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91句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系

1、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史上的三杰。他们师徒三人,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2)、思想:他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所以曾经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因为他和柏拉图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他首次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他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3)、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4)、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5)、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6)、提到柏拉图之名,我们怎么能忘记被我们称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认为,当灵魂摒弃肉体的罪恶时,人的心灵就会达到宁静,人的思想也会得到升华,在爱情中也一样。因而,在柏拉图的爱情观念里,精神层面的相交相合是纯洁的,拥有人性之美;而肉体之间的短暂交欢则是动物的本能。所以,后来的人们便将不以***为目的的爱情称作“柏拉图式爱情”。

(7)、《论灵魂》《政治学》《动物志》《物理学》等,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所以著作很多,作为教育学科我们需要前两部著作。

(8)、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9)、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主张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

(10)、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培养最高统治者——哲学家,并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思想。

(11)、     苏格拉底的学生中最有成就、影响最大的是柏拉图。

(12)、产婆术:讥讽--助产--归纳--定义。苏格拉底出生在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母亲是一个接生婆,所以后来苏格拉底将自己的启发式教育方式命名为“产婆术”,因为苏格拉底认为母亲是为生命接生,自己为知识接生,所以他的“产婆术”分为四步骤:第一步讥讽,就是追问到一个人承认自己一无所知,简称“苏格拉底之问”;第二步助产,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像一个“胎儿”一样存在于人的脑海中,而不是灌输已有的知识给别人;第三步归纳,对之前进行的谈话内容进行总结;第四步定义,最终对相关的知识重新定义为明确的概念。

(13)、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介于唯物和唯心之间。一方面,他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概念不能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只是个别事物最一般的本质和特征,只有依靠个别事物才能存在。而另一方面,在论及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时,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事物是有个体性的,因此我们才能区分一个事物有别于另一个事物。个别事物有形式和内容两者构成,而内容本身并不具有个体性,给事物赋予个体性的是形式。于是,形式成为第一性的,内容则成为其附属。

(14)、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在我们感知的现象世界的背后,另有一个理念的世界,它是这个现实世界的原型,是抽象的、自存的、永恒不变的,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现实世界只是这个理念世界的模本,根本不及理念世界的完善。

(15)、苏格拉底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16)、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哲学也对伦理学有研究,但是还较为感性。而苏格拉底的的伦理学研究要更近一步,因为他更多的研究人,他提出应该更多的研究人自身,因此前苏格拉底哲学的那种自然的研究也被称为相对主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伦理学研究更多的是关于人的研究,所以也有人说是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

(17)、受这些理论影响,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上存在的所有东西,如政治经济制度、法律法规、人伦道德等都存在值得批判并加以改造的地方。所以,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所有政体都不是理想的政体。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想王国的构想:一个由国王统治、社会等级分明(三个等级)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国王必须是一个拥有真正知识的有有效管理能力的哲学家。国家政权应该掌握在少数优秀者的手中,其地位世袭,但也允许出生地位较低而又出类拔萃者上升到统治者的行列。所有统治者(第一等级)必须从小接受严格的训练,举止端庄、文雅,勇敢而又有责任感,但是统治者们不能拥有私有财产,不能过奢侈豪华的生活。第二等级是军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抵御外侮,防止内乱,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军人要勇敢、讲究责任,但也不能有私有财产。而社会生产者则属于第三等级,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给第第二等级的人提供衣食给养,第三等级必须具有“节制”的美德。柏拉图认为,只要三个等级各守其职、各安其位,则人民安乐、社会稳定、国家繁荣发展。

(18)、    柏拉图的学说体系庞杂,影响巨大。但是,完全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上必然有很多的问题和缺陷,因此也不可避免的会招致各方的批评。而批评者中最著名的一个却是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19)、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主张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20)、亚里士多德他的哲学认识论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

2、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富有的贵族家庭。从少年及成年,几经战争。斯巴达的入侵、远征西西里的惨败和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的结局使他极度的怀疑民主政治。而雅典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对他的影响极大。他师从苏格拉底多年,对苏格拉底的主思想张极为推崇,苏格拉底被杀后,他完全转向哲学研究。为避迫害他离开雅典四处游学。多年的游学、观察、认真的研究和缜密的思考,使他逐渐形成自己完整的思想哲学主张。柏拉图的主要著作是《理想国》。

(2)、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3)、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4)、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5)、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无论古罗马、中世纪,直到近代的大政治思想家,没有一个人能绕过他的思想遗产。他创作了城邦政治学说的主要论著、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政治学》。

(6)、D,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得的最佳服饰。

(7)、思想:主张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取代研究“自然哲学”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哲学家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只是有智慧的人。他强调: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所以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

(8)、苏格拉底提出有人应该学习知识,并且成为一个爱智慧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智者。前苏格拉底哲学是一种关于哲学起源的研究,这样的哲学研究主题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更多的是对人的研究,这样的哲学研究主题也被称为是伦理学。

(9)、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0)、柏拉图一生潜心钻研哲学,著作等身。这些著作大都以对话体呈现,故被称为“对话录”,且其中又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的名义进行的,从而成为研究苏格拉底的重要资料。当然,这也给后世的研究者带来了很多的困惑,如究竟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思想是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达的自己的观点。较为人熟知的有《苏格拉底的申辩》《智士篇》《政治家篇》《智者篇》《法律篇》《理想国》《苏格拉底之死》等,其中,《理想国》全面涉及柏拉图所有的思想体系,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其代表作品。柏拉图的作品,往往以有趣的场景、生动的对话、鲜明的性格以及富于智慧的哲思著称,同时兼具哲学经典与文学作品的两重意义与价值。另外还有一些伪托柏拉图之名流传下来的著作,其实并非真是柏拉图的著作,但均有着极高的价值,如《米诺斯》《欧律克两亚斯》《泰戈斯》《克里托芬》《爱人》等。

(11)、苏格拉底一生并未留下著述,他的言行多见于学生的记载,这并不妨碍他留下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名言。连“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如此一句浪漫无比的话,都是出自苏格拉底之口。

(12)、思想:“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唯心主义的开创者”。

(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14)、《理想国》:柏拉图出生在希腊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师于苏格拉底学习12年,后因为苏格拉底被之死受牵连,从此开始游走于希腊的各个城邦,后写著作《理想国》其中有些许苏格拉底的思想,他希望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雅典,有卫国者,士兵,普通公民组成。

(15)、爱是美好带来的欢欣,智慧创造的奇观,神仙赋予的惊奇。缺乏爱的人渴望得到它,拥有爱的人万般珍惜它。

(16)、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实的。

(17)、由上可知,亚里士多德不仅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更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亚里士多德的众多名言之中,有一句能够给后世之人带来巨大正能量的格言:“优秀是一种习惯。”

(18)、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

(19)、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三类: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第一哲学——行而上学);实践的科学(论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修辞学);创造的科学(诗学)。另外,他认为分析学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

(20)、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观点的是()。

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区别

(1)、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2)、(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种教学方法——助产术,也称问答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它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A项正确。

(3)、b,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4)、(解析)本题考查对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理解。苏格拉底不是凭借教授(授予知识),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刺激对方思考,引导对方朝他所希望的方向,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去发现真理,这就是苏格拉底问答法。C项正确。

(5)、但似乎大多数在后世看来对人类拥有变革之功的人,在当世,却往往遭受到最大程度的非议。苏格拉底在拥有狂热的崇拜者的同时,也拥有庞大的反对群体,并且,最终是这些反对者将苏格拉底推向死亡。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罪名是引进新神、腐蚀青年思想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苏格拉底真的在古希腊的信仰体系之外,引进了新的神,那么,这个神的名字便口L4作“爱”和“智慧”;如果说他真的腐蚀了青年们的思想,他只是用如何去辨别善恶是非、如何成为治国之才的教育去“腐蚀”他们。他拒绝了学生和拥戴者的营救,饮下毒酒而死,享年70岁。

(6)、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产婆术,通过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和助产术三个步骤启发学生获得知识。

(7)、(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古代教育家及其观点。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主张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C项正确。

(8)、柏拉图(Plato,Πλάτeων,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9)、      苏格拉底,一位给西方哲学发展以划时代影响的雅典哲学家。公元前五世纪上半期出生于雅典城近郊。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因家庭不太富裕,无法承担智者学派开办的学校的高昂学费,故苏格拉底自小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靠自学成为一名极有学问的人。成人后,作为雅典公民,他参加过战争,担任过议事参议员。在三十僭主滥杀无辜时,他勇敢的谴责了三十僭主的首领克里提斯。苏格拉底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室外度过,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种人讨论各种问题,但却常不顾一切的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他喜欢观察,喜欢思考,行为乖张,树敌无数。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终于被以败坏青年、信奉新神等罪名判处死刑。苏格拉底自己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著作,我们现在对他的了解是通过他学生的著作和介绍,主要是色诺芬和柏拉图二人。

(10)、(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及其教育观点。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提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国家,必须由三部分人组成: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而培养这些人并达到理想国的目的,主要通过教育来实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他们是“深谋远虑的,真正有智慧的”。A项正确。

(11)、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培养道德,同时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方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12)、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被合称为“古希腊三哲”。三个人物的思想各不相同,人物与思想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13)、柏拉图——他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把哲学与现实结合起来,理念不是停留于个人思想中的概念,而是被用于改造社会。他创作的城邦政治学说的早期论著《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14)、苏格拉底在后来的古代和近代对哲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苏格拉底对艺术,文学和大众文化的描述使他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最广为人知的人物之一。

(15)、柏拉图的“回忆说”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得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在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16)、后来,他受马其顿国王之邀,担任年幼的亚历lff大的老师;直至腓力二世去世后,亚里士多德才又回到雅典,并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院。而那位曾经受教于亚里士多德的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在成长为骁勇善战的国王后,迅速将马其顿王国发展成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亚历IfI大帝国。

(17)、苏格拉底是两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对哲学有一个经典的定义,即“爱智慧”,因而,哲学家应当是“爱智慧”之人,而非“拥有智慧”之人。苏格拉底有雄辩之才,他经常在与人辩论的过程中,纠正对方错误的思想,并灌输以正确的思想。

(18)、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继其衣钵,承担起了对古希腊新哲学更进一步的探索责任。但在这之前,他经历了一段沉潜期。许是因为老师的死而对当局失望,许是为了远走忘记失去老师的痛苦,他选择离开雅典,去往亚平宁半岛、两西里岛、埃及等地游学,年届40才返回雅典,并创办了阿卡德摩斯(Academus,又译作阿卡德米)学院,即柏拉图学院,授数学、哲学、天文、音乐4科。据说,在柏拉图学院的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书:“不懂几何学者免进”。

(19)、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被合称为“古希腊三哲”。三个人物的思想各不相同,人物与思想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20)、(解析)本题考查柏拉图的观点。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提倡“学习即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它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B项正确。

4、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什么关系

(1)、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把哲学的研究对象从世界的本质转向人类的自身。之前,虽然也有一些哲学家的研究涉及过人类的灵魂,讨论过人的认识论等问题。但终究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苏格拉底则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认识人类自身”。苏格拉底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灵魂、有思想、追求善。他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产生目的的是人类的思想。所以,人,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善,致力于自己灵魂的最大改善是最要紧的事情。因此,苏格拉底本人的研究集中在伦理道德问题。

(2)、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在他看来,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由于感知的世界总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因而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

(3)、E,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正是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4)、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没有哪位哲学家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他把一个人的生命充分活了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

(5)、柏拉图提出为国家培养最高的统治者——哲学家的思想,同时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思想的教育家。

(6)、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提出人的灵魂先于肉体存在于理念世界中,“投胎”为人时,暂时失去了对最高理念的认识和记忆,因此,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7)、苏格拉底在政治上主张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由受过良好的教育、经过训练的有知识有才干的人来管理,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

(8)、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9)、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10)、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虽然后世对他的基本定义是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但其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神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文学以及法学,早已经不囿于任何一门具体的学科。如逻辑学著作《工具论》、自然哲学著作《物理学》《气象学》等、美学著作《亚历Ljj大修辞学》等。他也是一位笔耕不辍之人。

(11)、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12)、不是凭借教授的知识,而是凭借提问,刺激对方思考,通过对方的思考亲自发现真理。提出这种教育方法的教育家是()。

(13)、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出生在爱琴海北岸一个名叫斯塔吉拉的希腊人城邦。虽然父母早亡,但是亚里士多德仍然在亲戚的监护和帮助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岁那年,他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学习。柏拉图死后,因与阿卡德米学园新主持人、柏拉图的侄子斯彪西波不和,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公元前335年,他在吕克昂建立自己的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奉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原则,对其师柏拉图和其他先辈思想哲学家的思想主张进行了扬弃;他也是古代世界上最博学的人之其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有《政治学》、《行而上学》、《论理学》等。

(14)、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15)、(解析)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C项正确。

(16)、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17)、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主张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

(18)、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19)、作为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位公民,终其一生,苏格拉底对雅典及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都抱有极大的爱。他关心国家和人的命运,将人作为“社会的人”加以研究,而非等同于树木的“自然的人”。他试图为人的以下品质找到定义:正义、不义、勇敢、懦弱、诚实、虚伪、智慧、平庸等;他更试图回答治理国家须具备的品质,以及如何培养这些品质。在苏格拉底之前,吉希腊哲学始终致力于研究宇宙的本源,而自他开始,“伦理”意义上的人才开始正式进入哲学命题。所以,苏格拉底的哲学也被后世冠以“伦理哲学”之名,苏格拉底亦被视为两方哲学的分水岭。

(20)、在柏拉图创办的学校里,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其中之一便是亚里士多德。希腊新哲学之河源自苏格拉底,流经柏拉图,至亚里士多德时已集大成于其身。亚里士多德于17岁时由故乡——希腊殖民地色雷斯的斯塔基拉来到雅典,就读于柏拉图创建的学院,经受柏拉图长达20年的教育,直到柏拉图逝世才离开雅典,开始了游历生涯。

5、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

(1)、苏格拉底的学说具神秘主义的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的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对神的研究,认为这是对神的亵渎。

(2)、亚里士多德还认为事物是运动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但他认为事物运动的原因不在其内部。个别事物既是运动中的受动者,又是运动的推动者。如是,最后必有一个不受外力推动的运动者,那就是第一推动者。它是永恒的、不变的,它吸引万物,万物都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运动。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善”。

(3)、苏格拉底还提倡“知德合一”学说。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于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没有知识就不能为善,也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他认为认识美德的来源是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是从怀疑自己的知识开始的。所以他常说“我知道我自己一无所知”,他主张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而学习的方法则应该是采用问答的形式,通过问答纠正、放弃原来错误的观点形成新的思想。

(4)、柏拉图反对把爱情当成利害关系和情欲的满足,认为爱情是从人世间美的形体窥见美的本体以后所引起的爱慕,人经过这种爱情而达到永恒的美(理式)。这种思想虽然具有反对庸俗爱情的意义,但本质上是精神贵族的观点,是他唯心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后世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就是导源于他的爱情学说。

(5)、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6)、苏格拉底——城邦政治学说的先驱者,西方哲学从他开始,从向外探索转入向内探索,从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

(7)、名言:a,无论什么开始,开始了就不要停止,无论什么时候结束,结束了就不要悔恨。

(8)、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9)、(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发展。趣味教学思想是由梁启超提出的,他强调的是“拿趣味当目的”。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因此,B项对应关系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0)、在政治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完善的组织。他倾向于多数人主政,似乎赞成共和制。他重视法律,认为法治高于人治。他反对终身制,认为个人独揽大权的僭主制是世界上曾经存在的最糟糕的政体。

(11)、柏拉图最著名的学说是“理念论”和“回忆说”。其中“理念论”是他的其余大多数学说的基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