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一个时代吗93句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同一时期的吗

1、苏格拉底跟孔子的异同

(1)、第要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气度。孔子力争多培养这类高级人才,就是要改善春秋以来“天下无道”的局面,以建立他理想中的社会制度。“学而优则仕”恰当的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

(2)、其次,在教学的侧重点上,相对来说,孔子强调“学”,苏格拉底侧重“思”。

(3)、如果孔子是让学生“知其然”,那么苏格拉底就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4)、中西文化差异涉及中西方的政治、伦理、经济、军事、宗教、社会组织等等,需要研究者有极大的知识储备,门槛很高,所以大部分人看中西差异,要么只能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要么面对庞大话题无从下手。

(5)、(2)不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6)、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也是我国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他认为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孔子还主张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概括为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封建制度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学习的动力,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一定的规律,直到现在仍有实际意义。

(7)、苏格拉底同样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他认为人们所以不能发现和追随正当事理的原因仅仅在于没有审慎地思考。因此他在教学中很注重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正确的结论。通常他并不同现成原理的形式把他认为是真理的东西提示出来,而是先就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他则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反驳,使得学生的答案显出荒谬,或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等到对方明白了得出这个荒谬结论的原因之后,不正确的答案便自行得到修正,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应该说这是一种较好的思维训练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世界应该感谢孔子关于理性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新的发现。只强调道德但同时蔑视理性,在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导致了关于哲学和宗教的失败。崇尚理性(在忽视伦理的情况下)是理性主义者的一个弱点,在今天这个无所不作的时代(从原子弹到基因垄断)成了人类最大的威胁之一。

(9)、其次,两个人都很喜欢diss。苏格拉底没有机会在政界施展才华,就到处跟别人辩论,聊聊婚姻啦、爱情啦。墨子呢,则喜欢找各国君主理论,无奈的是,很少有人听他的。

(10)、  并非巧合的是,《佛本行集经》和《释迦牟尼传》中对于释迦佛也有着类似的描述。

(11)、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从雅典人中出身的教育家,是一位不收酬金的义务教育家、知识的无私奉献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第521页载:“他认为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关心所有同一城邦人民的灵魂,使他们达到尽可能的完善。”色诺芬回忆说:“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对受教育者他不仅不收取报酬,有时还愿意倒贴钱,最大限度地奖励那些愿领受他的教益的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苏格拉底的教学没有固定的对象,更没有固定的地点场所。他的门人中既有贵族,也有民主派;有本邦人,也有外邦人;有政治家,也有将军。从青年到老人,从富者到穷人,无论是普通的农民,还是手工业者都成了他教育的对象。他教无定所,体育馆、广场、街坊、商店成了天然的教室。这与孔子周游列国时一直在搞教育,走到哪里,教育就办到哪里是一样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12)、孔子率领门徒,长途跋涉,车马不停,脚步凌乱,惶惶如丧家之犬,却执着地处处宣讲自己的政治理念,而苏格拉底等人西哲诸贤也不惜代价地在一切能够辩论的场合去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

(13)、当孔子谈及超验的事物时主要使用无人称的概念,如“天”或“天命”,只有一次用了“上帝”这个词,他也很少谈及祈祷。生活在九世纪的一位日本的儒家信徒的话非常恰当地表达了孔子对于祈祷和宗教的态度:“只要心灵与真理相通,你不必祈祷,神明自会保佑你。”

(14)、历史上惊人的巧合,还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大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准备东出函谷关争夺天下之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全力争夺地中海的霸权。

(15)、没想到吧?墨子和苏格拉底竟然是同一时期的人。

(16)、也正因如此,当儒家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而占据中国文化正统后,儒家学说就牢牢的把控着文化解释权,“法古”思想也在中国长久的传递下去,后世的中国士人,一辈子就为前人留下的文字作注疏,既不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不注重在追索问题中获得超越。仅有的一点不甘心,也往往必须打着“复古”的旗号,以向古人看齐为准则。

(17)、上述对于孔子的评价,从内容上说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在此之前,费纳罗(Fenelo)在其著作《死人的对话》里,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均批评了他们那个时代对中国的狂热。同样,赫尔德在其著作《关于人类历史的哲学思想》中抨击了“中国的奴隶文化”。关于孔子他写道:“……对我来说,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名字,虽然我马上看到了他对人们的束缚。他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他的政治道德,迫使下层民众和中国的国家机构永远接受这种束缚。由于这种束缚,这个民族像地球上一些其他的民族一样,在他的教育下仿佛停留在稚童阶段。”

(18)、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大思想家;

(19)、苏格拉底还指出,雅典有一万多个家庭;如果连一个家庭都料理不好,那么又怎么可能管理好这一万个家庭呢?具备有关事务的相应知识和处世本领的人,必将是一个优秀的首长,而不管他是管理家庭还是管理军队或国家。

(20)、要是放在现代,这对高颜值绝代佳人,绝对最佳搭档啊!

2、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一个时代吗

(1)、而在秦之后,汉朝时期,西方同样也有一个强大的帝国——罗马。

(2)、与此相反,中国自汉代以来,在孔子基础上建立的受到孟子等孔子传人影响的儒家成为一种“国家宗教”,并以此而成为社会制度的支柱。它的特点是集体,二千多年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保存了一种统一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个人无足轻重,而集体则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相反,在同一时期欧洲伴随着许多民族和语言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化。这些民族虽然都信奉一种实行博爱的宗教,但是却没有阻止相互间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所进行的几乎是连续不断的战争,战争中权利关系在不断改变。基督教没有像儒家在中国那样持续的发挥作用,因为它不是致力此岸的哲学,而是一种与彼岸相关的以拯救尘世为目的的宗教。只要这种宗教还是国家宗教,便会不断地引发教会与国家之间的权力之争,从而成为战争的根源。

(3)、在我们深入阐述学者关于孔子的争论之前,我想先研究他的学说。这里主要引述《论语》中的观点,因为《论语》使我们离孔子更近因此也就更真实。孔子经常被误解(不仅在德国,甚至在中国也是如此)并因此而受到批判,原因是他的学说是由他的学生和传人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儒家这面大旗下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即使在公元前四世纪到三世纪由孟子和荀子整理的孔子思想,虽然更抽象、更条理、更系统,但却有其局限性,而这种局限在《论语》中还不明显。特别是在清王朝(公元1644-1912年)儒家经历了上升成为教条并且使这一地位得到巩固的过程。然而这种教条对于孔子本人来说是根本不合适的,因此孔子本人和中国给欧洲人一种僵化的形象,而这种形象绝非其本来的真实面目。二十世纪,这位老夫子经历了一个对其崇拜的奇怪的高潮。这个行将灭亡的帝国在其垂死挣扎阶段,把孔子抬到了与天地同祭的神祗的高度,并以孔子来纪年。但是这种与西方强有力的竞争平分秋色的荒唐企图成效甚微一一被看作孔子学说化身的古老帝国的末日已经屈指可数。本世纪六十年代特别是1973年至1974年,中国再次经历了一场批判儒家的浪潮(其激烈程度与公元前221-210年相似)。但是,中国的教育机构和公共舆论界再次呈现出对孔子非僵化的、坦诚的、正面的评价。在欧洲,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对孔子那模糊不清的被歪曲的形象中解脱出来。

(4)、而苏格拉底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只为开启民智而辩论,只为追求真理而思考,尊重不同,包容异见。这种理念后来开枝散叶,奠定了西方重视逻辑、崇尚思辨的学术传统,继而为科学、民主、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爱因斯坦曾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5)、东方出现孔子、老子等哲学大家,西方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大家的这个时期,可谓人类思想大爆炸时期,东西方的哲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筠所讲:“文明即将落幕,这个时候,它通过哲学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智慧,往往才会达到顶峰。”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战争频繁,且春秋无义战,礼崩乐坏,孔子提倡“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苏格拉底所处的古希腊中后期,雅典历经战乱,民主已经劣质化,成为斗争的工具,提倡“认识你自己”,让哲学“从天上回到人间”的苏格拉底正是被这个劣质的民主处死。

(6)、可能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后世才会对于那个时期如此的看重,有那么多的专业人士去研究那个时期,想探寻人类文明的踪迹,就像雅思贝尔斯的那本书的名字那样《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7)、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8)、圣人是无所不知,当然有生而知之也有学而知之。为什么,因为圣人不是以自我利益为目的。他的心自然平静。我们常说人定胜天,实际上是人静胜天,当然不是比天厉害,是知道天地万事万物的原理。朋友们,哲学家一辈子研究一两个事物又能算什么呢!

(9)、苏格拉底重视自然的研究,看重自然哲学,同时对于法律也是格外的重视,认为人应该接受社会的法律。同时重视自我的反省,喜欢辩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学术时期。

(10)、脑洞大开一下,要是这些历史名人组CP,一定非常skr!

(11)、启发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民主的气氛,师生关系是否谐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象孔子、苏格拉底那样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和毫无掩饰的表现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不轻易给学生以伤害性或压抑性的批评,并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师生关系不但能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12)、二人均是被谋害的目标,理由是“腐化青年人”。孔子在公元前493年(宋国桓魋对他进行)的那次谋杀中大难不死,而苏格拉底却成了谋杀的牺牲品:他没有对指控他腐化青年和亵渎神明进行辩护就被处以死刑,并且通过自愿服毒而很快自我执行。特别重要的是由此而证明的与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十分相似的后果,使苏格拉底对他以后几个世纪及至今天的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第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节操;

(14)、对于这一个问题,岱岱学力不逮,也只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因此岱岱尝试从孔子苏格拉底的差异这一独特剖面出发,来进行文明根源上的有趣解读。对于第二个问题,岱岱则坚定保证客观立场,即使会做出对中西文化的优劣评价,但都坚持最大限度以事实出发,做到“不占豪,不媚洋”的基本节操。

(15)、孔子的观点却与之完全相反,他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不仅能够一览无余而且能够学会,通过不断地学习就能越来越多地获取这些知识。假如他能够长生不死,就能够成为十全十美的智者。自己的思想产生于真正的理解,苏格拉底不仅提出了这一要求而且为此作出了榜样。但是这一要求对于孔子是徒劳无益的。

(16)、我认为,孔子和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如下。

(17)、最典型的例子是文字,文字是文明的载体,公元前15世纪,古中国即独立创造了甲骨文,而直到公元前8世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才有文字,而且还是在改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发展的希腊文字,晚了古中国七百年之久。

(18)、在个人生活方面,苏格拉底和孔子都主张清心寡欲安贫乐道。有一次智者安提丰试图嘲弄苏格拉底,他对苏格拉底说:“你所过的生活连一个奴隶都赶不上;你吃喝的饮食是最粗陋的,你穿着衣服是最褴褛不堪的,甚至一年到头都是同一件衣裳,你从来就没有穿过袜子和长衫。”(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Ⅰ,Ⅵ,2)而苏格拉底却反驳道,“能够一无所求才是象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神仙。”并且说勤俭的人比纵欲的人更容易自我改进,更容易向国家尽忠职守,更容易感受幸福;相反,只有愚蠢的庸人才会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19)、(希腊文字都是照着腓尼基人的文字编的……)

(20)、二人均不重视物质上的享受和成功,因此能够承受罢官、嘲讽和批评。然而苏格拉底的承受力可能要强于孔子,他不得不忍受同时代人拒绝其讲学和人生目标失败(成为一个极有影响的邦主的幕僚)的痛苦;

3、苏格拉底跟孔子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1)、在这个时代里,几个重要人物的重要思想,是该时期最重要、最宝贵的财产。他们分别是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犹太世界的耶稣。

(2)、如果说孔子是古中国文明的传承者,是政治的那么苏格拉底则是古希腊文明的叛逆者了。

(3)、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他一生的主要事业是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是以演讲、交谈的方式在各种场合进行的,他的教育对象广泛,有贵族派成员,也有民主派成员,有富人也有穷人。

(4)、而同处于“轴心时代”的苏格拉底,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只不过,他比少正卯更为不修边幅。他经常在古罗马的广场上,赤脚或踢拉着拖鞋,逢人便问问题,搞辩论,抱着质疑一切的态度,给人灌输思辨精神与逻辑思想。至于下顿饭吃什么,有没有得吃,都不在其考虑范围。

(5)、  印度文明诞生了佛陀(孔子比释迦摩尼大14岁)、商羯罗;

(6)、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出生于周礼影响深刻的鲁国,时人称为“周礼尽在鲁矣”,和旁边沿海重商的齐国不一样,鲁国重农轻商,孔子深受影响。而苏格拉底出生的希腊,商业活动盛行,特别是雅典,是当时地中海东部经济、贸易、文化的中心。(以出口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和工业制成品为主,粮食依赖进口)

(7)、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实质是举一反即通过教师的引导,引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让学生自己去获得新知识。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讲授内容、方法等要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使自己的讲授成为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楷模,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追根究底。而练习题的布置在个体上说要典型,群体上要科学,数量上要适量,力求做到“少、精、活”。  

(8)、讲学中,苏格拉底是以提问方式出现,而孔子是以答疑解惑方式出现

(9)、孔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仁”、“礼”等概念,有过很多的阐述,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

(10)、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11)、孔子宣扬自己的学说,核心是克己复礼,中庸之道,如果不是按照这个方向走,则被他视为异端。孔子在为数不多的春风得意的日子里,便诛杀了少正卯,诛杀理由竟是“其人诈而险”,几近“莫须有”,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牵强!

(12)、轴心时代的一致见解对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来说是一个有力的宣告。轴心时代的人们都发现,富于同情的伦理规范卓有成效。这一时期创造出的所有伟大的思想传统一致认同博爱和仁慈的极端重要性。这也告知我们关于人性的一些重要信息。发现我们自身的信仰与他人如此深切地相合,使我们体验到一种确证。因此,我们在并不背离自身传统的前提下,即能够向他人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提升对同情的特殊追求。

(13)、就孔子而言,他被西方现代的批评家指责为劝解人们盲目地相信权威。对于孔子来说,重要的是维护处于高位的人士的权威,因此他要求子女要尊重父母,年轻人要尊重老年人,并且为他们服务,就像臣子尊敬君主,所有的人应该恭恭敬敬地对待君王一样。正如他的批评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等级制度适用君主专制时代,但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却不能认真地遵守了。

(14)、而传说荷马所作的史诗《伊利亚特》里也出现了一个引发战争,灭亡国家的女人,她的名字叫海伦,她引发的一场著名战争,就叫特洛伊战争,后来也被影视作品所记录。

(15)、毋庸置疑,孔子对(他经常提到的神和天)的观点是超验的。在这方面人们又可以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相比。人们认为宗教对苏格拉底并不重要,但是这种对神的冷漠态度对苏格拉底来说是致命的,因为指责他蔑视祖国的诸神是判处其死刑的一个重要理由。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点是,他们感觉到将认识到的正确东西表达出来是神的使命。但是他们两人都害怕说出和得出彼岸的事物(正是因为形而上学的超验的认识是不可及的)。同时苏格拉底谈到了内心的预感,即来自于神的当他试图作错事时告诫他的“神灵”。孔子很注意流传下来的宗教观点,不怀疑鬼神和预兆之类的东西,认为祖先崇拜和祭礼是重要的现实。但是他对上述事物的处理方式则表现出反对迷信的倾向,与迷信保持着明显的距离:“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在回答如何侍奉鬼神时孔子答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

(16)、而在千年来,我们国家的孔子的儒家思想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日韩深受我们的影响。现在有不少的外国人都学习中文去了解儒家思想,去孔子学院。

(17)、另外,《论语》中,孔子常常是以终审法官的形式宣告某种道理或结论,以终审法官的口吻来公布某个结论,而没有给学生呈现思辨的过程和思考的空间。

(18)、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被视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的地位相同,他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任何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都必然以苏格拉底开头。

(19)、自然与理性的统一构成了十八世纪赞赏中国文化的主要支柱。不论是从孔子泛道德主义的“中庸”还是从著名的新儒家的理论中,人们解读到了启蒙主义者通过文艺复兴从斯多葛派那里承袭过来的同一种完整的世界观,随着康德的批判主义哲学战胜这种宇宙观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扬弃这种宇宙观,对中国的兴趣便失去了哲学基础。那些启蒙主义者津津乐道的他们所理解的孔子学说的特点,如质朴、原始、非预言、植根于对世界的完整认识等,现在统统成了一种“物质的”(黑格尔),即静止的、不变的、一开始便僵化的、被欧洲的进步抛在后面的文化印迹。康德认为,“孔子的”非抽象的“全部道德是由令人难以承受的道德格言组成的,因为这些格言每个人都能够背诵”。黑格尔则证明,从孔子“大众化的道德中不能获取特别重要的东西”。黑格尔这样写道:“从他的著作中可以这样判断,假如这些著作还没有翻译,孔子的名声可能会更好。”

(20)、公元前11世纪,中国的商朝出现了一对祸国殃民的昏君奸妃组合,他们就是酒池肉林浪费粮食,炮烙挖心迫害忠臣的纣王和妲己,后来这对作死夫妻被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带着一群正义的小伙伴给灭了,这段故事被写进小说《封神演义》里,也被拍成了电影、动画和电视剧。

4、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区别

(1)、二人均出身低微,非名门望族。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这一点苏格拉底可能印象很深而常常引起他的思考,因为他经常把使谈话人认识真理的讲学活动与他母亲帮助婴儿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工作相类比)。孔子的父亲虽然是贵族,但却很贫穷,因此没有社会地位;

(2)、第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时,孔子采取的方式灵活多样,苏格拉底则形式单一。

(3)、然而,尽管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轴心时代的总体发展状况确实使我们洞察到这一重要典范时期精神演进的历程。我们将循着这种年代学的顺序,依次说明四类轴心民族的发展进程,注视着一种新的见解逐渐生根、发展壮大直至达到高潮,并最终在公元前3世纪末期慢慢逝去。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结。轴心时代的先行者们已经为他人奠定了发展基础。每一代人都可以设法使这些原初的洞见适用于他们自身的特殊境况,而这应是我们当下的任务。

(4)、孔子通过培养有道德的政治家努力使世界恢复其本来的秩序。他想使人们通过学习尽可能地达到完美,因此人们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完善,而且也将是他人和社会的福祉。对于孔子来说重要的是一个有序而和谐的社会。他的理想不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老子),而是人与社会的统一。

(5)、我觉得孔子是对世界的贡献更大的,从汉代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就以后我们国家文化都是与儒家思想与永远都分不开的,千年文化熏陶都是儒学。

(6)、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处死,就是宗教原因——“沾污神祗、创造新神和恶意引导青年”罪。

(7)、因此,这一章,我们先列举这几项关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事实。

(8)、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正在逐步形成,政治上极度动荡,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9)、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Jaspers)指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先知、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他们创立各自的思想体系,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

(10)、然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只要人走的路正确。这样看来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差别比人们表面上观察到的要小。

(11)、而论据,最好是各方都明确接受且无法辩驳的客观事实。

(12)、与孔子关于圣贤和君子的观点非常吻合的是他对妇女的冷漠,他更多的是贬低妇女,喜欢说没有什么人比女人更难相处,因为他的周围都是男人。虽然苏格拉底没有作出贬低女人的评价,但是与他打交道的也都是男人,在这方面他也可以和孔子相比。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二人生活在父权制的社会里。

(13)、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他的脑海里便会出现许多名字:先知以赛亚和耶利来,《旧约全书》中的伟人亚伯拉罕和(被认为是犹太教创始人的)摩西,伟大的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老子和孔子,伟大的宗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琐罗亚斯德、耶稣和穆罕默德以及(理性哲学的创始人)依玛努埃尔·康德等。本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卡尔·亚斯佩尔斯(KarlJaspers)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事实上,没有哪一位伟人在个人气质以及对历史影响的久远方面能与上述四位伟人相比。老子虽然在思想方面与孔子有相似之处(这与两位哲人是否曾相识没有关系,虽然对他二人是否相识一直有争议),但是其影响却不能够与孔子相比。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始,因此专心致志于“道”的研究,而孔子则把这个无所不致的“道”称作“一”,认为是入世的“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要求人们禁欲和服从的学说能够像孔子的学说那样,既被民众所接受,又符合统治者的意愿。孔子要求每一个人,不论其地位如何都应该努力为集体服务。只有穆罕默德在对历史影响的广度上与上述四位伟人相似,但是其人格的深度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14)、如果亚洲国家想要适应这种制度,事实上他们必须经历一个成熟阶段。但是这种发展必须是一种有机的发展过程。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是进化而不是革命带来了福祗。不应该强迫中国进入这一发展过程,中国愈是小心地向前发展,愈能成功地避免草率进行现代化所带来的弊端,正如顺势疗法要强于对抗疗法,中国古老的针灸要优于浸入方法乃至手术疗法一样。中国不应该盲目地在社会和经济上均已失控的西方体制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应该把出现的迟缓看作机会,因为这种迟缓能使中国认识到,现代西方经济制度将把社会引向何方,并且能够动员一切力量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

(15)、古中国附近是犬戎、北狄,都是比古中国低一级的蛮夷,互相交流很少。古希腊附近都是埃及,腓尼基,都是比古希腊高一级的文明,且贸易活动盛行。

(16)、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重大作用。 

(17)、(1)苏格拉底时期雅典工商业经济空前发展,与此同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趋向衰落,人的道德也在承受着考验。

(18)、雅典的民主制是很光彩的标签,但实际上,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都十分反对这种民主制,苏格拉底曾说道:“没有什么比按字母排序选择农民商人来当最高法院成员的做法更可笑的了。”

(19)、在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教育、学术皆由“官府”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类”的。到了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意为,无论地域,无论民族,无论等级,只要是乐于接受教诲的人,孔子都积极地教育他。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是有史可考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有关的史料记载的几十个学生,据考证,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南宫敬叔、贫贱家庭出身的子路、颜渊和商人出身的子贡等。其中贫贱出身的占大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学生却不限于鲁国,还有来自卫济、晋、陈、宋、楚、吴、秦等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教育对象上的一次革命,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各族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同时,一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教育民主性的色彩。 

(20)、“只要了解了一国的地理,就能判断出一国的外交政策”

5、苏格拉底和孔子的不同

(1)、在书中,凯伦·阿姆斯特朗以恢宏的气度、悲悯的情怀、凝练的笔触,着力阐述了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耆那教、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的整个形成过程,以及人类在知识、心理、哲学、宗教方面的巨大变革,是如何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最有创造力的时代。

(2)、同样提倡“有教无类”的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只有在学生遇到困难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才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引导学生对该问题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3)、班主任发给家长的30条短信,条条让孩子受益终身

(4)、一直以来,孔子对“仁”、“礼”、“君子”这些核心概念都未有清晰的定义,儒家后人因此有过种种补充阐述,而苏格拉底的做法,首先就是明确定义,然后再进行阐述。

(5)、  孔子周游列国,绝粮陈蔡;老子说他的道“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释迦牟尼因见众生难于度化而欲在开悟后直接进入涅盘;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苏格拉底被判死刑,饮毒酒而亡。圣人、觉者、先知传道传法,都是如此之难。

(6)、少正卯能言善辩,博闻强识,喜欢与人交流,广收门徒,“贩卖”自己的思想与价值观。至于贩不贩卖焦虑,则不得而知。

(7)、行为没有正义不正义之分,只有看目的才知道。

(8)、从二人对后世文化影响力来看,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因为二人的确均非徒有虚名之辈。但如果从影响文明的发展方向来说,二人又实在是大相径庭。

(9)、公元前399年,当权者认为苏格拉底在当时的雅典是一个反传统的“异类”,他只相信自己心中的“灵异”,而对传统的信仰持怀疑和不敬的态度。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罪名是“不信城邦诸神、自创新神”和“败坏青年”。败坏青年,不可不杀。孔子杀少正卯的根本原因当时和后世,都有人认为孔子公报私仇,借道德之名排除异己,消灭竞争对手,以维持教育培训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10)、除了他们,同时期的其他人物其实也有着差不多的思想与认识,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地区,但是在他们的思想中,却有着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开始强调人的力量,看重人的权益,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崇拜、神明迷信。这是人类思想的一个重要进步,意味着人类文明开始从原始的自然崇拜的懵懂时期逐渐地走出来,开始进入"人本位"的历史时期。人类文明即将获得大发展。

(11)、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这一时期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12)、这么一对比,你是不是发现,原来东西方的历史是可以联系到一起的!我们以前总觉得西方历史难学,但是结合中国历史一看,他们之间竟有这么大的共通性!历史再也不难学了!

(13)、而任何学说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正是古希腊和古中国不同的地缘条件,才有了后续中西文化的不同。

为您推荐