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欧尼斯特海明威76句

欧内斯特海明威简介

1、欧内斯特·海明威简介(100字以外)

(1)、海明威:如果钱来得太早,你爱写作又爱享乐,那么就要有很强的个性才能抵制诱惑。写作一旦成了你最大的恶习又给你最大的快乐,那只有死亡才能了结。经济保障的好处是可以让你免于忧虑,坏身体和忧虑会相互作用,袭击你的潜意识,破坏你的储备。

(2)、海明威通过文学创作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痛悟,他在《永别了,武器》中说,人生就是一部悲剧,也知道人生只能有一个结局。他的痛苦迷惘深沉且包含了他对世界以及自己的沉思。“迷惘的一代”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反映战后青年一代的悲剧,语言上提倡简约,倾向于口语化,形式上勇于创新,在艺术上都讲究表现手法的新颖及独创性。

(3)、海明威:明智的问题既不会让你高兴也不会让你烦恼。我还是相信,作家谈论自己怎么写非常不好,他写出来是给读者用眼睛看的,解释和论述都不必要。你多读几遍肯定比最初读一遍得到的东西要多。在此之后,叫作者去解释,或者在他创作的更艰难的国土上去当向导,就不是作者该干的事情了。

(4)、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生平和文学生涯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

(5)、其中一副混乱的书架的顶端——就是对着东侧窗户,距离床差不多三英尺远的那个——是海明威的“工作台”,大概一平方英尺大的空间,一侧堆满书,另一侧是成沓的纸、手稿和小册子,上面盖着报纸。余下的地方刚好放下一架打字机,上面有一块木质读写板,五六根铅笔和一大块镇纸用的铜矿石,以防纸张被东侧窗户吹进来的风刮跑。

(6)、大文豪ErnestMillerHemingway海明威最著名的故居坐落在美国佛罗里达州KeyWest西礁岛上,这个距离古巴只有76英里的美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岛,因海明威故居而闻名,也成了岛上最“奢华”的庭院。院子里绿树成荫,房子风格清新典雅。这是疫情以来的第一次出行,也是近十年的第三次到访,是怎样的魔力让我再次来到这里?……

(7)、《巴黎评论》: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说过一种向读者传达经验的方法,他说是你过去在《堪萨斯城星报》写棒球比赛时形成的。这很简单,用小的细节去传递经验,秘密隐藏的、又有能够显示整体的效果,使读者意识到在他们潜意识中有所察觉的东西……

(8)、古巴革命成功以后,海明威曾与古巴革命的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会面。2002年11月11日,卡斯特罗更亲自出席海明威故居博物馆的落成仪式。

(9)、同时,他也受到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尤其是庞德在理率上和创作上对意象主义所进行的深刻探讨。比如庞德认为,诗要具体,避免抽象。形式上要允许连行,不要切成一行行。要精练,不要废字,不用修饰等等。

(10)、《巴黎评论》:你是否认为,一个作家年纪大了,创造力就消退了?在《非洲的青山》里,你提到,美国作家到了一定年纪就变得自我重复。

(11)、《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12)、他回到前线去之前,他们到大教堂里去祈祷。教堂里暗沉沉,静悄悄,还有别人在祈祷。他们想要结婚,可是来不及请教堂公布结婚预告了,而且两个人都没有出生证。他们感到两人好象结了婚似的,不过他们要大家都知道这事,要让事情办成,这样就不怕它吹了。

(13)、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生平和文学生涯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

(14)、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还保持着我离开时的姿势。他面色苍白,但两颊烧得通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15)、小说以1924年至1925年这一历史时段和名城巴黎为背景,围绕一群在感情或爱情上遭受过严重创伤或者在战争中落下了严重心理或生理机能障碍的英美男女青年放浪形骸的生活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而展开,反映了这代人意识觉醒后却又感到无路可走的痛苦、悲哀的心境。

(16)、《巴黎评论》:菲利普•扬在评论你的书里提出,一九一八年你中了迫击炮弹,那次重伤把你震成了一个作家。我记得你在马德里简单说起过你对他这个论调不以为然,你还说,你认为艺术家的才能不是后天能养成的,根据孟德尔的观点,是先天的。

(17)、“他们应当在那段路面上铺些石子才是,”乔·加纳说。大篷车沿着林间那条路跑着。乔和太太紧靠着坐在前座。尼克坐在两个小伙子当中。那条路出了林子,进入一平空地。

(18)、古巴革命成功以后,海明威曾与古巴革命的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会面。2002年11月11日,卡斯特罗更亲自出席海明威故居博物馆的落成仪式。

(19)、海明威曾经无惧无畏坦然豁达地谈论死亡,谈论生命的结束。一语成谶,多年以后,他践行了自己的这句话,用很特别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巴黎评论》:你在《大西洋两岸评论》上写道,写新闻报道的唯一原因是报酬高,你说,“写报道会毁掉你最有价值的东西,干这个就是为了赚大钱”,你觉得像打字机似的写新闻报道是自我毁灭吗?

2、欧尼斯特海明威

(1)、  “人发烧到一百零二度是不会死的,你真是在说傻话。”

(2)、《巴黎评论》:最后,触及根本的问题,作为创作型作家,你认为虚构艺术的功能何在?为什么要表现现实而不是写事实本身?

(3)、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真实的高贵》

(4)、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的“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再聪明再强悍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总是有限度的。老人桑地亚哥不是无能之辈,然而,尽管他是最好的渔夫,也不能让那些鱼来上他的钩。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像最好的农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猎手久久碰不到猎物一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5)、海明威早期的文学作品和主张,极大的影响了欧美的许多作家,成为美国战后以怀疑彷徨和迷惘低落为基调的20年代文学的主要代表。但是海明威并没有一味沉浸于这种“迷惘”,他的创作在1930年逐渐转向,形成自己独特的题材与风格,随着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发表,他的创作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6)、说起这两部作品,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前者发表于1926年,后者发表于1929年,从小说创作的主题上来讲,都涉及到战争。前者在主题上重在体现战争对人们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强烈影响,而后者则赤裸裸的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杀伤力。

(7)、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

(8)、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灵感来源于此,《永别了,武器》也在此间完成。1954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巴黎评论》:你能不能谈谈,你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才形成你独特的风格的?

(10)、《巴黎评论》:你有一次在信中告诉我,在简陋环境下写出小说的不同片断,对作家是有益的,你能用这个来说说《杀人者》吗?你说过,这个小说、《十个印第安人》和《今天是星期五》是在一天之内写成的,或许还有你头一个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

(11)、他是独一无二的。他终其一生都在证明这一点。高中时候,橄榄球打得很烂,还是要在女孩子面前吹嘘一下"先前阔"。这样的吹嘘,让他感受到了表达的欲望和幻想的乐趣。从那个时候起,他为叔叔办的《星报》写新闻稿,接触的尽是犯罪新闻。这个差事不太合意,简直是大材小用了。可谁能料到呢,这段短暂的记者经历,却让他养成了写字短促俭省的习惯。

(12)、尼克的父亲拿着灯走在头里。他站住揭开冰箱盖。尼克径自走进厨房。他父亲端来一个盘子,里面盛了一块冻鸡,再拿来一壶牛奶,把这些都放在他桌上,再放下灯。

(13)、《巴黎评论》:有什么技术问题?是什么让你为难?

(14)、海明威:这么干会惹麻烦,除非你和作者私交不错。几年前我被指控剽窃,有个人说,我的《丧钟为谁而鸣》抄袭了他没有发表的一个电影剧本。他在某个好莱坞聚会上朗读过这个剧本,我在那儿,他说至少有个叫“欧尼”的家伙在场听了他的朗读,这就足以让他起诉要求一百万美元的赔偿。他还控诉了电影《西北骑警队》和《捕青鱼的孩子》的制片人,说是也剽窃了他那部没发表的剧本。我们上了法庭,当然,我赢了官司,结果那家伙破产了。

(15)、海明威:在《星报》工作,你得学着写简单的陈述句,这对谁都有用。新闻工作对年轻作家没害处,如果能及时跳出,还有好处。这是最无聊的老生常谈,我感到抱歉,但是,你要是问别人陈旧而扯淡的问题,就会得到陈旧而扯淡的回答。

(16)、“卡尔找不到女朋友,”他母亲说。“连个印第安姊儿都没有。”

(17)、“好。”尼克进了房,脱了衣服,上了床。他听见父亲在起居室里走来走去。尼克躺在床上把脸蒙在枕头里。

(18)、回到家,家里人告诉我孩子不让任何人进他的房间。

(19)、欧内斯特·海明威出生于奥克帕克,他在瓦隆湖接受了洗礼仪式。1913年到1917年间,接受高中教育的海明威,学业、体育上成绩优越,在英语方面天赋突出。

(20)、卢芝写过好多信给他,他到停战以后才收到。一束十五封,寄到前线来。他根据日期分好,一一从头看到尾。信上写的都是医院的事,写她多么爱他,没有他,她真没法过下去。还写她夜里多么想念他。

3、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名人名言

(1)、        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群岛最南端的基韦斯特(KeyWest)小岛上,有幢两层的白色小楼,是海明威曾经居住的地方。

(2)、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那么迅速,而我并不是真正地活着,我就受不了。——《太阳照常升起》

(3)、《巴黎评论》:你是否像E.M.福斯特那样把“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区别开?

(4)、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都是人生角斗场上的失败者,尽管他们从不抱怨生活,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生活,但战争给他们的影响,使他们对世界失去信任感,宁愿与孤独为伴。小说的结尾更是体现了浓重的悲观主义和哀伤痛苦的情调:他们注定是孤独的,不能结合在一起,只能在幻想中求得安慰。

(5)、《巴黎评论》:你记得你想当作家的确切时间吗?

(6)、《巴黎评论》:你觉得你在和别的作家竞争吗?

(7)、海明威一生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2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立兹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中。

(8)、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威拉德·索普在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对海明威给予了崇高的评价:“海明威是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敢于突破传统,刨造新的风格和手法未泊应题材的需要。

(9)、他父亲坐着看他吃,提着壶替他在杯里倒牛奶。尼克喝了奶,在餐巾上擦擦嘴。他父亲伸手到搁板上拿馅饼。他给尼克切了一大块。原来是越橘馅饼。

(10)、第四任妻子倒也温顺,但是日子也不太平,争吵是家常便饭。去意大利旅游的时候,冠骑士的头衔,住皇宫酒店——他却并不快乐。相伴多年的亲人相继离世了。当年和哈德莉游意大利时,囊中羞涩,他们只是牵手遥望了一下威尼斯城。现在,什么都有了,他却提不起兴致。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能够体会。也难怪,他最后的那本回忆录《不散的筵席》就是写给哈德莉的。那些青葱岁月呀。相爱的两个人,不需要华服香车也能恬然自安,没有香槟也可以开怀大笑。行走在时光的脊背上,我们得到了许多,失去的似乎更多。

(11)、海明威:没有。没有群体感。我们相互尊重。我尊重许多画家,有的跟我差不多年纪,有的比我大,格里斯、毕加索、布拉克、莫奈——当时他还活着。我尊重一些作家——乔伊斯、埃兹拉和斯泰因好的一面……

(12)、第一阶段:1923年--1929年,以“迷惘”为文学主题海明威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呈现出的状态是悲观失望,消极遁世,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悲观主义。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两部,一部为《太阳照常升起》,另一部为《永别了,武器》。

(13)、我大声读起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可我发觉他根本没有听。

(14)、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15)、海明威:写书或者写故事的时候,每天早上天一亮我就动笔,没人打搅;清凉的早上,有时会冷,写着写着就暖和起来。写好的部分通读一下,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写什么就停下来。写到自己还有元气、知道下面该怎么写的时候停笔,吃饱了混天黑,第二天再去碰它。早上六点开始写,写到中午,或者不到中午就不写了,停笔的时候,你好像空了,同时又觉得充盈,就好像和一个你喜欢的人做爱完毕,平安无事,万事大吉,心里没事,就待第二天再干一把,难就难在你要熬到第二天。

(16)、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他的很多作品至今仍极具权威。

(17)、弗兰克坐在前座上,把车赶回牲口棚,归置好马。尼克走到台阶上,打开厨房门,加纳太太正在生炉子。她正往木柴上倒煤油,不由回过头来。

(18)、通过以上两部作品,不难看出,海明威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处于一种悲观失望、彷徨和忧虑之中,人生陷入迷茫,这也正是那个时期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们创作的基调,契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些作家们,大多数人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灾难,精神上经历过战争的折磨,他们了解普通士兵中的厌战情绪。20岁左右的年轻人,有着美好的愿望和澎湃的激情,受到“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蛊惑,当他们亲临战场时,才深知上当受骗,美好的理想化为泡影,心灵深受创伤。以致于大战结束后,他们不再相信什么政治、信念,没有新的精神支柱可以依附,因而悲观、失望、彷徨与忧虑,成为他们的常态,即“迷惘”。

(19)、海明威:从来没有。我总试着比我确定其价值的死去的作家写得要好些。长久以来我只是单纯努力尽自己的可能写到最好。有时我运气不错,超水平发挥。

(20)、        海明威喜欢用著名作家、好莱坞明星、艺术家等名人的名字,为家中的猫命名。比如,雪莱、查理·卓别林、梵高、莎士比亚等。在海明威去世之后,故居的管理人员依旧遵循这个命名的原则为猫咪起名。

4、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名言

(1)、《纽约时报》评论说:“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

(2)、“有了一只猫,便会有另一只猫!”——海明威。

(3)、② 布鲁米是西奥多•布鲁贝克的昵称。他与海明威一同赴欧参战,又分配在同一救护队。海明威受伤后,他先写信报告海明威的父母亲。

(4)、海明威:不,不是这样。我认为埃兹拉应该被释放,被允许在意大利写诗,只要他许诺不再参与任何政治。我看到卡斯帕尽快入狱很高兴。大诗人不必是女孩子的向导、童子军团长,或者对青年人有什么好影响。提几个人名,魏尔伦、兰波、雪莱、拜伦、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纪德,这些人不应该被禁闭起来,只因害怕他们的思想、举止或道德被当地的卡斯帕所效仿。我肯定,过不了十年,这段要加上一个脚注来说明卡斯帕是谁。

(5)、除非你是斗牛士,否则没有谁的生活只进不退。

(6)、“我玩得痛快极了,爹。今年独立纪念日真带劲。”

(7)、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与海》

(8)、海明威:说教是个误用的词,被用滥了。《午后之死》是一本有教益的书。

(9)、“是啊,你就会这么说,”大篷车一颠,加纳太太顺势挨紧乔·“得了,你一生有过不少女朋友啦。”

(10)、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卧室里写作,他的房子位于哈瓦那近郊的圣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地区。在房子西南一个外形方正的角楼里,有一间特设的工作室,但他偏爱卧房,唯有小说里的“角色”能驱使他爬上角楼。

(11)、《巴黎评论》:你如何在脑子里完成一个短篇小说的构想?是主题、情节,还是人物变化推动?

(12)、海明威:这个有些复杂。你写得越深入就会越孤独。好朋友、老朋友大多去世了,还有些搬得远了。你几乎见不到他们,但是你在写作,就好像同他们有来往,就好像和他们一起泡在咖啡馆里。你们互通信件,写得滑稽,兴之所至会淫秽、不负责,这几乎跟聊天一样美妙。但是你更孤独,因为你必须工作,能工作的时间总体来说越来越少,你要是浪费时间就会感到犯了不可饶恕的罪。

(13)、站着写作是海明威最初就养成的习惯。他总是穿一双大号拖鞋,站在那块发旧的捻角羚羊皮上——面对着齐胸高的打字机和读写板。

(14)、《巴黎评论》:你能说,你的作品中就没有说教的意图吗?

(15)、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

(16)、《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