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诸葛亮的特点有哪些90句

诸葛亮的特点

1、诸葛亮的人物特点

(1)、鲁肃是老实的;为人是诚实的;荆州是常跑的;结果是徒劳的。

(2)、有人甚至认为,汉中之战时黄忠只是赵云的部下,二人同时立功,刘备却破格提拔了赵云,这个做法不妥。

(3)、在这方面,影视剧做得就非常优秀。我们观看电影、电视剧甚至话剧、戏曲的时候,就会发现故事情节很吸引人,我们所看到的特点特别突出的人物或特别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在生活中它没有那么集中,换句话说它很分散,不是存在在一个人身上的,而是经过编剧、导演甚至是制片人创编出来的,是把很多人物身上的特点、故事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后,这个人物不管是个性特点还是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的故事,就特别的丰富和吸引我们。

(4)、刘备综合了各种考虑后,决定称王。在曹操从汉中撤走两个月后,即这一年的7月,刘备在汉中称汉中王。

(5)、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6)、本书选取三国时期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从权力法则、道统之争、地区矛盾、阶层升降等角度切入,以个体的抗争事迹折射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给自己定的绩效考核,他拿到了满分,然后一去不回。

(8)、在多次对战中,很多支军队都曾向他提出“合作”的念头,可是,诸葛亮却自视甚高,认为其他人个个都不如他,哪有资格跟自己的军队合作。于是,他就没有与那些队伍合作。

(9)、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10)、然而,赵云也在汉中之战中立过大功,刘备亲口说“子龙一身是胆”,说的就是此战。

(11)、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12)、这说明,画这两幅像的人虽然临摹的对象不同,追溯上去却可能是同一个来源,也就是历代以来所流传下来最接近于诸葛亮本人像貌的画像。

(13)、甘宁 性格;勇猛刚强忠心耿耿 勇往无前 智勇双全

(14)、东吴的君相制度也呈现出过跟诸葛亮类似的样子。孙策临死时,也对张昭说过类似于刘备托孤的话:“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孙权少年即位,权威不足,长期将军政全权委任给张昭、周瑜等名臣良将。到孙权建年号以后,为了得到江东大族的支持,又任命江东大族顾雍、陆逊为丞相,将军政大权交到他们手中。

(15)、三国时期涌现出的那一大批英雄中,可以称得上最有名号的,肯定非诸葛亮莫属了。诸葛亮,本是“躬耕于田亩之中”的一介草夫,尔后,在遇到了贵人的提拔后,他有幸参与了当时的战争,并凭借自己出色的领导才能,为国家出谋献策。

(16)、诸葛亮对汉室朝廷和刘备耿耿忠心。他留下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说过: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是诸葛亮没有,他仍然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别无二心。

(17)、另外嘉陵江的源头之发源于凤县代王山,流经两当县、徽县,抵达略阳,和西汉水合流。这条路线,恰好与散关故道相合。

(18)、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蜀汉大将军费祎被魏国降将郭修刺杀,刘禅让姜维接任大将军录尚书事,但姜维身为曹魏降将,在政坛没什么根基,而且其政务能力也不及军事能力耀眼,已经成为尚书令的陈祗通过支持姜维北伐,换取了姜维对政治权力的放手,蜀汉的政治大权从宰相、三公那里转移到尚书令手上,而担任尚书令的陈祗不再是骨鲠之士,而是一味迎合皇帝的小人,蜀汉的皇权从此大涨,经典的君相体制荡然无存,此时距离蜀汉灭亡已经不到十年了。

(19)、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20)、我眼中的诸葛亮不仅善良聪明,也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重情重义的人。

2、诸葛亮的特点有哪些

(1)、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2)、但是这种经典的君相制度,终究还是以蜀汉坚持得最久。蜀汉既没有以臣犯君、谋朝篡位,也没有君要臣死、兔死狗烹,君臣共和的时间较长,所以虽然国小力弱,其政治却到很后面(确切的说是君权复兴后)才开始混乱。这一切,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深谋远虑和身后遗泽,也不能不说经典君相体制的设计思路确实有其可取性,在理想状况下可以发挥很积极的作用。

(3)、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4)、诸葛亮这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忠君精神是千百年来无数后来人的典范。

(5)、孔明是伟大的;治国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专长的。

(6)、袁绍是兵多的;粮草是充足的;实力是雄厚的;用人是不当的。

(7)、当时,刘表因妻家所影响,对长子刘琦渐渐不悦。刘琦十分敬重诸葛亮,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的办法,迫使诸葛亮授以对策,诸葛亮便反问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8)、作为军事家,他谋略过人,多次征伐有功:率军智擒孟达;两次抵御诸葛亮北伐;平定辽东;击败孙权,击败诸葛瑾,斩杀张霸等,其军事才能不可谓不强。

(9)、祁山堡没有藏兵洞,不可能驻屯大军。可见祁山堡这个地方,是一个进攻型的要塞。当一支军队奉行防守策略时,它太小了,不适合固守,只能起到监视作用。当一支军队打算进攻时,它却是一个绝佳的出击基地。可以这么说,祁山堡是一个通往陇西地区的钥匙,谁拿到这把钥匙,谁就推开了陇西的大门,掌握着天水与西和之间广阔地区的主动权。

(10)、这一带的地形相当复杂,西边朝青藏高原过渡,北边向黄土高原过渡,南边向四川盆地过渡,三大地质带在这里交会,可想而知地形有多么错综复杂。所谓的通道,只是一系列盆地、谷地、山峪和海拔相对比较低的丘陵组成。这种地形,勉强可以行军,但对运输辎重粮草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噩梦。

(11)、作为政治家,他心思缜密,相机而动,懂进退,善弄权,最终成为了曹魏集团的肱股之臣。同时,在屯田,水利建设,发展农耕等方面也颇有贡献。

(12)、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13)、在《放开那三国3》中又将有怎样亮眼的表现呢?

(14)、作为政治家,他为蜀汉集团的发展,壮大,开疆拓土,开国立业,治理国家,不断扫清障碍,不断修正方向。

(15)、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

(16)、也不是,仔细梳理史籍,关于诸葛亮的真实像貌还是有迹可寻的。

(17)、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索性废除宰相,只以内阁大学士为高级顾问,虽然后来内阁大学士的权势也逐渐增长,有时看起来像宰相,但他们只有名正言顺的议政权,没有名正言顺的监督百官执行权,并不是真正的宰相,宫里的皇帝、太后甚至太监都可以凌驾于他们之上,到了清朝更是连内阁都靠边站,设立离皇宫更近、更方便皇帝专权的军机处,军机大臣地位更低,完全成为皇帝的传声筒。

(18)、于是“四方将军”的任命就定了下来,关羽以前将军的身份成为武将之首。但是,关羽仍然不太高兴,原因如诸葛亮所料,就是对黄忠也成为“四方将军”有意见。

(19)、据史料记载,唐朝阎立本、五代房从真、宋末赵孟頫、明代朱有燉等画家都画过诸葛亮像,他们看到的有关诸葛亮像貌的资料应该更多,所以所画的像即便不能完全复原诸葛亮的像貌,也不会凭空而画。

(20)、过去,对外刘备是左将军,他手下的武将们也都有自己的军职,与左将军一样,这些军职都是“汉室系列”的,当然其中的大部分是刘备通过所谓“表奏”得来的。现在左将军没有了,手下的这些武将们的官职也需要进行一番调整才行。

3、诸葛亮的外貌特点

(1)、诸葛亮如此执着地走祁山古道,自然也是因为这里有水力之便。

(2)、实际上,这是诸葛亮个性人格所蕴含的种种“无能为”的表现,塑成诸葛亮“谨慎”而失误的一生、“躬亲”而守旧的一生、“尽力”而悲剧的一生。到了元代,诸葛亮开始淡出历史事实,融入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间智慧的意蕴之中,成了一个足谋多智的世俗文化军师。

(3)、在刘备心目中赵云还无法超越黄忠,不仅因为二人此前地位相当,而且因为黄忠在汉中之战中立的功劳更大,所以黄忠进入了“四方将军”的行列。

(4)、三顾茅庐以后,诸葛亮就和刘备关系非常密切,他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从军师到丞相,地位极高,仅次于刘备。

(5)、这事让人特别遗憾。试想一下,如果西汉水和汉水之间能够联起来的话,那等于把益中、汉中和祁山、陇西四个区域完全联成一片,物流更为顺畅,诸葛亮用兵进退自如,北伐说不定会是另外一番局面。

(6)、诸葛亮的意思是,关羽对黄忠有意见,“四方将军”里应该用他人替换黄忠。用谁来替换呢?诸葛亮没说,这当然是下属提建议应有的水平:你先得让领导决定换,再说换谁。

(7)、因为陈祗帮助刘禅重振雄风,男人了一把,刘禅对他十分感激,陈祗死后,刘禅痛哭流涕,伤心不已,对陈祗的感情远远超过了对他相父诸葛亮的感情。当年董允担任尚书令,刘禅想扩充后宫、想重用宦官黄皓,都被董允阻止,现在刘禅权威大振,对董允恨得咬牙切齿,认为自己以前听他的话简直是自轻自贱。皇帝的代言人宦官黄皓则开始弄权,d同伐异,作威作福,搞得朝堂乌烟瘴气,蜀汉的政治开始急剧腐败。后来连名义上的宰相姜维也被黄皓逼得远走沓中屯田避祸,在曹魏大举攻蜀时回援不及,使得汉中迅速被魏军占领,大大加快了蜀汉灭亡。

(8)、诸葛亮 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

(9)、放开那三国3精英体验群8:683872921

(10)、他的一生都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谨慎,第二个特点就是忠诚,前后《出师表》中更是展现出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和尽职尽责。

(11)、211年,益州牧刘璋派军议校尉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荡寇将军关羽、讨虏将军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

(12)、简单来说是:满腹经纶、彬彬有礼、贤能。乱世让他想避世——几乎古代的文人都有避世情节,但又自负满腹经纶、不希望被埋没——其实着也是古代文人的共性之一。

(13)、对于人才的限制。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14)、顺便说一句题外话,杜甫在乾元二年在天水呆了几个月,然后也是走的这条路入蜀:他从天水出发,坐船沿西汉水到祁山,然后下船至寒峡、西和县,再到成县、徽县,从青泥河至略阳入川。他一路看风景一路吟诗,加上之前在天水写的,写了一百一十七首诗,统称为陇右诗系列。后世学者考证陇西地区、祁山古道、嘉陵道一带的史事变迁,杜甫的诗成为极为重要的佐证。“诗史”这个称号,可不是白给的。

(15)、三顾茅庐,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而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梦想处处为刘禅着想,帮助刘禅完成先帝的大业。

(16)、但是随着孙权年岁渐长,威望渐增,他也不甘寂寞,开始不断的制造事端打击江东士族,经过暨艳案、吕壹案等多次努力,最终利用废立太子的二宫之争,将江东大族或杀或流,赶出权力中枢,把权力集中到自己和孙氏宗亲的手上。孙权死后,孙氏亲族孙峻、孙綝等成为宰相,东吴的朝政沦为宫斗,孙氏宗族进入了无休止的自相残杀,孙吴的政治也败坏不可救药。

(17)、刘备平定益州后正式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任命黄忠为讨虏将军,二人都为杂号将军,从名义上看职务相等,在汉中之战时不大可能由赵云去指挥黄忠。

(18)、我们大家都看过影视剧或图书《三国演义》,大家比较熟悉的“三国”人物诸葛亮,在现实生活当中他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特别能够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普通人物的例子,就是他在刘备身边当军师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军师作用,甚至没有一次胜仗是根据诸葛亮的智谋取得的,相反,由于诸葛亮的参与,个别战斗打得很不顺利。

(19)、刘备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0)、孙权是中庸的;父业是继承的;胡子是紫色的;眼珠是进口的。

4、诸葛亮的特点四字成语

(1)、其实诸葛亮并不是第一个发现祁山古道妙用的。东汉安帝朝有一位高人叫虞诩,他曾担任武都太守,抵御羌人。在当时,祁山古道极其难走,漕运不通,用驴马运输,沿途损耗高达五分之四。虞诩亲自主持,“自沮(略阳)至下辩(成县)数十里中,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虞诩的开漕效果惊人,他就任时,整个武都才一万户左右居民,两三年功夫就激增到四万户,而且盐米比从前丰富了十倍不止——要想富,先修路!

(2)、出祁山就是北伐,北伐就是出祁山,两者密不可分。

(3)、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4)、诸葛丞相当初站在堡顶,需要思考的事情估计比后人要繁剧十倍吧。这还只是祁山一处,整个北伐的工作量又该有多少?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就连竞争对手都看不下去了,发出“食少事烦安能久乎”的感慨。所以如果想感受诸葛丞相的辛勤到了什么程度,不用去五丈原,来祁山堡顶站一会儿就知道了。

(5)、袁绍 性格;文武双全 多疑 优柔寡断 好谋无断

(6)、从汉中到陇西,有一条相对宽阔的通道,叫做祁山古道。这条通道从东南的汉中盆地西源起始,指向西北,形如一条走廊。走廊的南墙是南秦岭和岷山山系——武都、阴平即在此处——北墙是北秦岭,完全是穿山寻地而行,婉转曲折,最后抵达祁山。到了祁山,就等于出了山区,一路开阔可抵天水。

(7)、牙门将军不是杂号将军,而是“牙门将”的意思,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被火线提拔,担任的就是此职,它虽然低于杂号将军,比偏将军还要再低一些,但对魏延来说已要相当不简单了,说明魏延在此期间立下的功劳也不少。

(8)、如果单看曹操的霸府政治,他也像诸葛亮一样独揽朝权,军政大事自己做主,不受汉献帝干扰。曹操所乘的马践踏麦田,违背自己颁布的军法时,也曾经有过割发代首的表现,看起来也跟诸葛亮一样赏罚严明,把自身也纳入政治法制的一部分。但同时,曹操把军权全部掌握在曹姓、夏侯姓亲d手中,汉献帝的宿卫兵士也全由曹氏亲d统帅,对汉献帝形同拘禁;曹操晚年,为了进位魏公、魏王,将有反对之意的荀彧、崔琰等名士迫害至死,这些做法就与诸葛亮完全相反了。 

(9)、吕布是英勇的;画戟是无敌的;人品是不佳的;勒死是可惜的。

(10)、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曹操的人物特征:

(11)、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 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 杀华佗

(12)、用人上的失误。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高傲,刚而自矜,有勇无谋。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始终处于背动地位。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

(13)、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前,勘察了一圈虞诩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写信给刘禅说:“祁山去沮县五百里,有民万户,瞩其丘墟,信为殷矣”。意思是我光是看祁山到略阳这一带居民区附近的坟头,就知道他们多富裕了。

(14)、他原本只是个隐士,他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

(15)、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16)、张飞 性格;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

(17)、赵云追随刘备后的第一个职务是“主骑”,到荆州后被提拔为偏将军,相当于副军长。赵云随后渡江南下,黄忠也恰好在那里,黄忠先是刘表的中郎将,相当于师长,刘表旧部投降曹操后,黄忠被曹操“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也就是以师长的身份享受副军长待遇,仍旧归长沙郡太守韩玄指挥。

(18)、选陆毅演诸葛亮,导演高希希开始并没有把握,称自己是在押宝,他一方面肯定陆毅有外形优势,他给剧中诸葛亮的定位是似神似仙,而陆毅身上有一种飘逸的气质,适合出演;另一方面又担忧陆毅的文化底蕴,唐国强版诸葛亮获得了巨大成功,能否实现超越,导演和演员都面临很大压力。

(19)、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

(20)、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5、诸葛亮的特点性格

(1)、那么,为什么这个祁山堡要设置在这里?军事意图何在?为什么在蜀魏拉锯战中,祁山这个地方如此重要?

(2)、萌葭关下,为了刘备的大业,他决定前去说服马超投降,虽然最后他没去成,但我还是被他的勇气感动到了。

(3)、无论是事物的特点,还是人物的特点,或者动物的特点,怎样把握写作对象的特点呢?特点突出的就不用说了,它很明显,你就可以直接从你写作对象很明显的特点着手写作。写作特点不突出或者你认为根本就没有特点的写作对象,怎样才能写出写作对象的特点呢?我们可以从写作对象的言谈举止着手,从细微处去发现写作对象的特点外,还可以从另外一个途径,赋予写作对象一些特点。

(4)、张良是一位既有血气之勇,又具深谋远虑的传奇人物。为报亡国之恨,他“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亡”,博浪沙一击,差一点要了秦始皇的命;为酬知遇之恩,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终于辅佐刘邦战胜项羽,登基称帝;为消除刘邦易太子之念,他略施小计,让太子请来商山四皓,刘邦一见而易念顿失。以三寸舌为帝王师,封万户,位列侯,功成身退,乃学道术。具体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一下,“运筹帷幄,功成身退”。

(5)、魏延是倒霉的;丞相是讨厌的;反骨是天生的;造反是必然的。

(6)、这个问题看来不好回答,因为要给出答案,必须先拿出一幅被大家公认最像诸葛亮的画像来,遗憾的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绘制于诸葛亮同时代的画像早已没有了。

(7)、子龙是完美的;大家是喜欢的;胜仗是常打的;受伤是没有的。

(8)、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足智多谋的代表,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更是“多智近妖”,是一个完美无缺,智慧超群的人物。诸葛亮又被称作“诸葛武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9)、所以,诸葛亮可以说是经典宰相的回光返照,是经典宰相的挽歌,也是最后一位经典宰相。

(10)、孟获是皮厚的;造反是没完的;被擒是经常的;总算是投降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