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性的歇后语143句

大姑娘裤衩子歇后语

1、大姑娘的裤子 歇后语

(1)、大势所趋,浩浩汤汤。“我也走!”小李下定了决心:“就是爬,我也要爬回上海!”

(2)、“拉合辫”是早年东北的一项传统工艺,干透了的拉合辫墙有的还两面再抹上泥,有的也就这么的了,十分结实,轻易不倒。

(3)、招待所门前空地还是场部和各分场的车辆必到之处,好像是约定俗成的,凡是到龙镇办事的车辆,在返回场部或各分场前,都会到招待所转一下,看看有没有本单位的人可以“捎个脚”,这更要看司机的脸色了(“大客”是要买票的,0.20元一张;搭车则不用买票)。一般说来,本地干部职工容易、知青难;女知青相对容易、男知青难,全凭撞大运了。如果没有车,或者虽然有车、但司机早上搁家被老婆骂了,心情不好,硬是不让你上,你说好话、扮笑脸,他就是不稀得搭理你。东北有一句话叫“有钱难买我乐意”,方向盘在他手里把着,让上不让上,谁让上谁不让上,他说了算,你说你还能把他咋地吧!黔驴技穷了,我们只能认栽在招待所住下。得亏过了那个村,还有这个“店”。

(4)、除了上面的这些,你们还知道乌兰察布方言里有哪些有内涵的歇后语呢?

(5)、四大害:穿肠的酒 刮骨的色 伤神的气 惹祸的财。

(6)、“我宣布——: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六分场,首届——,运动会,开幕——!”

(7)、经过两年的筹划,1998年,姜昆的中国相声网顺利诞生(中国相声网后来因经营不善被卖给了星美集团,老板就是后来北京天上人间老板的覃辉)。但姜昆在成立相声网时不会想到,自己一时的心血来潮,竟会成就自己的半生宿敌郭德纲。

(8)、学会自嘲有时也是一种乐趣啊,你要是把自己端着,特别把自己当回事就不会有趣啦,就像领导在台上发言,有趣是要在放松的状态下,适度的自嘲,自黑,真正熟悉你的人都知道你的优点,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太在意了,相反,适时的让别人知道一些你的小缺点,也是一种快乐呢。

(9)、起先我们也不懂什么叫“嘛”,后来才知道“嘛”就是“什么”的意思,“嘛”等于“什么”。但当地人的反应可能要慢一点。

(10)、分场运动会通常历时一天,如果当天赛程没进行完,第二天继续整。

(11)、天津,又称“天津卫”。“天”是天子的意思,“津”是渡口的意思,“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12)、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那么热,能不急吗)

(13)、面对汪洋态度的180°大转弯,郭德纲在天津省亲演出中指桑骂槐道:“有本事你们接着告我,一羊(洋)也是赶,俩羊(洋)也放。”

(14)、小s有很多经典的语录,在于她常喜欢做一些颠覆的比喻,她总说,“你的下巴很想红”,“这个面包一看就很有思想”“小声点,桌子听到会不高兴的”我们有时候说话的时候,可以打破一些常规的逻辑,比如正话反说啦,欲扬先抑啦......网上有很多类似的段子,“女人们,一个个说我丑,可她们在听到我每月赚多少钱之后呢?就说我又穷又丑了。”

(15)、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16)、(北京话)搞对象哪儿有姑娘上赶着的,让我哈着,姥姥!

(17)、我原来不在农业连,但我在农业连干过好几年。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拿下”到农业连,也是因为犯了“错误”——

(18)、民间的俗语和顺口溜的对比、比喻、象征手法在咱奇台“四大谣”中多有体现,这多反映在对人的心理感受和思想意识的表现上。如“四大冷”:“数九天、西北风,光棍的被窝冰窟窿”比喻的真是绝妙无比。光棍汉子冬天没人架火烧炕,没人暖被窝,没人说悄悄话,钻进被窝身凉心冷。“四大冷”将光棍的被窝和冰窟窿并列,又如“四大热”:“三伏天,开锅水,铁匠的炉子,媒婆子的嘴”,小伙子、光棍汉在过去年代都渴盼着媒婆说媒牵线,媒婆的话自然暖着光棍汉们的心。闺阁少女总是对媒婆将信将疑,生怕她将死的说成活的。媒婆则想千方百计说动女方,自然天花乱坠,一片好话连篇,阳光灿烂。将媒婆婆的嘴列入“四大热”与光棍汉的“四大冷”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了,现在信息化社会时代的年轻人大多都是早早谈恋爱促成的婚姻,媒婆婆已很少发挥作用了。与此对应的“四大谣”还又如下面的这些对比、比喻、象征手法,读起来也非常生动有趣:

(19)、这些年郭德纲跟外人斗,跟自己人斗;跟前辈斗,跟晚生斗;跟活人斗,也跟死人斗。但究其根源,他斗的并不是人,而是当年整个相声行业所处的一种苟且的状态。

(20)、踢寡妇门,刨绝户坟,骂聋子,卷哑巴,调戏老太太,打小孩,一天到晚跟浪风抽得似的。看谁红骂谁,老憋着跟人家分账。

2、性的歇后语

(1)、过大年,响大炮!你爷爷把jie你奶奶尿,你奶奶尿的chuachua,你爷爷笑的哈哈

(2)、北京人能说、善侃,仿佛人人都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内国外,天上地下,没有他不知道的;因我们农场好像没有北京知青,这里不说也罢;

(3)、在之后的很多年里,郭德纲的麻烦从未断过,被告更是当了好几次,但无论遇到何种险境,都被他化成了绕指柔。

(4)、天津知青喜欢说“嘛”:“嘛事儿?”“你说嘛?”“嘛玩意儿”“有嘛事儿你说!”;此外,他们也喜欢说“哏儿”。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通过!通过!”小赵还豪迈地来了一句:知青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7)、万丈悬崖上的鲜桃――没人睬(采);没人尝过

(8)、两辆“解放”一前一后上了公路,向北疾驶而去。

(9)、我也有这样的“东进鞋”,觉得它的确好看,经济实惠,印象中当时也要四五元钱一双,很爱惜。平日干活哪里舍得穿它?干活穿农田鞋或雨靴,那才抗造!夏秋时节,收工了,吃过晚饭,一番梳洗之后,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分场里遛哒,逛小卖部,特别是,如果通知晚上还要集中到女宿舍去开全连大会,那就一定会穿上“东进鞋”。

(10)、印象最深的还是床上的被褥,好长时间没有换洗了,原本的白色变成了灰色,潮呼呼的,被子一头依稀还有臭脚丫子味儿,不知晚上盖还是不盖?虽然几天没有好好睡了,还是不想就这么待在招待所里,于是呼朋唤友,一起涌到电影院。

(11)、李主任讲话也很有特点,抑扬顿挫,口齿清楚,句型短,非常有感召力、感染力。

(12)、天都麻麻亮了,突然从前方传来消息:大火已经基本扑灭了,后续部队撤退! 

(13)、首先是把抬架搁在地上,我们用力把石头“整”到抬架上。说“整”,是因为石头和石块都非常沉,小一点的七八十斤、一二百斤,大一点能有三四百斤。我们用了很多办法:石块小一点的一个人“搬”,大一点的两个人“抬”;此外还有“滚”,把比较圆的石头“滚”到抬架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喝冻菜汤的力气都使上了。

(14)、秋天的北大荒,场院也是一处热闹的所在。一堆堆刚收获的小麦在这里进行扬场、晾晒,然后直接进仓或灌袋装车交公粮。

(15)、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冒沫”这个词儿。我们都缺心眼,没想到装个车还有这么多道道!中午没“冒沫”,我们是回食堂吃的大头菜炒土豆片!

(16)、没这地方的人心硬了,哭的死过个啦,也没人拉一下。

(17)、四大让:让地不让埂 让儿不让妻 让房不让墙 让人不让礼。

(18)、现在,我在家洗被子已经用上滚筒洗衣机了,只要设置一下,一摁按钮,“它工作,我休息”,再也不用我打水、烧水、使劲搓洗的紧忙活;但我还是喜欢手洗衬衫等小件衣物,天天把洗净的衣物晾在阳台上有一种小小的满足感,这既是我在农场练成的生活能力,也是我对那一段艰辛岁月久久不能忘怀的怀念......

(19)、时过境迁,作为局外人的我,至今无法从他们的各执一词中分辨出谁对谁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年,是郭德纲成名元年,也是他的怼人元年,在与汪洋、杨志刚与主流相声界的车轮战中,郭德纲奋力狂怼,却未伤半根毫毛。

(20)、装石头既是个力气活,也是个危险的活。出一身臭汗不用说了,磕磕碰碰受点小伤出个血弄两块乌青也是常事儿,这都不算啥,那时年轻,挺抗造。听说采石场有过放炮把人炸死、飞起的石块把人砸死的,那才惨。

3、大姑娘的裤头什么意思

(1)、新媳妇上花轿——心里美;忸忸怩怩;羞羞答答

(2)、最感动分场的年度人物是小刘。他在跑3000米的时候半道上脚崴了,想到“赛场如战场,轻伤不能下火线”,硬是咬牙坚持走完了全程,赢得一片掌声。

(3)、李主任,四十开外,风纪扣一直扣到下巴,有军人风范。不管我们在哪里干活,只要李主任“巡视”来了,总能挑一个制高点站着——这可能与他当过军人有关,有军事常识——双手反剪在身后,微昂着头,冷眼向洋看世界,眼光慢慢地从右向左、又从左向右那么一扫,不怒自威,挺有派。

(4)、好在扛麻袋进仓通常都是“大包干”,干完指定的任务就成。大家伙都是玩命地干,嘁里咔嚓,不愿意拖泥带水,收工了回宿舍往炕上一倒,啥都不想干,懒得动弹了。

(5)、但这仅仅是个开始,郭德纲的怼人功力,尚未发挥出一成。

(6)、——“威虎厅”里要烧炉子,两铺炕之间的走道有火墙、拐脖烟囱,还要烧炕,灰太大,被褥容易埋汰。洗晒被褥对知青、尤其对男知青来说,本来就是一项“工程”、难事儿。 

(7)、没想到啊,第二头羊不但来了,还换了个品种……不是“洋”,而是“杨”。

(8)、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皮裤唰的没毛,就是棉裤稀薄。

(9)、怎么样,都看过瘾了吧。上面这70个歇后语你们都看得懂几个?要是全部都看得懂,那就真是厉害了,说明你是地地道道的乌兰察布人。

(10)、我带着这本像章册去北大荒,十年后又带着这本像章册返回上海。像章的数量少了几枚,仔细回忆了一下,还能想得起来都送给谁了。

(11)、自从马氏离开老姜以后,子牙的运气逐渐好了起来。在子牙80岁时,他在渭水河畔遇到了访贤的周文王。

(12)、被子浸透了,拿一块搓衣板,挽起袖子,坐在地上开始搓洗。地上三个盆:左面一个堆着未搓洗的被子,中间的负责搓洗,搓洗一段就往右边顺过去一段。全都倒到右边的铝盆了,怕没洗干净,左右两只铝盆对调一下,再搓洗一遍。铝盆太小,被子显得太大,“老牛掉在水井里——有劲儿使不上”,等搓洗完了,这个腰基本上也不是自己的了。

(13)、大哥恩威并施,督办认真;大家伙抄写卖力,趴在炕沿上,车轮大战,人歇笔不歇,“头拱地”,不几天,书抄成了!

(14)、十八九的姑娘,就像是一块豆腐掉进灰坑,打也不能,吹(捶)也不不行

(15)、现如今我混饭吃的地方离著名的小商品商城不远,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我喜欢到那里散步。每每路过有“东进鞋”的小铺,总爱停下脚步打量打量,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

(16)、蚂蚁嘴碾盘――嘴上的劲蚂蚁爬扫帚――条条是路

(17)、四大势:人占权势狗占人势风仗雨势火借风势。

(18)、杀尽江湖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带腥。呆犬不识英雄汉,粤东犹自叫铮铮。

(19)、到农场的头几年,几乎每个上海知青都至少有一双布鞋,黑面,白边,布底或白色塑料底,我们管它叫“东进鞋”,也有叫“懂经鞋”的,但当地干部职工管它叫“懒汉鞋”。 

(20)、咱们乌兰察布方言话是出了名的随意、俏皮、亲切,自然也少不了许多幽默诙谐的歇后语。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乌兰察布方言也渐渐被隐去了本土气息,许多年轻人都听不懂了。

4、大姑娘穿裤衩打一汽车

(1)、但是,郭德纲如今的安稳如斯,靠的并非是息事宁人,而是恰恰背道而驰的无差别狂怼。

(2)、我有个同学没吃过牛油果,硬是去买了一个回来准备吃,她把里面的肉全部挖出来扔掉了,留下一个核,还没有吃,正放在桌子上,被我发现了,我说你的牛油果这么快吃完啦,她说,我还没开始吃。

(3)、黄花闺女当然是第一次上花轿了,也就是嫁人。还有意思是出嫁时心里的高兴之情。

(4)、农场的水质不太好。曾经听坐地户说起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小鬼子入侵了东三省,小鬼子可奸了,曾经对东北的水质进行过化验,认为不太适合人的饮用。

(5)、即脾气各色,古怪。有时也用作形容词,形容什么事儿或什么东西       

(6)、有一则谜底是“竹篙”的谜语,谜面是: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还罢了,一提起泪洒江河。

(7)、说干就干!大哥是个爽快人,立马到小卖部买了两本硬面抄,回到宿舍就悄悄地抄起来。

(8)、买了麦子习笼屉――不蒸馒头蒸(争)日气卖水的看大河――尽是钱

(9)、因为当过知青,恐怕一辈子也改变不了老农的本色了,喜欢看农村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前些年看了《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特别喜欢电视剧插曲“篱笆墙的影子”,土得掉渣的歌词,浓浓乡土气息的曲子,使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农场的辘轳和井。

(10)、搓洗完了得用水“过”,当地好像叫“投”,一般要“投”个三“和”,水才算清。

(11)、盲公打灯笼――照人不照己盲公戴眼镜――装样子的

(12)、比赛的优胜者能得到奖品,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虽然是笔记本、毛巾、汗背心一类的小玩意儿,但获奖者都非常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13)、农场的招待所有两处,一处在龙镇火车站,它的“学名”应该叫“龙镇办事处”,虽说不像后来各省市的“驻京办事处”那么神通广大,但也可以为本场职工外出提供一些方便,住个宿,搭个车,“办”一点实“事”;另一处位于场部,就叫“场部招待所”。

(14)、人贵有自知之明。别人当面不说,我也知道自己已经老么咔哧眼了,早过了穿“东进鞋”的年龄;但可以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买一双关起门来在家里得瑟得瑟,它可以让我怀怀旧,感觉年轻一把,找回一点自信,谁还不是打年轻时过来的?!

(15)、这几次送出的像章都是我们下乡的最初一两年,而且都和出门搭车有关。

(16)、送出去的第二枚、第三枚像章都是在北安火车站。

(17)、说“男愁唱、女愁哭”,其实也并不完全准确。我在下乡最初两年不会唱,哭大鼻子倒有多次:第一次离开上海哭得稀里哗啦自不必说;到农场后收到家信也哭,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想想也哭,虽然没有过“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但哭的次数不少,绝大多数都是偷偷的,有时候泪如泉涌:“止不住的心酸泪 —— ,挂啊在胸”。

(18)、“下雪啦!”“下雪啦!”大家伙兴奋地喊着。都知道黑龙江冰天雪地,都知道北大荒能把人的鼻子冻掉,但来了有三个月了,还不知道黑龙江的雪长啥样,今天,我们终于看见了北国的雪!

(19)、比如,我们在食堂开会,下面总有一些小会,会场纪律是不太好。轮到李主任讲话,压轴,李主任一定要等一会儿,扫视全场,等会场完全安静下来了,然后义正词严、一板一眼地说:“本来,我是,不想说了;但是,现在,我,实在"引"不住了!不得不说了!”李主任把“忍不住”说成“引不住”,使本来已经停止说话、正襟危坐的知青往往“引不住”要笑出声来。

(20)、大年三十的《春节联欢晚会》时长是5个小时,而德云社最后一天的演出,长达7个多小时,堪相声演出史上的马拉松。

5、大姑娘裤衩子歇后语是什么

(1)、——回忆店名。躺在炕上,几个人能把从四川路桥堍直至复兴中学,绵延数公里的四川北路两侧的店名,小到烟纸店、大至中百七店,一个不落地、挨个回忆出来;万一有争议,会在探亲时“实地勘查”;

(2)、记得有一回开会学习,念完报纸后领导讲话。领导先说了一通生产形势,接着话锋一转:“我得说道说道连队纪律!现在,有的人,嗯?猖狂到了极点!发展到了学(音同小,第二声)领导讲话!我看他是碟子里面扎猛子——不知深浅!”他犀利的目光往我这边一扫,我吓得一哆嗦,赶紧一缩脖子,胸口一阵狂跳。我就知道领导很生气,问题很严重。

(3)、有荒友说拿像章拦车挺好使,那就试试。一回我们去龙镇,分场至龙镇28里地,走道紧赶慢赶没有仨小时下不来。我带上一枚像章在公路上等着。远远地看见大解放过来了,赶紧举着像章摆动、晃悠。也许司机只见四五个绿棉袄棉裤,没见我手里举着啥玩意儿,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再来!又过来一辆大解放,我不仅举着像章大幅度晃悠,而且让像章对着太阳反光,真的是“宝像闪金光”。大解放吱的一下停下来。我赶紧奔到驾驶楼跟前,举着像章说:“师傅!送给您的!”师傅接过来一看,一摆头:“上车吧!”其实没等他发话,哥几个早就呼呼拉拉地翻上车了。

(4)、结果到了第二题选年上&年下,陈立农没懂,别人解释说是年上就是年龄比他大。可陈立农还沉浸在第一题中,懵B又不可思议地问到“狗?”工作人员爆笑。

(5)、鲁:“但如果这个男孩真的是你不喜欢的,你会说吗?”

(6)、天津知青仿佛都有文艺天分,人人都能来上几段“天津快板”、“天津时调”、“京东大鼓”、“三句半”什么的。

(7)、采购员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阅人无数。我相信那位已近耄耋之年的采购员如果偶尔回想起当年在北大荒采购土豆的事,一定会想起一帮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说是劳改犯吧,岁数好象太小了点,模样也不象;说不是劳改犯吧,干起活来就好象劳改犯似的,煞下腰的真干!而且,他们土得掉渣,只知道装车,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冒沫”!

(8)、我记得,分场有基干民兵排,经常拿着木枪在空地上“杀!杀!杀!”地比划,这倒也罢了;基干排的一项重要任务竟然是,晚上在分场周围巡逻,专抓“男女搞对象”的,如果真抓着了,要上纲上线,说是“耍流氓”!

(9)、站在蚕场的山顶上往下看,漫天的风雪,风卷着雪花,雪花顺着风势,飘飘洒洒漫天遍野,雪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雪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不一会儿,树上、房顶上、土路上、沟壑里......全都是厚厚的白雪。雪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雪把生命溶进了黑土,滋润着迎春的花儿。

(10)、新媳妇上花轿——心里美;忸忸怩怩;羞羞答答

(11)、刚下乡那会,我们才多大?多数都在十七八岁,大一点的不过二十郎当岁,小一点的可能也就十六岁,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未成年人”——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资格。

(12)、关于“四大”的顺口溜多年来在家乡各地口口相传,农村的老幼妇孺在日常生活中差不多都能顺口说出几段儿。由于是民间乡土流传,故此这些关于“四大”的顺口溜,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口口相传中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内容方面也有变化,有些也还夹杂着淫秽泛黄的内容。有一些段子甚或胡说的令人难以启齿,比如“四大慌”:贼上了房,火上了墙,瞎子站在井沿上,JB放在B门上。最后一句就比较粗俗,笔者搜集的这些关于“四大”谣的顺口溜有些粗俗段子,也尽最大努力进行了剔除并修改了其中的淫秽部分,还有些也是其他地区流传的,笔者通过整理编辑过来与诸位朋友共赏。“四大谣”顺口溜段子在咱们奇台乡村地区流传的还有很多,以上搜集整理的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故此,笔者也欢迎喜欢的朋友们踊跃跟帖,共同交流,以充实繁荣咱奇台家乡的口头文化艺术,不足之处,还请见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为妥。

(13)、直到现在,我都感谢领导,感谢政府,给我留着“脸”,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我的“下大地”、给“拿下”,不是“明天”,而是过了好几天。

(14)、麻油煎豆腐――下了大本钱麻线穿针眼――过得去就行

(15)、(北京话)你甭抖机灵儿,弄那猫儿腻干吗啊?跟兄弟少耍点儿鸡贼,忒不局气!

(16)、大姑娘脱光衣服坐在冰山上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推荐

(17)、东北的语言极其博大精深,是非常丰富、非常讲究、有说道的,注意没?只有大地是“下”,小卖部、食堂等其它工种都是“上”!

(18)、大哥下乡时是“六六届高三”,学识没得挑,为人也谦和;倒霉就倒霉在脸上有“缺点”。

(19)、四大厉害:红皮萝卜 紫皮蒜 仰脸婆姨 低头汉。

(20)、去吧,干点正事吧,灾区重建,台湾回归,贫困儿童,西部缺水,这些大事您快去研究吧。教授回头金不换!可千万别说这些与你无关,合着您就跟说相声唱二人转的犯能耐梗呐?再送您们几句话共勉:晨鸡初报,昏鸦早噪,哪一个不在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人不见了。可笑可笑。    叹罢多时,拿出一张祖德老师的照片,仔细端详着。一个学者,一个专家,一个真正的教授,一个德艺双馨的圣人。峥嵘峻拔高旷,顶天立地磅礴于天下。窗外,早春的冷月挂在天上,星星在颤抖。又偷望一眼祖德,真的令人柔肠寸断,犹豫彷徨悲伤,剪不断,理还乱。我端详着祖德的脸,那是一张摩擦系数极大的脸,使我身临其境的体会到那个久远的年代。整张脸极喜兴,一看就是喝了糖尿。真的奇怪,人脸怎能长得如此标致,细看竟然极象骨盆,造物主太神奇了。那一双眼睛,甚是有神,如栗子,底朝上,与膀胱相贴,尖朝下,前面贴耻骨联合,后面依直肠。英语叫prostate。祖德的嘴,豪爽通达,大笑时能直接看到裤衩上的花纹。那两个大牙,更是巧夺天工,我常天真的想,要是请祖德到后厨开启大桶番茄酱,那该何其壮观!就这张脸,气死画匠,难死木匠,鲁班来了都得哭,四面吊线,旋不出一个尜儿来。

(1)、洗洗手准备回宿舍,才发现右手指尖都破了,渗出了血丝,那是给土坯用手蘸水抹面时草草梗梗磨的。

(2)、大闺女赶嫁妆————净为自己想;有主的人了

(3)、郭德纲骂春晚骂记者,还强制要求全团队骂姜昆;

(4)、我不会写诗,因此对会写诗的人特别仰慕。《脱坯(上)》发表后,荒友“吉日”在点评时留下了几句小诗,很喜欢。我试着改动了几个字,作为本文的结尾:

(5)、有朋友纳闷,此二人一姓宋一姓刘,为何亲兄弟?各位不知,这里有一位英雄母亲。其母善守寡,养五子。长子宋祖德,次子刘信达,三子庞小杨,四子萧雀,五子夏二。广东扫黄办曾为这位英雄母亲赠一匾:行行出状元。

(6)、姜子牙年轻时穷,是上天要磨练他的意志。不是有句话叫做“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智吗?”

(7)、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8)、我一时有点听岔了,觉得特别像我经常在豆腐坊听到的“开磨——!”回过神来,赶紧鼓掌!

(9)、亲们想想看,马氏从前对老姜非打即骂,老姜能封她一个好位子啊?

(10)、这大道理在郭德纲身上突然不好使了,因为这小黑胖子对自己的实力一清二楚,用他自己的话评价就是:

(11)、大哥的手抄本,像是书法展,更像大杂烩。除了大哥的字体堪称“硬笔书法”外,其他的都属于无d无派,自成一体:有笔工笔正的,有散了架的,有歪歪斜斜的,也有像蟹爬的,好在大哥很宽容,觉得能看清是什么字就行。

(12)、王八倒立――上面有个规定(指上级下来的规定)

(13)、如果要外出办事,交通是大问题;虽不能说“难于上青天”,但也确实够喝一壶的。

(14)、我记得唱得比较多的一次还是在蚕场。那时候的蚕场像名山古刹,清一色的光头(真有削发明志剃光头的知青),“住持”是当地的一名干部。

(15)、再就是程咬金,从大牢出来为改过自新,好象是去卖过扫把,但人长得凶,人见人怕,不太好卖。

(16)、在大琪喝水的工夫,我也拿起大扫帚比划两下。因为我会使唤钐刀打洋草,心想“打扫帚”和打钐刀也差不多。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现原形:扫帚打轻了象蜻蜓点水,麦瘪子没扫到、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麦粒淹没了;扫帚打重了麦粒、麦瘪子泥沙俱下。“打扫帚”和打钐刀还是有所区别的,一下子还不得要领。

(17)、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皮裤唰的没毛,就是棉裤稀薄。

(18)、简单收拾了一下;实际上也没什么可收拾的,拖了一件绿棉袄就翻身上了停在宿舍门前的“解放”。车厢的一角扔了几十把小镰刀,那是准备打“防火隔离带”用的。我们已经有经验了,到了火场,遇见明火先打防火隔离带,不让大火超过隔离带,以减小过火损失。

(19)、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20)、上磅秤、过跳板,扛到粮仓“小窗口”前倒净小麦,拿着空麻袋从另一侧跳板下,再去扛下一袋,如此周而复始。

(1)、装满水的桶在出水的一刹那,特别沉,男知青都觉得累,更不用说女知青了。把一桶水从地面摇到十几层楼,没有一定的体力根本不行,女知青一个人一般难以打水,必须有两个人、最好有三个人合作:两人摇把,一人接桶,才勉强凑合。

(2)、首先是打人就打脸,郭德纲骂人,向来能骂到点上,“老憋着和人家分账”这句话,把宋祖德的目的剖析的清清楚楚,让人恍然大悟。

(3)、当时龙镇火车站十分简陋,就南面有一点栅栏,北面干脆“放羊”。

(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火车拉汽笛――鸣(名)声挺大

(5)、家门口开运动会,还不用干活,吸引了分场几百号知青兴致勃勃地前来呐喊助威,小学校学生放假一天,家属小孩、包括老娘儿们全都来看热闹了。

(6)、不怕荒友见笑,在“男女搭配”、甚至仅仅也有女同胞在场的情况下:当时我体重110斤左右,连人带麻袋280斤、290斤(进仓前,必须过磅“约”,统计计数)地扛麻袋、过跳板“进仓”;我曾挑过一副扁担、满满四个水筲的井水......你问我还记得当时啥感觉?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了,反正觉得——“干活不累”!

(7)、记得分场有五口深水井(不含“老点”和蚕场):一在家属区,一在“大院”,一在饲料房,一在原营房,一在机耕队。家属区的井外面盖着一间小房子,因此又叫“井房”;记忆中“大院”的井是露天的;饲料房的井在一栋房子里,这栋房子从东往西依次是:兽医室、知青宿舍(很小,仅能睡三人)、饲料房、井、粉坊。

(8)、(北京话)你们俩不发小儿么?又说翻扯(轻声)啦?

(9)、这里女孩儿的肚子,其实是一个广泛的意义。是指女孩儿对自己行为的检点程度,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名声。

(10)、“脱坯打墙,累死阎王”。在东北,“和大泥、脱大坯”,是公认的累活,我在基干排的时候,就曾经脱过坯。

(11)、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B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C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茶壶煮饺子——倒(道)不出拆了的破庙——没神出窑的砖——定型了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D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大老爷坐堂——吆五喝六大炮打麻雀——不够本钱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刀尖上走路——玄乎肚皮上磨刀——好险肚子里敲鼓——心中乱扑腾E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F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飞机上吹笛子——唱高调飞机上吹喇叭——空响(想)飞机上点灯——高明飞机上挂口袋——装风(疯)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飞机上做梦——天知道G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撵鸭子——呱呱叫狗头上长角——装羊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H何家的姑娘嫁郑家——正合适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怀里抱冰——心寒      黄连树下吹喇叭——苦中作乐

(12)、大哥有心报国,无路请缨,郁郁不得志,混了个拖拉机油库加油的差事,苦熬时光。

(13)、四大难舍:黎明觉 半路妻 羊肉包子 清炖鸡。

(14)、在这篇自传体博文中,郭德纲提到了发小汪洋:

(15)、一般是在春播结束以后、夏锄开始以前,正好在两个大会战之间有个喘气休整的间隙。分场决定连放假带开运动会,俩好合一好,让大家伙乐和乐和。

(16)、我感觉,凡是“男女搭配”的,有男有女的,出操队列就格外整齐划学习发言就格外慷慨激昂,歌声就格外嘹亮动听,当然,“干活”也“不累”。

(17)、在等下一车的时候,我们披上棉袄靠着草袋子休息,采购员模样的人过来和我们套近乎,闹不清他是在夸我们还是在损我们。他说,他最初拿捏不准我们到底是什么人。说是劳改犯吧(农场原是劳改农场),岁数好象太小了点,模样也不象;说不是劳改犯吧,干起活来就好象劳改犯似的,煞下腰的真干!

(18)、从来没听说过知青犯了错,领导会急扯白脸的宣布:“给我拿下!明天给我上小卖部!”“给我拿下!明天给我上食堂!”

(19)、光脚丫子踹到谷草秸还有点扎脚,哪里顾得上?几个人在泥坑里转圈踹,一片响声。和泥、踹泥的目的是为了使大泥“熟”一些,不能太“生”,这中间太深的道道我还真说不上来。

(20)、最有看点的是男子100米决赛。啦啦队挤在跑道两侧,伸长脑袋看起跑和冲刺。运动员多数穿运动衫裤,旗手“大模子”一米八朝上的个头,一身白色背心短裤,一身健硕的身材,引来多少女知青爱慕的目光?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大模子”如脱弦之箭,健步在跑道上划过一道白光,毫无悬念地第一个撞线,第二名气喘吁吁地差了他近十米!

(1)、农场的知青宿舍,通常都是南北两铺大炕,行李卷一字排开,挤挤挨挨,每人的“势力范围”、“疆域”,也就是七八十公分。

(2)、说是“闹市”中心,并不为过:小卖部西头一栋房子,就是分场的队部,那是分场的首脑机关,队部、财务室、通讯室,以及后来的阅览室,都在这一栋房子里,这是分场的政治中心;东头一栋房子,是知青食堂兼会场兼电影院兼大剧场,这是分场的文化中心;小卖部所在的这栋房子,东面紧挨着的是医务室,西面是基干排宿舍,小卖部又稳居中心之中心,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想说这不是分场的商业中心、闹市中心,恐怕也有点说不过去。

(3)、干了整整一个下午,拉合辫墙编成了,大窟窿补上了。一溜排老牛匍匐在圈里,甩着尾巴,悠闲地“倒嚼”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