿来,非我字:舍予人物生平个人经历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曾有“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7)、1950年发表于《光明日报》的《维生素》,就是老舍改编的相声段子之一。《维生素》改自传统相声段落《菜单子》,在这段相声里,开头还是两个人请客吃饭报菜名的内容,结尾处则换成了罗列营养科学知识,从富含维生素甲的食物及功用一直介绍到维生素丁。“扁豆、豌豆、生菜、菠菜、胡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甲,也叫维他命甲,可以不闹眼病,抵抗传染病。萝卜、大葱、鸡蛋、橘子水,内含维生素乙,也叫维他命乙,可以减少脚气湿气,妇女不孕,婴儿瘦弱,服之更加有益……”

(8)、他于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9)、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满族正红旗,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10)、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1)、《骆驼祥子》是他个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品。他从30年代初起 ,开始写作短篇小说 ,作品收入《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其中如《柳家大院》、《上

(12)、    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

(13)、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4)、幽默的比喻 在老舍所描写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我们很难找到相同的比喻和形容词。如《柳家大院》中他把小王媳妇的黄毛脑袋比喻成“像搁了陈了的窝窝头”。《骆驼祥子》中他比喻高妈说话 “象留声机片。是转着圆圈说的,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等等。这些奇特的比喻让人忍禁不住,充满了浓郁的幽默色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