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名言110句

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名言

1、教育思想家的名人名言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3)、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4)、台湾大学周志文教授:守候着我的“笨”女儿,直至她花开烂漫(全)

(5)、小学德育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质是很复杂的。因为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6)、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美)赛珍珠 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英)洛克《教育漫话》

(7)、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另外,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智力平等的思想。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劳心者"。他又以城郭、军队、土地、财物和教育相比,如城郭不完整,军队不多,军器不精,"非国之灾";田野未开垦缺乏财物,"非国之害";但若"无学",则国"丧无日矣"。可见,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教亦多术"的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对学习好的,"如时雨而化之"(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对一般的,采取"答问"法,以释疑解惑;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在德育过程和原则上,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先从志于善开始,能分辨善恶,为善不为恶,应以不能为善为耻。他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他还以为不以落后为耻的人将永远落后。"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其次,孟子非常重视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主张"见善则迁","闻过则喜",并且"与人为善"。他以为一个人能不固执己见,以从人之善为乐,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最后,孟子特别强调意志性格的锻炼。他以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锻炼,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他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以为一个"大丈夫",应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也知道生命可贵,"生我所欲",但在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这与孔子的"杀身成仁"是一致的。    

(8)、⑦循序渐进:“学不躐等” “杂施而不孙” “不陵节而施之”

(9)、“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10)、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2)、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13)、我们经常说“小学是为人的一生奠基”,这个“奠基”作用除了给学生以知识与文化,很重要的是为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将来作为公民的价值观奠定基础,也为他们形成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处在核心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14)、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15)、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 ——(德)爱因斯坦

(16)、   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17)、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18)、    郑玄(129-200)是汉末有名望的经学家,也是当时杰出的教育家。他把对儒家经典的研究,从学术宗派成见中解放了出来。他要求学生的言行,必须符合礼。他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可见,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博文的同时,还要约之以礼。在治学和教学方法上,他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是在校注经学中,他严持客观态度,对后世两千年的学风影响很大。二是郑玄是一个很讲究"积学"的人,他怕"积学"经验,就是要在"博稽"、"粗览"、"时睹"上下功夫。所谓"博稽"就是要在教科书上下功夫,知识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这方面;"粗览"就是要多读参考书,普遍浏览,以扩大知识面,便不要占时间太多;"时睹"是要选择一些精确可靠的资料,作为旁征博引之用,其参考价值较小,花时间也较少。他认为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就可以理解经学中有深奥道理,就能做到"由多求一","以一御万"。这就是他教和学的成功经验,其中寓有逻辑学中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方法的合理因素。三是在教学中主要采取问难和记发式的教学方法。他说;"乃复启发为之说,如此面则识思之深也。"这是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的新的发展。    

(19)、例如,我们在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不断优化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学习的组织形式,借助开放、弹性、自主与多元的教学机制,采取启发诱导等多种教学方法,推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陶冶情操,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20)、而校长理应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理论研究,发挥自己的指导权威性,切实组织好全校的德育工作,积极引导教师的师德成长与教学能力成长,从而推动学生的成长。

2、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名言

(1)、 单选:《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体现了()的教学原则。

(2)、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陶行知

(3)、“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事业,都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只会迫使子女陷于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 ——(美)《邓肯自传》

(6)、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7)、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9)、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是最大的陷阱。

(10)、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5)、所以我认为教学领导力应该是校长的第一领导力。我们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学校德育领导,但更应该将德育放在小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来加以衡量。

(16)、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17)、   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18)、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

(19)、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20)、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前苏联)高尔基

3、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名言有哪些

(1)、⑥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    有境界。现在当教师,当有成就的教师,需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顶住压力。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一定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会很苦恼。所以,我对教师提出三句话:一是宠辱不惊,毁誉不移。不要太在意外界的评价,太在意会裹足不前;二是要有平常心,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形成自己的思想和风格;三是名师要让更多的人受益。名师意味着社会责任的担当,意味着从成就个人走向共同发展,成为有眼界、有胸怀、有大爱的引领者。

(3)、《荀子》中有一句名言,“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其是指君子做学问,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

(4)、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6)、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7)、换句话说,德育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包含着知、情、意、行,包含着自我教育和他人影响如何互动结合的过程。

(8)、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苏霍姆林斯基

(9)、曾国藩说,“唯读书能改变气质”,读不读书,时间久了,精神气质就会变得不一样。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2)、知道事物应该是真么样,说明你是最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13)、其实,这里面会涉及到怎么看待权威,尤其是校长在德育领导方式上的权威。我认为这个权威不是仅仅来自于校长的身份,也不是来自于你作为校长的命令,而是来自于校长到底对德育有多少发言权,来自于校长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14)、?(高分写作)必背国学经典素材26句,提分必看!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其次,要很好地研究d在领导德育工作方面的优良传统和有效做法,积极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德育思想、理念,不断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一些实验探索,我认为这是新时期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17)、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是西汉很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有名的教育家。在德育方法上,他强调"尽小慎微",采取"众小成多、积小致巨"、"渐以致之"的方法。他要求"明于性情",要"引其天性之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此外,他还强调德育必须通过智育来进行,认为人犯错误往往是由于"知之所不明","虽有圣人之道,弗论不知其义"。所以他以为不学便不能成德,智育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的。他还注意到"积习渐靡"的作用,要防止外物对人不知不觉的侵蚀。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荀况提倡学习并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统类”和“道贯”,即善用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地应对事物的变化。

(20)、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苏霍姆林斯基)

4、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名言名句

(1)、    今天我想谈谈何为名师?名师工作室发挥什么作用?名师如何成长?我想,名师是距教育家最近的教师。名师一定是超越日常工作的单调性、重复性、事务性,赋予日常教学以新意,赋予司空见惯的教学以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色彩的教师。

(2)、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3)、▲陶行知十分关怀儿童的成长,经常募集基金,购买节日礼物赠送贫苦儿童。 资料图

(4)、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陶行知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7)、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8)、▲陶行知手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资料图

(9)、从经验中学习,从只是跟经验有关的书本或别人的言论中学习,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但是学校却同社会生活的通常情况和动机如此隔离,如此孤立起来,以至于儿童被送去受训练的地方正是世界上最难得到经验的场所,而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的训练的源泉。

(10)、“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

(11)、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12)、关于儿童的学习,可以谈得很多,但学校不是儿童生活的地方。现在我们的教育中正在发生的一种变革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场革命,一场和哥白尼把天体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那样的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13)、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

(14)、什么是明智的策略?是多面手,还是一招制敌?

(15)、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16)、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17)、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18)、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

(19)、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20)、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是我国先秦时代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说:"扣则鸣,不扣亦鸣"。要求教师不要处于" 待问后对"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不扣亦鸣"。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可以说,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强调学以致用。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必须把行为动机的"志"和行为效果的"功"结合起来。  

5、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主要事迹

(1)、“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2)、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3)、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4)、⑤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5)、①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6)、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7)、我自己总有这样的想法,就像曹操的《短歌行》里所讲的那种“求贤若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作为老教师,对教师队伍中的优秀者、杰出者,我是心怀感激、不断思念和无尽崇拜。

(8)、知情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

(9)、    有思想。有思想就意味着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核心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对人性怎么看,对教育怎么看,对学生怎么看,对知识怎么看,对经验怎么看。一言以蔽之,“你的教育哲学”是什么?名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教育理念、教育哲学。

(10)、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11)、    颜之推(531-约590以后)是我国魏晋升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撰写的《颜氏家训》是中国第一本论述家庭教育的课本。他从实际出发,认为国家大约需要六种人才:一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二是有修养的理论家和学者,三是有勇有谋卓绝善战的军事家,四是称职清白的地方官吏,五是出使不辱君命的外交官,六是精通兴建事业的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专家。颜之推认为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重要而严肃的课题。他把儒家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他主张从"胎教"开始,并对"胎教"提出严格的要求。"胎教"之法是否科学有待研究,但他重视幼儿教育是对的。他认为一般人家没有条件进行"胎教",也要从婴儿期进行教育。他主张"父以教为事",但反对一味溺爱"姿其所欲",把孩子娇惯成家庭的暴君。"少成若天性",以后再教育就困难了,就是打死也无济于事。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

(14)、由于目的总是和结果相联系,谈目的问题必须注意所指定的工作是否有内在连续性,并且目的是一个可以预见到的结局,不是旁观者的毫无根据的期望,所以:目的有无穷的变异,随着不同的儿童而不同,随着儿童的生长和教育者经验的增长而变化。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

(15)、B(解析)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政治学》,昆体良的著作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杜威的著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16)、“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17)、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8)、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9)、学校的任务不在把青年从一个活动的环境转移到死记硬背别人学问的环境,而在于把他们从相对地说是一个偶然的活动环境,转移到按学习的指导选择的生活与活动的环境。

(20)、    有传承。教育是川流不息的事业,教师传承具有独特性。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一定要学点教育史,要弄清楚各种教育流派源头与流变的关系,要超越前人,一定要知道巨人是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师傅,名师工作室很好地传承了教师培养的传统,就是师带徒。

(1)、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3)、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乌申斯基)

(4)、①他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善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

(5)、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

(6)、基于师大附小的办学实践,我更加关注如何从儿童哲学角度来更好地理解儿童,从儿童哲学的角度来反思我们的课程和教学。这方面海外许多学者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我们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也已经有一些但不充分,那么如何到一线、课堂里面用田野研究的方式、用课堂实录的方式看一看我们的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推理的、怎么思考的、怎么判断的,这是对小学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的必经之路,也是学校“育德”的重要基础。

(7)、有时候,一步就是一生,一念之差就是天壤之别,几秒就可以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

(8)、“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9)、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赫尔巴特

(10)、教师和书本不再是惟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实际上整个身体都成了知识的源泉,而教师和教科书分别成为发起者和检验者。任何书本或地图都不能代替个人的经验;它们不能取代实际的旅行。物体下落的算术公式不能代替掷石子或把苹果从树上摇下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