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表现勤奋的成语故127句

形容勤奋的成语故事

1、关于勤奋的故事的成语

(1)、服田力穑: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2)、目不窥园: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3)、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4)、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5)、久坐地厚:比喻在某一职位上长期磨炼努力,地位自然安定稳固。

(6)、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盘点一下,11个最耳熟能详的形容勤奋好学的成语,它们的主人公命运如何。  

(7)、出于《史记·孔子世家》的典故,原为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

(8)、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

(9)、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10)、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11)、“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12)、(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3)、他聪敏好学,幼年就把小碗小盘之类作为祭器,做练习礼节的游戏,稍大,举几周礼、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当时称“六艺”),也都无所不学。

(14)、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15)、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16)、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17)、孜孜:勤勉,努力不懈。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8)、卧薪尝胆(勾践)——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9)、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20)、韦编三绝(孔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2、表现勤奋的成语故

(1)、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2)、出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3)、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沈诸梁的封地叶邑。楚国令尹、司马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4)、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5)、朝夕不倦: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6)、(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7)、孳孳不息: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样子。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不懈。

(8)、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9)、 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10)、旰食宵衣: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11)、朝乾夕惕:乾: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都很勤奋很谨慎。

(12)、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3)、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14)、形势逼人:指形势发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15)、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16)、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17)、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18)、勤奋好学废寝忘食分秒必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卧薪专尝胆:指的是春秋属时期的越王勾践艰苦奋斗努力图强的故事不耻下问凿壁偷光:把墙弄个窟窿接着别人的光读书映雪读书悬梁刺股手不释卷目不窥园坚持不懈程门立雪:冒着大雪站在门口等老师鸡鸣而起只争朝夕水滴石穿通宵达旦韦编三绝:勤奋努力的读书,把书都读烂三次饱读诗书

(19)、杵:短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难的事都能做成功。

(20)、人物:匡衡,西汉经学家、丞相。匡衡擅长经学,并以解说《诗》而著名。后官至丞相,颇有名声,曾为诛杀权臣石显作出贡献。后被以贪污弹劾,病逝。  

3、表示勤奋的成语故事有

(1)、目不窥园(董仲书)—— 出处:《汉书·董仲书传》

(2)、膏:灯油;晷:日影。点燃油灯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学习或工作。

(3)、出处:《宋史》:“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4)、出处:①《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5)、(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6)、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7)、(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8)、尽心而已:原指直到竭尽心力才罢休。后指明知无济于事,但仍然努力去做,以尽心意。

(9)、务农息民:甸:勉力从事。努力发展家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

(10)、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11)、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12)、夙:早;兴:起来;寐:睡觉。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

(13)、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雅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惜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14)、清张英《渊鉴类涵》卷二0二:“孙康家贫,无油,尝映雪读书”。《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是说:晋朝人孙康家里穷,无油点灯,曾经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着读书。

(15)、 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16)、宋太宗赵光义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太平总类》的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有人劝他一天辛苦的忙于国事还要看书太累了,宋太宗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17)、孜孜:勤勉,努力不懈。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8)、乐天任命:犹言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19)、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20)、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4、形容勤奋的典故

(1)、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寝:睡觉;餐:吃饭。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3)、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在竹简上写字,一根竹简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4)、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然而读书读到半夜的时候往往会打瞌睡,为了不因此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

(5)、(出处) 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6)、汉朝时期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7)、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8)、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沈诸梁的封地叶邑。楚国令尹、司马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9)、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10)、韦编三绝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11)、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练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12)、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13)、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4)、他一生都提倡多闻多见,认为多闻可以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见可以都记在心里。

(15)、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16)、宋·黄庭坚《跛奚移文》:“持勤补拙,与巧者俦。”

(17)、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8)、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9)、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20)、一德一心: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5、形容表现勤奋的成语故事

(1)、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2)、膏:灯油;晷:日影。点燃油灯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学习或工作。

(3)、学而不厌:厌,满足。勤奋好学,达到不知满足的地步。形容十分好学。

(4)、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5)、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6)、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7)、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8)、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9)、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0)、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11)、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练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12)、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13)、 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读书。形容非常好学,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刻苦学习。

(14)、古人对求学的态度尚且如此诚心,今人更需把握眼前良好的学习机会。

(15)、(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6)、再接再砺:接:交战;砺:磨快,引申为奋勉。指继续努力奋斗,坚持不懈,一次比一次更英勇顽强。

(17)、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8)、凿穿墙壁以借邻家的光亮。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19)、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20)、 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1)、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授业传道,而从不担忧受贫受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纪。’这样的话呢?”孔子的话,显示出他由于有远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实。

(2)、(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把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作枕头当作极大的乐趣,而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当作过眼浮云。

(4)、(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5)、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6)、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7)、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8)、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学,但也特别注重向别人请教,一遇到不懂的,就问别人,这就是所谓“每事问”(《八佾》)。

(9)、程门立雪(杨时、程颢、程颐)—— 出处:《宋史·杨时传》

(10)、《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最新修订版来了

(11)、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2)、闻鸡起舞《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3)、(出处)唐代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4)、鼓足干劲,力争上游:鼓:鼓动,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劲头鼓足,努力争取进入先进行列。

(15)、囊萤映雪(nángyíngyìngxuě)

(16)、前功尽灭:功:功劳;尽:完全;灭:废弃。以前的功劳全部废弃。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17)、死中求生: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18)、回复“生字本”:获取小学1-6年级课文同步生字练习贴

(19)、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见《尚友录》卷四。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形容刻苦攻读。

(20)、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1)、协力同心: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2)、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九转功成: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4)、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5)、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6)、得失在人: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7)、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